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二 境由心造:你的心創造出對應的現實(3 / 3)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股清泉。你的每個動作都是一個琴鍵,但願人能彈奏出各和諧的樂音來。

人人都有自己的才能,人一生的責任就是將上天賜給我們的這個才能充分發揮,不管這種才能是不是大得全世界都看得見,或是誰也不能察覺。

耶穌曾說過,有一次他聽到一個有錢的人對他的仆人說:“你在不多的事情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的事派你管理。”

無論你做什麼事,大事或是小事,全心全意。做得很開心,而且要覺得有麵子。

太陽鳥卻安坐在那裏·苦與樂

堅心倚賴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你。——《以賽亞書》

賈艾美曾用一個優美的比喻說明了信靠的本質。

太陽鳥在枝關築了一個鳥巢,然後它又銜來藤羅的枝條,把它們編成了四條細線,把鳥巢懸掛在樹枝上。這是一個精致的作品,有屋頂、有小門廊。它是如此纖巧,仿佛隻要一場雨或是一個小孩的手,就能將它毀滅。

她說她曾經在季風到來之前,親眼看見一隻太陽鳥做過這樣的一個巢。她也想,這隻鳥在白費心力,因為鳥巢這麼纖弱,怎麼經得起風暴的侵襲?而且,它建的地點又不隱蔽。當暴風開始吹襲時,艾美站在窗前看著那個鳥巢在風雨中飄搖不定,心裏很為它擔心。

她同時注意到,這個鳥巢隱匿在枝葉當中,上麵的樹葉形成天然的排水溝,將雨水分開。太陽鳥坐在鳥巢中,每當有水滴掉落在她那長而彎的小嘴上時,她就像吸吮著甘露一樣吮吸著。風雨交加,太陽鳥卻安坐在那裏,孵著蛋。沒有絲毫驚懼。

我們有沒有一個比太陽鳥的鳥巢更堅實的安息之處,在那裏,不管風雨多麼狂暴,依然安坐,這不足夠了嗎?

我隻有一股熱情,就是愛他·平凡與偉大

拿撒勒的木匠為神製造平凡的工具。

教我們扶犁負軛的主,自己就是製造犁和軛木匠。但我們並沒有因此而否定他的光輝能畫。不要和拿撒勒鄉民犯一樣的錯誤,認為“做過木匠的耶穌”不配為神之子。不要用等級來評價任何人。

凱瑞是個被鞋匠,但是他在牆上貼了一張世界地圖,每天都做著環世界的夢。結果他的足跡遍布金球,甚至還超過了亞曆山大大帝。

當耶穌坐在板凳上工作時,他的心中在想什麼呢?

是的,是的,他隻是個木匠,當我知道這個時,心裏多麼溫暖。我吃苦耐勞。不在乎報酬多少,因為那木匠再來的日子已不遠了。

“拿撒勒的木匠為神製造平凡的工具。”

一個花匠精心雕塑著一隻花盆,一絲一毫也沒有馬虎,旁邊有人不以為然地說:“這花盆隻是用來裝泥土的,何必要做得這麼完美呢?”“我的工作態度一向是這樣的。”這是他的回答。

“拿撒勒的木匠,每做一件事都要做得盡善盡美。”

傑出的作品都需要專心。愛迪生是電的奇才,但他沒有時間研究古希臘和希伯來文。米開朗基羅說:“藝術是個嫉妒心極重的情婦,她若不完全占有一個男人絕不罷休。”要讓果實長得更豐美,我們必須修剪枝蔓。為了質,就要犧牲量。

活水隻肥流過狹窄的山穀,要想登上最高峰,就要卸下不必要的重擔。要獲得豐碩的果實,必須大力修剪人生的枝葉。“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幹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這是我們要做的事。

隻抱定一個目標,隻做好一種事業,隻有一股熱情。

“我隻有一股熱情,就是愛他。”

你看,天仍在我們頭頂上·順與逆

婦人,你為什麼哭泣?——約20·13

向憂愁屈服是最得不償失的一件事。就像琴弦失去了正音,音樂家再也無法彈奏一樣。蛤撒旦卻喜歡彈奏這樣的樂器。所以,你當叫你的靈快樂,正像把已壞的弦修好,重新奏出悅耳的音樂來,那時撒旦就不會再彈它了。

憂愁能讓一切東西褪色,讓任何事物推動它的可愛之處,讓前途黑暗,讓靈性受縛,讓能力受到製約。

憂愁能拔去我們的翅膀,卸去我們的年輪。讓我們在前進的過程中,費更大的氣力。

遠避憂愁,就像遠避撒旦一樣。

一個母親受到了意外的打擊,她的生活也因此發生了變化。她不得已,隻得領著孩子遠離家鄉。在走的時候,她心中的痛苦莫可名狀。眼中不住地流著眼淚,她覺得整個宇宙都黯然失色了。

車開動了,她的孩子對她說:“媽媽,你看天,仍在我們頭頂上,還在跟我們的車子一起在跑呢!”

是的,我們永遠不會被撇在“造物主大能的蔭下”,也跑不出造物主藍天的圈子。無論在哪裏,它的愛總是伴隨在我們左右。

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順與逆

我是投靠耶和華……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

詩11·1

小鳥不但在露珠晶瑩的春天裏歌唱,也在烏雲密布、狂風驟起的時節歌唱。

不久前,我在閃電雷鳴中聽見了夾雜在其間鳥的音樂,如天籟,如詩篇。

這詩篇的背景是風雨之夜。那時,太陽西沉,雲遮群星,大雨傾盆,道路泥濘。在這昏暗中我聽見了做詩者說:“我信靠天神。”

在困苦中,在仇敵的環繞中,歌者的心在快樂地說:“我的心向著天神。”

愛爾蘭南方有一種鳥叫風雨鳥,因它喜歡狂風暴雨而得名。在風雨之時,它會飛上最高枝,吐出最美的歌兒。

一個小鳥的巢壞了。在風雨之後,詩人經過花園,看見小鳥的巢落在了地上,他俯身觀看,內心充滿了悲憫,為這樣一個小生靈失去了家而悲憫。當他沉浸在其中,聽見了頭上有沙沙的聲音。他抬起了頭,看見小鳥正忙著做它的新巢。

黎明聞鳥聲,啾啁在秋林。

穿枝又跳躍,歌聲歡且清。

人若不靜下,不能久相聽。

彼輩無非鳥,孤居枯樹林。

若是神子女,有何苦心情?

焰火中的天籟·寂與烈

人仰望耶和華,靜默等候他的救恩,這原是好的。

哀3·25

一個天氣陰暗的傍晚,黑暗漸漸籠罩大地。

我躺臥在病榻上,雖然我的寢室裏充滿了光,但那室外的黑暗,正一絲絲地潛入我的靈魂,把我心靈的光遮蔽了。黑暗苦悶中,我向主呼求:“主啊,你為什麼這樣待你的仆人呢?你為什麼讓我受盡苦痛呢?你為什麼聽憑衰弱這樣長久地阻梗我呢?”

但這些問題立刻被奇妙地解答了。除了我自己內心的微聲外,用不著任何一個講解的人。

靜寂暫時統治了這間小巧的寢室,隻有那爐中燃燒的槲木,不時地發出爆裂聲,這時,我忽然聽見一陣清脆悅耳的聲音,似乎有一隻知更雀,在我的窗外,婉轉地叫著。夜深人靜的時候,怎麼會有一隻鳥在外麵獨自歌唱呢?

這個聲調動聽,帶著幾分神秘的氣息。我的朋友驚訝地說道:

“這一種聲音是從那燃燒的木塊中發出來的。”這火焰終使那久伏在衰朽槲樹中心的音樂解放出來了。

這首歌,也許是它在很久以前貯藏的。那時有快樂的小鳥在它的枝上吱吱地叫著。那和煦的陽光把它的柔嫩葉子染成斑斑金黃,隻是後來,它變得衰朽了。那些年輪的花紋,逐漸生長在它的周圍,把這首久已遺忘的歌兒封存住了。直到這火焰,將它釋放出來,在他的內心裏榨取了一首美妙的歌。

也許,我們有人就像這塊槲木一樣冷淡無情,我們自己不會發出什麼好聽的音樂來,直到火焰將我們燃燒。

看著那燃燒的爐火,我獲得了滿心的安慰。

火焰中的天籟!對,神正在幫助我們,如果這是讓我們生硬無情的心,發出歌頌的惟一好方法的話,我倒十分願意那爐火的熱度倍增。

處處皆音樂·苦與樂

你一切所造的,都要稱謝你。——《詩篇》

離高速公路不遠處有一間小屋,我們曾在那裏問過一次路。一會來了一個自以為是的婦人,她插嘴說:“我們這裏沒有音樂,沒有收音機,更沒有機會進城,我多麼希望能跟你們一樣。”

我對她的話大惑不解。我看見小屋背後有一塊池塘,旁邊種了很多垂柳,鴨子在水中悠閑的遊戲。我便問她:“池塘裏有青地蛙麼?”

“多的是,每天晚上在這裏叫,吵死人了。”她非常不滿地說。

我之所以這樣問她,因為我想起了我家山坡花園裏有一組青蛙合唱團,我非常愛它們,拿任何東西與之交換我也不願意。

每到黃昏,由一隻低音歌手起唱,立刻有群蛙附和,自然界的交響樂團開始了它們的森林演唱會。對我而言,這是夜間至美的天籟。此時,我會關掉聲音機,轉而聽它們的演奏。這些歌手唱出的歌聲,既響亮又和諧,沒有其它的音樂可以代替。

每天清晨,則是小鳥嘰嘰喳喳地喚醒夢中人。白日裏,鳥兒聚集在花園中,此起彼伏的樂音,讓人心醉。

我很同情這位可憐的婦人,她的耳朵貼於地上,卻聽不到青蛙的歌聲,鳥兒的鳴奏。她可曾知道,她無端地失去了多少美妙的天籟。

人人都喜愛音樂,沒有音樂當然是孤寂的。然而,當我問起她對青蛙和蜜蜂的看法,她卻說:“你能從它們身上得到什麼呢?”

“是的,我從鄉下把它們帶來,無非是為了聽它們演奏。”我回答說。

敞開心扉,天堂的樂聲處處可聞。

我等的是今天主人來臨·平凡與偉大

我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

《約翰福音》

一位旅遊瑞士的遊客,獨自到了一處遊客罕至之處。他發現了一座花園,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前去敲門。

一個老園丁出來應門,打開了沉沉的大門請他進去。老人很高興接待了訪客,還帶他參觀了花園。

訪客問:“你在這裏住了多久了?”

“前後二十四年。”

“在這段時間裏,園主常來嗎?上一次來是什麼是候?”

“十二年前。”

“園主常常給你寫信嗎?”

“從不。”

“誰給你付工資呢?”

“他的代理人。”

“你理人常來這兒嗎?”

“沒有。”

“誰會來呢?”

“我幾乎是獨自一人生活,連陌生人也很難見得到。”

“可你依然將花園打理井然有序,枝葉扶疏,好像在等著明天主人的來臨。”

“先生,應該是今天!我等的是今天主人來臨。”老人回答道。

相信

你心目中怎麼想一個人,他就會成為怎樣的人。

如果我們心目中把一個人當作不受歡迎的人來對待,他就會不受歡迎。如果他在我們心目中是一個受人尊敬的人,他就會受到我們的尊敬。

疑心會生出更大的疑心。看不起一個人,那個人就會為你看不起。

要是你相信一個人會盡力做好,他就會給你最好的。十九世紀英國的教育家T·阿諾德的學生在談到他時說:“我們不能向他說謊,因為你說什麼,他就信什麼。”

阿諾德相信他的學生誠實,他的學生就一定對他誠實。二戰中有這樣一個英國上尉。他從他的連隊中挑選了一個表現得很差的小班,目的不是要懲罰或指責他們,而是幫他們進步。他覺得這些人一定會變得優秀,他對士兵的這種信心很快被士兵感知,他們彼此一致,團結協作,最後的表現之佳連他們自己都不敢相信。

士兵喜歡看上尉的笑,他們說:“他微笑,我們就會受到鼓舞;他的笑讓我們覺得他以我們為榮,所以我們個個都爭氣。”

人生一大快事,就是心裏麵確實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人相信你。這種相信,可以助人登上高峰。

哪怕這個世上充滿了罪惡,我們也不能閉起眼睛當看不見。如果我們期望別人做得最好,他們總也不會叫我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