前言

“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這是藥王孫思邈在著名的《千金要方·食治》中引用扁鵲的話。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的生命靠食物的滋養,同樣,人的健康也會因飲食不當而受到影響,安身之本在於飲食,如果不知道飲食宜忌就不足以保存生命。

扁鵲活到了97歲,孫思邈活到了101歲,這樣的高壽不僅在古代罕見,即使在醫療條件發達的現代社會,也依然算得上是長壽了。可見飲食宜忌對養生、長壽有著非同尋常的作用,隻有明了飲食宜忌,才能健康生活,延年益壽。

所謂飲食宜忌,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但歸根到底還是一個原則,那就是適度、適量、適宜。正如元代王跬在《泰定養生主論·論衰老》中所說:“凡肥盛強密者,自壯至老,衣食與藥並用疏爽。”就是說身體強健氣盛的人,從壯年到老年,穿衣、飲食、用藥都應以舒爽為要。所謂舒爽,就是要讓身體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

本書正是基於傳統的養生理論,並針對當前人們的日常生活、飲食習慣等特點編寫而成。全書係統介紹了飲食搭配的宜忌、不同時節的飲食宜忌、不同人群的飲食宜忌、不同職業者的飲食宜忌、不同疾病患者的飲食宜忌,以及烹調等方麵的宜忌等,並為讀者提供了可參考的飲食方案。

李時珍有言:“飲食者,人之命脈也。”這命脈,就握在你自己的手中,關鍵看你如何運用。

與其救療於有病之後,不如攝養於無疾之前。這是曆代養生家追求和遵循的原則,也是本書想要傳達給讀者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