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二 境由心造:你的心創造出對應的現實(2 / 3)

這也正是當年耶穌看見野地百合花的感受。

平淡的生活中總可以見到美好的事物,戈西甫對英國小說家托馬斯·哈代的悲觀人生頗有微詞。他說:“要是哈代看見綠草如茵的原野,點綴著著五顏六色的野花,他可看不見這一切。他眼中所見到的,隻是田角上的一堆牛糞。”美好的事物到處都有,藍天、白雲、星戈西甫光、深邃的穹蒼,即使在擁擠的街道上,也有它美好的地方。孩子眼中閃著的好奇;青年情侶攜手同行,也有它美好的地方。孩子眼中閃著的好奇;青年情侶攜手同行,浸沉在自己的幸福世界裏,仿佛地球雖大隻有他們兩個人;人家幫我們的一個小忙;不期然而聽到的一句好話,或者一聲多謝,朋友間的友誼,人與人的交往。在這一切事物中,都藏著驚異的美。

即使世事變得黑暗,生活陷入不幸中,我們必須記住,美麗仍舊留在那裏。注意美好的事物,思想美好的事物,絕不是對現實的逃避。

環境·順與逆

環境是由你創造的,同一種環境可以成為祝福,也可以成為災難。

有個小學校長提到了一件他一生都難忘的事,在學校的足球練習比賽中,一個男生跌倒在地,將手臂跌斷了,跌斷的是他的右臂。

在等救護車把他送去醫院的時候,他要同學給他筆和紙。同學問他:“這種時候,你還要紙和筆幹什麼?”他說:“你們不知道,我的右臂既然斷了,我想我應該立刻訓練自己用左手寫字了。”

無論環境怎樣,都是我們的機會。

馬利·裏德是一個傳教士。在她那個時代,麻瘋病人沒有人照料,人人都厭棄,裏德女士卻一心一意地照料幫助他們。

後來她自己有一個手指麻木,臉上有塊斑。很久都無法確認她得的是什麼病。

當她最後知道自己已感染了麻瘋時,她立刻跪下來感謝天父,因為這樣她可以將自己的餘生交給那些她最關心的麻瘋病人,和他們一起度過

“感謝天父,因為這樣的苦難,讓我有了無窮的機會。”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天堂和地獄的所有準則,都在你心裏。——植芝盛平

禪師與蘭花

有一個禪師很喜歡蘭花。有一次他外出雲遊,把蘭花交給徒弟來照料。徒弟知道這是師傅喜歡的花,小心的照料著。蘭花一直長得很好,可就是師傅回來的前一天,他不小心把蘭花摔到了地上,蘭花摔壞了。

徒弟非常害怕,他不是怕自己受到責罰,而是怕師傅生氣傷心。

禪師回來知道情況後,他並沒有生氣,也沒有懲罰。他告訴徒弟:“我當初種蘭花,不是為了今天的生氣。”

對於掌控者來說,每個事情都是生命的一件禮物,你可以選擇否打開它。

態度決定心情的高度·苦與樂

心中喜樂,麵帶笑容……——《箴言》

我若道一句不仁慈

或不真誠的話,

可能在所愛之人的臉上

刻下傷痕

我絕不敢

再講這一類的話,你說呢?

我若知道微笑能

照亮一天的行程

紓解沉重的心靈

我絕不會

再板著麵孔,你說呢?

最好的笑容,不是戴上去的,而是自然流露出的。笑容應該是滿足、感恩和喜樂的結果。它能一天天增長,也會發光。內心充滿了喜樂的人,自然會流露出笑。

保持內心歡悅的惟一辦法,就是與神與人維持正常的關係。

“凡仰望他的,便有光榮;他們的臉,必不蒙羞。”

辛普生在給妻子的信上說:“注意你的健康,務必喜樂,不住地向上看。因為星空的美麗,是預備給那向上看的人享受的。如果我隻盯著眼著,便得不到這份快樂。”

你要下定決心,今天就要喜樂,現在就要喜樂。在任何時刻都要留住一顆純潔持久的喜樂。

我們的態度,決定了我們心情的高度。

換來的十字架·苦與樂

耶穌背著看書的十字架出來。——《約翰福音》

有一首詩叫《換來的十字架》,講了一個疲憊的姐妹,她以為自己的十字架一定比別人的重,她渴望著能與別人換一個來背。

她做了一個夢。夢中到了一個地方,那裏橫放著很多十字架。其中有個小十字架形狀最美,上麵還鑲著寶石和黃金。這個姐妹看見後,想:“啊,這一個背著一定很舒服。”於是,她毫不猶豫地拿起了它,不料她虛弱的身體,竟被這個十字架壓得顫抖著。寶石和黃金雖然美麗,但它們太重了,她背不動。

後來,她又看見一個可愛的十字架,架子上纏繞著美麗的花。它想,這個一定很容易背了。她將它舉起來,誰料鮮花的刺刺痛了她。

她一步一步向前走,一個一個試著,發現每一個十字架都不容易背。最後,她看見了一個樸素的十字架,上麵沒有寶石,沒有雕刻,隻有幾句話。她拿起來一看,原來這正是她丟棄的舊十字架。原來,它才是眾多十字架中最輕最好的一個。

神知道我們需要背的是哪一個十字架。我們不知道別人的十字架是多麼重,卻常常羨慕著別人的。羨慕他們的是黃金的,是有著寶石的,卻不知道它們有多重。還有一些人,他們背著綴滿鮮花的十字架,卻不知道鮮花下麵藏著多少刺。如果,我們去試試別人的,就會發現,那個屬於自己的,最能讓你滿意。

雨夜中的歌唱·寂與烈

讚美他的話必常在我口中。

我聽以一曲美妙的音樂——一隻棲息在枯枝上雲雀,在雨中歌唱。

我聽到它在清晨歌唱。我不知道它到底在唱什麼,但從那輕快的旋律中,我知道它很快樂。

這是個奇特的夜晚,我幾次從夢驚醒。有些夢是是我已經淡忘的往事,有些是我未來的隱憂,它們像一群張牙舞爪的魔鬼遊蕩在我的夢早。在這個情況下,我哪裏有心思歌唱。而,外邊那唱著歌的小精靈,竟唱得那麼歡快,仿佛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它是何等的快樂。

而它棲息在鐵道旁的籬笆上,全身都濕透了。雨下了一夜,它沒有一個安適的窩。我很同情它,整夜飽受風吹雨淋,它的安適從何而來?但它不圖安適,它從內心深處放歌,放出它內心的歡悅。

我搖頭歎息。原來,一隻雲雀比人更懂得泰然自處。

在破曉時分,

我聽到一隻小鳥

在秋天的樹林中歌唱,

歌聲如此——

安詳

優美

喜悅

聽到這歌聲的人啊,

都會讚美

這不過是一隻小鳥

獨自在蕭瑟的林中歌唱

沒有人從我這隻手上滑倒過·順與逆

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路加福音》

有一個旅行者,跟著他的向導去攀登阿爾卑斯山。當他們走到一處險峻狹窄的山道時,一塊突出的岩石擋住了他們的去路,旁邊就是深不可測的深淵。

那個向導先繞過去了,然後一隻手抱著崖石,另一隻手伸出懸崖之上,讓那個旅行者踩在他手上越過岩石。那人猶豫不決,向導對他喊道:“放心吧,從來沒有一個人曾經從我的這隻手上滑倒過。”這個旅人鼓起勇氣,踏在那隻強有力的手上,安全地過了關。

他用他的臂膀支持著我,我的手放在他的手中,因此我不怕限難險阻。因為我知道,他一直緊握著我的手,讓我平安。

當拿破侖的大軍過境,路過一個村莊時,有一個善良的寡婦帶著一群幼兒,孤獨無助。她害怕敵軍會搶掠她的家,那晚她不停要祈禱:“主啊,求你在我們家周圍築起一道牆,讓我們免於侵害。”她的孩子此對此都迷惑不解。第二天早上,他們明白求了。

當晚,狂風大作,雨雪紛飛,雪花堆得又厚又高,掩蔽了他們的小屋。拿破侖大軍走過時,根本沒發現那一座小屋。

祈禱多麼簡單,

你隻要悄悄開一扇門,

來到他的麵前,

在那裏靜靜地

聽他的聲音,

或是坐在那裏

在他麵前

那就是祈禱

一個喜愛玫瑰的人·晦與明

求你使我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詩篇》

有一個少年在街上撿到了一枚金幣,後來他長大成人了,一直有著低頭走路的習慣。他仍期望著能再撿到金幣,他從不抬頭看藍天、綠樹、或路邊美麗的花草,也從不眺望巍巍遠山、紫色的丘陵、清澈的溪穀。對他來說,美麗的世界都隻是一塊供人尋找金幣的土地。

約翰·班揚筆下的挑糞者,正是因為目不斜視地埋頭走路,最後失卻冠冕。

我曾經下山去找科比

看他種的玫瑰、牧丹、三色堇

他從不談金錢,是非

隻是帶著我巡視他的花園

看他的花兒

眼神裏,閃著愛的光輝

美麗的花圊,碧綠的草坪

我們整日流連,

談著玫瑰和牡丹的秘密

談著野草和花苗的區別

談著舊品種和新幼苗

就像慈母在追述著愛兒的往事

我心情舒朗,眼界澄明

我想我的花園裏

也能更美,更潔瑩

隻要我能做一個

隻愛玫瑰花的人

學習欣賞鄰居的花園——玫瑰越過籬笆,搖曳生姿,紫丁香的芳香飄過小路,暗香浮動。

每一個琴鍵都是不可少的·寂與烈

你欠我主人多少?——《路加福音》

今天有許多人把才幹“埋在地裏”。不隻是擁有一點才幹的人如此,擁有十分才幹的人也如此。他們害怕與從不同,不願受苦,寧願把才幹埋在地裏。人如果隻為現實的生活忙碌,就等於把上天賜給的才幹深埋在地裏。

風琴的每一個琴鍵都是不可少的,否則它們無法奏出美好和諧的音樂。交響樂團的每種樂器也都是不可少的,否則演出的樂曲就支離破碎。柯斯達·麥克是倫敦某交響樂團的指揮,一次排練時,一個高音笛手覺得自己的笛音在這雄渾的交響樂中太無足輕重了,想著想著,他停了下來。敏感的麥克爵士注意到了,立刻舉起手大叫:“停!高音小笛怎麼沒聲音了?”高音的小笛的不合作,使整個樂團都受到了影響。

神賦予每個人的恩賜是不一樣的,若要演出完美的天籟,每個人都要貢獻自己的那份力量。

你手中握著的是什麼?是樂器還是唱歌?是賬簿還是教科書?是打字機還是電報機?是鑽石還是量尺?不管是什麼,奉獻出來。

“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這人蒙聖靈賜他信心,還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醫病的恩賜,叫一人能行異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辯別諸靈,又叫一人能說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的。”(哥林多書)

每個動作都是一個琴鍵·寂與烈

但我斷不以別的誇口,隻誇我們主耶穌的十字架。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加拉太書》

貝多芬習慣在一架古老的鋼琴上試彈他的新的交響樂樂章,這樣他的作品才能得到鑒別。因為那架老鋼琴即無法掩飾它的缺陷,也無法誇張它的優點。

這也是用來試驗人的本性的聰明辦法。在什麼情況下才能真實地表現自我?不是在莊嚴的公開場合,也不是在可以大展身手、贏得別人喝彩的時機裏,而是在並不引人注目,不受人激賞的一些日常瑣事上。

如果在你心靈深處,在你家人心目中,在每天單調無聊的家務上,你都能保持寧靜平和的心態,都欣然悅從,在任何小事上都忠心盡職。你的心聲,在這些毫無矯飾的琴鍵上聽起來依然悅耳和諧,那它才算得上真誠善良。將來有一天,它一定會獲得比貝多芬更崇高、更盛大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