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案例一:某大學生誤入傳銷魔窟的經曆
傳銷案例二:傳銷利用網戀拉攏大學生
傳銷案例三:“蝶貝蕾”傳銷案
傳銷案例四:“新智網”傳銷案
傳銷案例五:上海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傳銷案
傳銷案例六:周口市四方偉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傳銷案
……
傳銷案例一:某大學生誤入傳銷魔窟的經曆
在成都醫學院舉行的反傳銷大型活動現場,女大學生林某向全校師生講述了自己誤入非法傳銷魔窟的經曆,這是高校受騙學生現身以案說法的首例。目前校園傳銷作案又有新招。
經曆傳銷魔窟驚險二十天
(1)遭遇“殺熟”。
2007年成都醫學院召開高校雙選會,護理專業的林某沒有參加,這時候她已經坐在前往陝西寶雞的火車上,去見她的一位學友羅某。羅某在短信裏數次邀請她去寶雞,緣由是自己做的天津天獅化妝品生意一月可賺幾千元,於是想推薦給林某試試。
林某知道羅某退學後出去闖江湖,賺了不少錢。快到畢業時,羅某短信頻頻。於是林某父母也同意了女兒去會老友旅遊幾日的想法。這時候,林某已經不知不覺地被老友使用了傳銷人員慣用的伎倆——“殺熟”。
(2)誤入魔窟。
下了火車,她見到了前來接她的羅某,林某又坐上了前往羅某住所的車,之間,羅某向林某索要她的新款手機,還未等林某索回,就已經下車了。之後,林某走進一幢兩層的房屋,十幾個人擁上來倒水、削水果,將林某奉為上賓。然後大家開始聊股票、期貨和國家大事。
這些人的討論一時讓林某沒有思考的時間和餘地,直到他們開始上課,林某方才意識到這個場景和電視上講的傳銷類似,於是想轉身離開,可是門被迅速封住,此時才發現手機也不在自己身上,好友羅某在一旁冷笑,林某陷入了傳銷的魔窟。
(3)被洗腦了。
林某到陝西三天內連這個屋都沒出過,晚上起床都有人跟著,接下來幾天便是重複聽同樣的課程,聽一夜暴富的名人故事和改變觀念才能獲勝的哲理。之後,傳銷人員羅某答應林某隻要她能夠回答出每節課後的提問,就放她回家,林某為了逃脫,開始試圖記憶所謂的“問題”,就這樣,林某逐漸被洗腦了。
被洗腦後,林某向家裏謊稱自己找到工作需要生活費3000元,用這些錢買了一套天獅化妝品,交錢後成為了級員工,按行話說,就是上線了。之後,她給爸爸打了電話,讓爸爸來寶雞看她的新工作好不好。
(4)脫離虎口。
林某父親接到女兒電話時就起了疑心,於是,他把錢和一支紅筆裝在貼身的衣兜裏去了寶雞。一進屋,他看見地鋪就知道女兒陷入了圈套,可七八個彪形大漢擋在了門口。於是他裝作被洗了腦一樣開始應對當時的狀況,林某父親的表現讓監視他的三個大男人放鬆了警惕。晚上睡覺的時候,他在被窩裏用紅筆在兩張10元人民幣上寫了“我是人民教師,住在××地段,被騙到此地傳銷,無法脫身,需要報警,請協助報警”等字樣。
在女兒進入組織的第20天,村裏停電了,林某父親與修電線的電工攀談後,迅速回到平房二樓的陽台,把事先寫好字的錢扔了下去,電工把錢撿了起來,半小時不到,警察搗毀了傳銷窩,父女被護送上回成都的火車。上車後,林某想起一群人追到火車站的場景,還打著寒戰。
傳銷案例二:傳銷利用網戀拉攏大學生
2008年9月18日,芝罘區隻楚派出所片警得到線索:北上坊村某出租房裏聚集著一幫年輕人,院門每天緊閉,時時傳出掌聲和唱歌聲。根據經驗,警方判斷這很可能是一個傳銷不法團夥。經過秘密布控調查,昨晨7時許,民警發動突襲,將36名成員全部查獲。
自編“會歌”蠱惑新人
幾乎所有傳銷組織,都會唱歌調動“新人”情緒,但很難聽清楚到底唱的什麼歌。記者翻閱一傳銷頭目劉某(女)的筆記本時,意外發現一首由她編寫的“會歌”:“為了出人頭地,我應邀來到這裏……新朋友啊奉勸你,千萬別再猶豫;最光輝最燦爛的日子,在前麵等著你。”這首“會歌”,充分暴露了傳銷骨幹抓裝新人”的心理,鼓吹傳銷的生歪財之道,將“新人”誘入火坑。
本科生苦學“傳銷經濟學”
經調查,該團夥傳銷頭目隻有初中文化,但傳銷成員中,有一名在讀本科生卻認定傳銷是一門經濟學,正在刻苦修讀。江蘇籍小夥孫某是山東某大學一名大三本科生。記者與之攀談時,孫某對“傳銷”的危害居然一無所知。據孫某講,他前段時間與一個煙台女網友聊得不錯。前些天,女網友說想加入這個傳銷團夥,讓孫某幫著弄明白傳銷到底是怎麼回事。孫某欣然應允,3天前,趁周末告假來到煙台。“我來了以後,發現傳銷原來是一門高深的經濟學,很實用。打算再在這裏學幾天。”孫某的“癡迷”,讓人無言以對。
“現代傳銷”鎖定兩個群體
據民警介紹,從最近打擊的幾個傳銷不法組織看,出現幾個新規律。傳銷組織將發展下線的目標人群鎖定為沒文化的年輕打工者和有知識的大學生。“這是兩個截然相反的群體,但卻是最容易被傳銷洗腦的人群。他們都20歲左右,涉世未深,心態浮躁,急於求成,甚至有一夜暴富的幻想。”此次查獲的36名傳銷人員中,便有10餘名來自濟南、江西、黑龍江等省市的大學生,其餘全是打工者,年齡都在20歲左右。
通過網戀“發展下線”
此外,如今的傳銷團夥都采取網上拉人的形式。民警告訴記者,因為打擊傳銷宣傳多年,全社會對傳銷都有較清醒的認識,如今從親友中發展下線已很困難,為了擴展“隊伍”,傳銷骨幹開始以與異性聊天網戀的形式,騙取年輕大學生或者打工者的信任,然後約他(她)們到煙台來玩,或者到煙台找工作,等對方上鉤後,將其送進課堂洗腦,發展下線。此案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社會警示。
《禁止傳銷條例》列舉了傳銷的三種表現形式,一是“拉人頭式傳銷”,即以發展下線人員的數量為依據計提報酬的傳銷行為;二是“交納入門費式的傳銷”;三是“團隊計酬式傳銷”,即以發展的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提報酬的傳銷行為。近年來,受利益的驅使,一些違法犯罪分子將黑手伸向了廣大在校和剛剛畢業離校的大中專學生,抓住青年學生涉世未深、急於就業、渴望成功等弱點和心理,以幫助找工作為幌子,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通過限製人身自由、強化“洗腦”等手段,灌輸傳銷、欺詐理念,使部分學生上當受騙,淪為傳銷組織、傳銷頭目騙取錢財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