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2 / 3)

有工作經驗總比沒有強

納特剛獲得一個社會學方麵的碩士學位。他發出了一大堆求職申請,在過去兩個月裏收到了三個回音。然而,他一個都沒有去。他說:“這些工作工資都不高。我在大學裏讀了四年本科以後又花了兩年才拿到這個碩士學位。我希望更高的工資。”納特現在還沒有找到工作。

納特現在還在承受著錯誤的觀念給他帶來的損失,這種觀念認為多年的正規教育有資格得到更高的薪水。但是老板不會為你在學校的學習買單,讓他們付賬的是現在你能夠做什麼。他們希望看到你在過去為別人提供了有價值的服務的證據,因為他們可能想預測現在你是否能為別人做些有價值的事情。如果納特的所有時間都在學校,沒有或者隻有很少一點工作經驗,那麼很少有老板會冒險付給他高的起薪。我們建議納特最好接受一個工作,這樣他能有機會學到一些工作技巧,展示自己的價值。以後他可以與老板談判要求高一些的工資——在他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之後。

無論你過去是做什麼的,現在都可以改變自己的職業方向

愷撒不知道自己讀完大學以後應該做些什麼。直到父母給她施加了壓力,她才申請了法學院,並且被錄取了,然後開始討厭它。學校裏彌漫著競爭性的氣氛,記不完的法律判例,細微差別以及技術操作,還有對金錢的強調都帶給她壓力。她還是堅持下來了,讀完了法律課程並在一家小律師事務所找到了一份工作。毫不奇怪的是,她厭惡自己的工作。當她的一個朋友建議她不做時,她回答道:“我不能不幹!我已經投入太多了。我花了四年時間念大學,三年時間讀法學院,現在我已經有了三年的律師工作經驗,我不能把這一切都扔掉。”

愷撒的錯誤信念在於,她認為過去的培訓以及經曆都是投資,如果她改變自己的職業方向,她將會失去這一切。過去的已經過去了。難道就因為她已經做了六年就應該在餘生做自己厭惡的事情嗎?這六年的時間肯定教給她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有些東西她可以應用到全新的領域。她需要轉變這樣的觀念,認為改變職業方向意味著丟掉過去的投資,而代之以這樣的想法,她可以用自己學到的東西探索新的方向,為自己創造更加美滿的人生。

失敗是人生和學習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非災難

尼克希望成為一名芭蕾舞演員。她在高中時期就學習了芭蕾課程,她希望能到紐約去成為一名專業的芭蕾舞女演員。但是她的父母卻覺得她是胡思亂想。他們對她說:“你不可能成為芭蕾舞女演員的,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你沒有這個天分,你沒有這個身體。如果你到紐約去,你肯定會失敗的。”尼克非常想到紐約芭蕾舞團去試試,但是她想:“我的父母希望我樣樣都做到最好。他們一定知道我能做什麼,如果我嚐試後還是失敗,我就會給我的父母丟臉。”

尼克還在承受認為失敗是災難這種錯誤觀念的痛苦。是,很可能,尼克不會被紐約芭蕾舞團錄取。但是那能稱之為災難嗎?尼克隻要換個想法,行動就會更加有建設性。那就是:嚐試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令人興奮的冒險,也是一次偉大的學習經曆。無論結果如何,尼克都可以說自己盡了全部努力,了解了整個過程,學習了更多表演技巧。誰又能確切知道到紐約去嚐試這麼一次究竟會帶來什麼呢。

有些人做事不願意盡自己最大努力,隻是為了保持他們的自尊或者為了應付其他人帶給他的內在壓力。學生不願為了期末考試努力複習,因為如果他們失敗就可以推卸責任說那是因為自己不夠用功,而非沒有能力。其他學生拒絕為通過學術能力測驗或者研究生院的入學考試而複習,這樣做也許隻是為了抵抗父母的壓力,不想進入自己不喜歡的學校。這種拒絕努力做到最好的行為被稱做自我妨害。通過努力力求做到最好的嚐試能夠讓你拓寬自己的選擇,但是你可以不必接受這種選擇帶來的機會。如果你不嚐試努力做到最好,你對自己的能力不會有足夠的了解。這裏的問題是你可能會害怕自己知道一些不想知道的東西。你也許會知道自己缺乏某些能力或者某些你覺得必備的人格特征。實際上,發現自己現時能力上的缺陷對自己是有益的,因為你可以開始學著努力獲得這些能力。人非生而知之,我們是在人生當中不斷學習的。將能力看作學習的成果,這樣做能夠激勵你盡全力做到最好,而不是自我設限,妨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