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窄之處
耶和華的使者又往前去,站在狹窄之處。——民22·26
你知道那裏是狹窄之處,你到過那裏的。不久你還要去那裏,也許有人立刻就要去。
狹窄之處是每個人都會經曆到的。我們遇見一些難題,它讓我們似乎無路可逃。
試探就是狹窄之處的一種。在試探之途上,隻有它自己。但是神在它的前麵,在試探與神之間,我們要問自己,是要榮耀神呢,還是要汙辱他?二者之間,沒有妥協餘地,和罪妥協是最大的罪。
無人能避試探的危機,我們遇見過試探,也遇見過神。要麼前進,要麼退後,不能中立。
處境越難,越能彰顯神的大愛大力。若是你想證實神是真正存在的,請你去麵對困難。不遇到困難,神就沒有工作的機會。
神領以色列人到了紅海,才領他們出了俗地。在苦難之地、狹窄之地,他總是會在那裏。
若你是在這種情形當中,你當快樂!你的信心不可有絲毫的動搖,惟如此,你才能感覺到神的存在,感覺到在困苦中他總是立在你的身旁。
畢濟先生說:“在最困難的時候,好像每件事都在和你作對,你幾乎一分鍾也無法心忍受下去了,就在這時,千萬不可灰心,因為,這就是神要解救你的時候和地方。”
鐵犁耕過心田的時候
那耕地為要撒種的,豈是常常耕地呢!
賽28·24
耕地不正是為了播種,播種不正是為了更大的收獲嗎?
鐵犁耕過人心的時候,自然是有原因的。幾天之後,我們將會看見五穀勃勃的生出來!鐵犁的工作是為著收獲。我們以為它在傷害我們,但,它不是為傷害生命的,它為了未來優越的生命。
我的心啊,安靜吧。神的工作是有效的,讓他作他看作美的事業吧。
當一個農夫手扶著犁,劃過青青的草場時,看起來多麼殘忍!多麼讓人痛苦!但農夫的眼睛已經看見了即將生出來的青苗了。他知道歲月之後,那翻起的泥土上要長出金黃的的麥子,他的心笑了。
心靈的深耕,也會結出豐富的靈命果實。
有甜美的恩典,就會有辛酸的恩典。然而,這一切都是恩典啊。這恩典,有時是伴著甜蜜而至,有時是伴著黃連而來。
鐵犁在心裏耕作,真到夜裏天使把種子撒在那裏。
因為,神是不願看見我們的心田荒蕪的。
鐵犁的尖的,牛蹄是重的,但我不拒絕耕種,因為,神不會讓人的心田荒蕪!
風毀了你的家,是要叫你飛翔
又如鷹攪動巢窩。——申32·11
神有時像鷹一樣攪動我們的巢窩。昨天還是屬於我們的地方,今天有了新的變化。他雖然知道我們喜歡自己的巢窩,卻還是給我們毀壞了,也許這隻是因為他太愛我們了。
神太愛我們,不願意我們安於那豐富的住處。不要錯會了,神的所為。不要怨恨帶刺尖的荊棘。
我們的巢窩被毀是意想不到的,至少我們並不希望它發生。但是,我們的心啊,不要忘了這是神對你的關心,因為,他有更好的東西預備給你。
如果我們巢窩是最好的,神不會把它毀壞,以致於我們無處可居。他的作為看似殘忍,實則是愛。隻是,要相信,神的作為會在一定的時候。
巢窩被毀是神的恩待嗎?這看起來多麼奇特。是的,我因稱讚他,這是他教育我們的第一步。他恩待我們,我們稱讚他,是容易理解的。他毀掉我們的家,卻要我們稱讚他,是不容易理解的。
我的心哪,神將你和巢的連係割斷,不是讓你無家可歸,而是要讓你飛!“耶和華使乘駕地的高處,得吃田間的土產。”
神要你看見大廈,你的巢是其中之一。他還要你看看無家的弟兄,沒有親友的姐妹,要你同情他們。
神折斷你的繩子,是要給你翅膀。
風毀了你的家,是要叫你飛翔。
其中必有祝福
鬆下幸之助的成功之道
我獲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受到了上天的眷顧,他給了我三個恩惠,讓我受益無窮。
第一個恩惠,我家裏很窮,窮到連飯都快吃不上了。托貧窮的福,我從小就嚐到了擦皮鞋、賣報紙等辛苦勞動的滋味,並以此得到了寶貴的人生經驗。
第二個恩惠,從一出生,我的身體就很孱弱,托孱弱的福,我得到了鍛煉身體的機會,這讓我到老年也能保持健康的身體。
最後一個恩惠,就是我文化水平低,因為我連小學都沒畢業。托文化水平較低的福,我向上世上所有的人請教,從未怠慢過學習。
我們不能改變自己的過去,卻能改變對自己過去的認識。
我不願像一泓死水
要作大丈夫,要剛強。——《哥林多前書》
不要祈求安逸的生活,要立誌做個剛強的人。不要祈求與你能力相當的工作,要祈求與你工作相當的能力。如此,你的工作就不會像奇跡那般遙不可及,你本身就是個奇跡。
安逸與自我陶醉不是真生活。安逸的生活不會激發人向上,它會讓人墮落。天堂高高在上,必須抬頭仰望。成功之路不是在前人踏過的地方,要靠自己在草莽中開辟。
我不願像一漲死水
不冷不熱
我想做一條清澈的小溪
奔流不息
我不願像水漬的枯木
雖曾高大常綠,如今卻已死亡
我願立於沼澤之上
向上生長
兩年前,我在花園裏種了一叢玫瑰,這種黃玫瑰在花季本來應該開花,但是兩年過去了,它竟沒有開過一朵花。
我去問園丁,為什麼我的玫瑰一直不開花,而我是如此悉心地在照料著它。我常常澆水,常常鬆土施肥,它長得也很好,就是不開花。
園丁說:“毛病就是這裏。這種玫瑰需要種在貧瘠的土壤裏,最好是是沙土,而且不用施肥,隻要挖掉沃土,換上沙土,然後狠心剪掉一些枝葉,它就會開花了。”
我照著做了,它果然開出了繁盛的黃玫瑰。
很多人就像這黃玫瑰,環境愈艱難,開得愈美麗。安逸舒適隻能讓他更貧瘠。
死於慈悲
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了。——《羅馬書》
我曾經做過一件蠢事,它使我領悟了一個真理。
我收藏了一個天蛾的繭,差不多存放了一年。天蛾的繭的形狀是這樣的:一端是一條細管,另一端是個球形的囊。當蛾破繭而出的時候,必須從球形的囊爬過那條細細的管道,然後脫身休息片刻再振翅飛走。
蛾的身體顯得肥大,而那條管子又那樣狹窄,人們會驚奇它是怎麼樣從細管中爬出來的。它一定會經曆很多磨難,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和力氣才能做到。據生物學家觀察,它還是蛹的時候沒有翅膀,脫繭時,它要經過極其痛苦的掙紮,使身體中分泌一種液體,生出強有力的翅膀來。
天蛾出繭的那天到了。那天,我發現繭裏的蛹在扭動。整個早晨我很在耐心地守在旁邊,看著它的掙紮與奮鬥。我沒有看到什麼進展,感覺它們似乎沒有出來的希望了。到中午時分,我的耐心破產了,我竟以為自己會比造物主更有智慧和慈愛,決定幫它的忙。
我拿起一把小剪刀把繭上的絲剪薄了一些,原想這樣它就可以更加順利地爬出來。結果,我的天蛾真的毫不費力地就爬出來了,隻是身體顯得異常臃腫 ,翅膀也又短又小。我一直守在它旁邊,希望看見它舒展自己的翅膀,顯出那精妙的彩綸。結果,我虛偽的溫柔鑄成了大錯!可憐的蟲兒,它不但沒有拍著翅膀飛起來,反而隻是蠕動了一會兒,就死了。我的“智慧”和“慈悲”毀了它!
愛他,就常常加以管教,使他們與他的聖潔相稱。為了這個目的,他有時不能顧及他們的眼淚。他讓他們在苦難中求得榮耀,在患難中學習誠心順服,最終享有他的榮耀。
憂愁與掛慮
夜是有福的,沒有夜空,星星並不顯現。
憂愁和掛慮不是一回事。我們不應掛慮,但應有一顆悲憫的心。憂愁的來臨是一種恩典,它會使得我們的生命得益,會把我們帶入更深沉、更豐富的生命體驗當中去。終日嘻嘻哈哈的人,難免流於輕浮淺薄。
憂愁起著犁頭作用。犁頭掘進土地深外,將泥土翻出來,才使田地多產。一個人如果沒有任何罪過,他或許不需要憂愁。他隻需要將上天賦予的喜樂引入深沉、豐富的生命。可是,誰敢說自己的一生沒有一點罪過呢?所以,我們需要憂愁來引導我們省察自己,認識自己的軟弱。憂愁之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思索,更好的反省。
憂愁會使我們變得周詳,寬容,不急功近利,幫助我們洞察自己的動機和目標。它能夠讓我們甘願拿出有限的力量作無限的服務。凡被選作器皿的人,往往會經曆滄桑。以色列人的先祖雅各有十二個兒子,其中約瑟比其他所有兄弟的憂愁都多,而他卻承擔拯救整個家族的重任。因此經上說:“約瑟是多結果子的樹枝,是泉旁多結果子的枝子,他的枝條探出牆外……這些福必降在約瑟的頭上……”大衛王和使徒保羅也都經曆過許多憂患,耶穌被稱為“憂患之子”。它常常用憂愁訓練自己的仆人。
每一個人或每一個國家民族,都要經曆逆境的磨練。我們說:“夜是有福的,沒有夜空,星星並不顯現。”我們也可以說:“憂愁是有福的,沒有憂愁,就顯示不出上天施加的安慰。”
乘駕地的高處
耶和華要使你乘駕地的高處……——《以賽亞書》
學習駕駛飛機,常要逆風飛行,因為逆風會使飛機升高。人們是從哪裏學到這點的呢?向鳥兒們。在順風中,鳥兒會悠閑地滑翔,隨風而去。一旦危險來臨,它會立即調轉身子,逆著風衝去,這樣,它就得以升入高空,脫離險境。
如果你身處逆境,那是上天給你安排的逆風。它可以讓你升高,接觸到更高境界 生活。這就是“耶和華要使你乘駕地的高處”的用意。我們也是帶有鳴笛的風箏,在風中越升越高時,才會發出悅耳的音樂。
夏日的天空悶熱難耐,氣壓低得仿佛讓人無法呼吸。這時,從西邊的天際飄來一朵雲,越來越近,越來越大,暴雨傾刻就掩蓋了整個世界。很快,暴風雨過去了,留給世界的是一片清新與愜意。空氣裏充滿涼意,景象為之一新。
當暴風雨即將來臨之時,情勢似乎很緊急,飛禽走獸都忙著逃遁。它一過去,大地就煥然一新,安適取代了緊張,這何償不是我們的人生圖景?
笑著迎接阻礙吧。風之所以能發出美妙的音響,不是在海洋上空無一物的時候產生的,當它穿過密不透風的鬆枝時,在叢枝之間演奏出美好的樂音!或是吹到愛奧良的琴弦上飄逸而出的。
那麼,讓你的靈魂釋放出來,穿過痛苦可怖之林,越過重重阻礙,唱出美妙的讚歌!
掌握風的鑰匙
一個初春的早上,我剛推開門準備外出,一陣冷風,夾著一陣灰沙,撲麵而來。
我著急地埋怨 “真希望這風……”,正當我想要說“不再有”的時候,這三個字卡在我的喉嚨裏,沒有說出口。
一路上,這件事在我的腦海裏盤旋。一個天使來了,手裏拿著一把鑰匙,她說:“主人吩咐我把這把鑰匙給你。”
我驚訝地問:“這是什麼?”
“掌管風的鑰匙。”說罷,天使就不見了。
我欣喜至極,從此後,我就可以隨心所欲的對付我厭惡的風了。我急忙跑到山上,風的庫房就在前麵。我上去把東風、西風、北風的門關了。把南風開得更大一些。我得意地說:“世上再也沒有殘酷無情的北風了。從此月月開花,季季結果,一年四季,溫暖和煦。”話還沒說完,一陣熱氣衝了出來,將我灼痛。地上的草在刹那間也變得枯黃,我的得意之舉,就這樣摧毀了世界的生命。我焦急地喊道:“我闖了多大的禍啊,我根本沒有想到它們的需要,我真是愚蠢的人。”
我後悔、羞愧,祈求天使把鑰匙拿去,我充諾以後再也不會掌管風的鑰匙。
那釘痕的手把鑰匙拿去,把其餘三扇門也打開了,天氣一下子變得涼爽了。
我在想,我是誰,怎麼敢埋怨造物主的安排呢。
我看見他把鑰匙掛在腰間,我問道:“風的鑰匙是您掌管的嗎?”
“是的,我的孩子。你難道不知道我的國統管萬有嗎?”
我回答說:“主啊,是的,你用滿是釘痕的手,使用那些鑰匙,叫我遭遇平安或患難,喜樂或憂愁,順境或逆境,從此以後,無論什麼事,我都不再埋怨,而是信靠,安息和讚美。”
萬事都互相效力
我們知道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外。——《羅馬書》
使徒保羅所說的範圍真是廣闊啊。他不說“我們知道有幾件事”,或者“多數的事”,而是說“萬事”。從微小到最巨大,從最可愛到最可怕的。
“萬事都互相效力”,意思是它們正在“互相效力”,而不是“萬事已經互相效力”,或者“將要互相效力”,他說的是現在,用的是現在式。
也許有人要懷疑“耶和華啊……你的判斷,如同深淵。”可天使替他在應答:“他所行,一切的,無不公義,他一切所行的,無不慈愛”。
萬事都互相效力。
所以黑色和灰色也是不可少的,有了它們,你們的圖畫才會更加美麗。
悲音和哀調是不可缺的。 有了它們,才使你的音樂動聽。
輪子和齒輪是不可少的,有了它們,你的機器才能運動。
今天我所學的是:“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
在一千件試煉中,並不是五百使愛他的人得益,而是九百九十九件加上最後一件,使得受他的人得益。
溪水一點點的幹了
過了些日子,溪水就幹了,因為雨沒有下在地了。——《列王記上》
時間一天天過去,以利亞不屈不撓的守著那日漸幹涸的溪水,撒量旦常常誘惑他產生疑懼,但他始終也未曾動搖過。
一天一天過去,那一點點幹涸的溪水隻剩下了一條銀色的細線,不久它又變成了小小的水窪,接著水窪也漸漸幹涸。飛鳥逃走了,田間和林中的野獸也不再來了,最後,溪水終於全幹了。以利亞忍耐著,這時,終有話臨到他“你起身往撒勒法去。”
如果換作我們,一定早已急壞了,也早就放棄了。當流水的潺潺聲稍為減少了一點,我們感謝讚美的聲音就會停下來。我們會將歌頌神的樂器丟在柳枝上,自己卻隻站在枯黃的草地上走來走去,就像失了魂一樣。或許,在溪水幹涸以前,我們早就出發他往了。
一切解救會按照自己的節奏與步伐到來,因為神的慈愛是永存的。耐心等侯,就不會淪落到來不及解救的地步,也不會滿心懊惱地去走回頭路。
神喜歡用遲延的方法來試煉我們的信心。他常常會讓人們大聲呼喊,卻不回答他們。他們推門,門卻緊閉著,就像門上生了鐵鏽一樣。他們會像耶利米一樣哀告:“你以黑雲遮蔽自己,以至禱告不得透入。”
沒有一個祈求會落空。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被拒絕了,其實隻是遲延罷了。
有時延遲的救助,是對我們信心的試煉。船雖然被風浪掩蓋了,但耶穌仍然在睡著,在船沉之前,他自然會醒過來。他從來也不會睡過頭,對他來說沒有“太遲了”的事情。
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
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約翰福音》
我們現在所見的,隻是局部。是一個在發展中的計劃,當永生殿完成時,全部的工作才會清晰地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