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第二十四章(1 / 3)

下卷 第二十四章

荊南縣賓館會議廳,省委書記於國柱在認真聽取荊南縣委、縣政府關於全縣稅費改革情況的彙報。

繼今年六月、九月、十月三次對荊南暗訪以後,昨天,於國柱又一路察訪了張灣村、橫溝村、古津口村和湖濱中學。在掌握了充分的一手資料以後,他認為荊南農村稅費改革工作還存在很多問題,有些問題不矯枉過正不可能得到根本解決。於是,決定讓荊南縣委召集全縣鄉鎮黨委書記會,公開糾正目前存在的問題。

縣委副書記,縣長朱懷禮首先在會上彙報了荊南稅費改革的情況,他在彙報中說:我縣稅費改革雖然先於全省其他縣市起步,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工作還不十分到位,有些地方問題還比較突出。現在,農民對稅費改革還存在許多擔心和顧慮,我們把它概括為十個方麵:一是擔心少數幹部“貪汙”政策。目前,農民最希望知道農村稅費改革政策的具體內容,就怕有的幹部各取所需,肢解政策。二是擔心“新瓶裝舊酒”怕有的幹部假借各種名義,把不合理的負擔,再度合法化。

講到這裏,於國柱插話說:“群眾的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現在有的地方不是什麼‘新瓶裝舊酒’的問題,而是頂風上。濱湖鄉來人沒有?”

底下有人應了聲:“來了。”

“誰來的?”於國柱又問。

濱湖鄉黨委書記站起來說:“我。”

朱懷禮在一旁告訴於國柱:“這是濱湖鄉黨委書記陳一鷗。”

“你們鄉政府發的那個八號文件是怎麼回事?”於國柱嚴厲地問。

陳一鷗昨天晚上就已聽濱湖中學向他報告過省委書記查學費的事,聽於國柱一問便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真是絕紗的諷刺,文件的標題是《關於製止亂收費的緊急通知》,內容卻是亂收費的具體項目。這樣亂收費的文件,竟然是在中央和省委三令五申,嚴禁亂收費的時候出籠的,可見我們有的同誌把黨的政策和上級的要求隻是當做了耳邊風呀!”於國柱的震怒,讓在場的人員都感到緊張起來,陳一鷗站在那裏渾身隻冒冷汗。

於國柱看看靜得連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的會場,緩和了一下口氣說:“陳一鷗同誌你坐下來。”然後轉向全體人員問道:“大家看過京劇《徐九經升官記》嗎?七品芝麻官說過一句最為經典的台詞: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我看我們有的同誌真該回家賣紅薯去了!”

於國柱的話,對參會的人員造成了強大的震撼,人們引起了一陣騷動。這時,陳一鷗在底下輕聲嘀咕了一句什麼,竟然被洞察秋毫的於國柱聽見了。於國柱問道:“陳一鷗同誌感到委屈是吧!有什麼委屈會後講。”

於國柱的話,將人們的眼光引向了陳一鷗。

“同誌們,毛澤東同誌曾經告誡我們說,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各級領導同誌務必充分注意,萬萬不可粗心大意。我們不能把黨的政策視作兒戲,你們縣委、縣政府的主要負責同誌,不要怕得罪人,濱湖鄉的事我聽說不光是他們的問題,這個文件出籠是得到了縣裏有關部門和有關領導同意的,你們要一查到底,並要迅速將多收的錢退還給老百姓。”於國柱說完看看坐在前排的縣“四大家”領導。縣委辦公室主任馬躍進聽了於書記的話,連正眼都不敢往主席台上看。

朱懷禮立即表態:“我們一定嚴肅查處,迅速糾正。”

接著,於國柱就荊南縣農村稅費改革問題提出了六條原則性意見:一是堅決按中央的要求落實減負的各項政策。政策規定收多少就隻能收多少。“兩稅兩附加”畝平不能超過一百元,“一事一議”人平不得超過十五元,兩工不能強行搞以資代勞。二是村級興辦公益事業,收費突破了“一事一議”限額的,其超過部分在征得群眾同意的基礎上,采取從第二年起逐年核銷的辦法解決。三是政策規定該村級使用的資金,必須全部給村裏,鄉鎮不能占用。並說,農村稅費改革後,村級最困難,凡過去鄉鎮擠占的資金,必須全部退還。四是有些政策上尚不明確的問題,省、市要盡快研究出台政策。五是學校秋季超收的資金要堅決清退。濱湖鄉的問題我還要過問,你們縣委對責任人的處理要給我報結果。六是要全麵清理其他違反政策的收費,如果有的話也要堅決清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