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3 / 3)

這話問的真夠絕,連我這個中國人在門外都腦筋一滯,慶幸沒早點兒進去,您知道咱們中國人為什麼不說“三傻子”麼?反正薩是不知道。

學生們紛紛發言,然而,都找不到充足的理由來駁斥,唯一證實的,是的確沒人在中國聽到“三傻子”的說法。

整個討論過程中,小魔女就像個五四時代的青年女教師一樣把書抱在胸`前,站在講台旁邊靜靜地聽學生們討論,一副大智若愚,胸有成竹的樣子。

終於,找不到答案的學生,把目光逐漸集中到了老師的身上。

小魔女意識到該自己作總結了,於是伸手向下壓了壓,讓大家停止了討論。然後走上講台,首先表揚同學們討論的態度,話鋒一轉,就談到了剛才爭論的話題。

“大家應該動腦筋想一想,這不是個複雜的問題。中文裏麵沒有‘三傻子’這樣的表達方式,其實是非常符合邏輯的,和偏見沒有關係。”魔女認真地說——

“這事情很簡單,如果一個當媽媽的連生了兩個孩子都是傻子,她還能有勇氣去生第三個嗎?”

………

謀殺親夫啊!!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被可樂嗆得半死的老薩緩醒過來,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個。

讓小小魔女啃骨頭的秘密

“小小魔女來,啃骨頭,汪。”

“媽媽來,啃骨頭,汪。”

“小小魔女來,啃骨頭,乖,汪!”

“媽媽來,啃骨頭,普路托,汪!”

……

桌上放著一大盤肉骨頭。一向偽裝淑女的我家那口子小魔女,手舉一根大棒骨,笑容可掬地對著餐桌對麵的女兒小小魔女作引誘狀,小小魔女趴在榻榻米上,形如小吧狗,拱著小屁股搖頭晃腦,手裏也舉著一根大骨頭。

這就是我那天回家一開門看到的情景。

擱誰加班回來,開門看見這個場麵也要一愣。

看見我回來,小魔女臉一紅,趕緊放下骨頭,理理外套到門口來道迎,匆匆間似乎還把指頭上的骨頭油往小小魔女的餐巾上抹了一把。(日本習俗,丈夫回家妻子要在門口迎接,說“お帰りなさい”,稱為道迎),小小魔女則歡呼著跑過來,拿油乎乎的嘴巴蹭爸爸的臉。

“你這是幹什麼呢?給孩子補鈣?她那骨頭半夜都能硌我,還用補?”看看那一大盤肉骨頭咽口唾沫,心中卻有些疑惑,日本人的習慣吃肉不吃骨頭,特別是這種棒骨腔骨之類帶骨髓的骨頭,所以商店裏賣價比國內還便宜。上星期天帶佛山來的李先生去前田肉店買豬蹄子,小魔女讓我順便帶兩公斤大棒骨回來。還以為是老婆發善心體諒老公,卻不料是給小小魔女準備的。

魔女微微一笑,揉揉膝蓋,說:“跟補鈣沒關係,這是最新的科學發現,她需要吃一些這個東西。”

“要不是補鈣,”又咽一口唾沫,“那就應該給她買點兒五花肉(日語稱為“肩切”)來吃麼,這種骨頭上麵沒有多少肉啊。要不,還是我來處理掉……”

“那可不行。”小魔女一把按住某人伸向豬骨頭的魔爪,道:“就是要讓她啃骨頭。”

我這麼大的時候好像也沒啃過大棒骨啊,讓小小魔女啃骨頭是什麼道理?

小魔女拿過一張報紙來,給我看。

原來,是為了小小魔女的牙齒。報上說,大阪大學一個叫做瀨村的教授,對於牙齒保健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原因問題提出了新的看法。

日本人的牙齒,自古不佳,最大的毛病是長得裏出外進,層層疊疊。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