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賢、婉珍:
您倆好,孩子們都好吧!
告訴你倆一個不幸的消息:聞喜名人李致強(楊翠花愛人)同誌心髒病突發已於3月20日下午病逝,享年72歲。五天後也火化歸天。前天過“三七”後,其弟與其妻約我去其家求我告訴您:一是能否為已逝的致強同誌寫篇緬懷文章;二是能否轉告嶽民立(據說曾任運城行署秘長)同誌,請他也寫一點東西,或文或書法,或詩詞。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不告訴您,就對不起於我情義深重的致強同誌,如何處置,請您斟定。致強同誌生前任臨汾市科委副主任(現稱科技局)。如成稿直寄科委其家屬收亦可,如若不便,寄我亦行。
您是猗氏中學學生中與我保持聯係多年的唯一一位,我很感激。多年來吃過您的東西不計其數,我又很不安。趁今天寫信,我想表明我的心意:我們倆個可以作為知己朋友長期相處,您來臨汾歡迎您到我家一看,並可聊聊知心話,但是不能帶任何東西。過去有人說過一句名言:“朋友之交在情不在禮”,我隻希望見到您,而不願看到任何禮物。我不知道您同意我這個意見嗎?同樣,我若到運城,也一定會登門看望你和婉珍,但絕對不帶禮,我討厭這種俗套。希望此種來往成為我們之間一個君子協定,可以嗎?
時間不早了,就寫這麼一些吧!
順祝:保重身體,健康長壽!
李希珍
2006.4.14晚11:00
張書記:
您好!
您在聞喜任書記時,實行農村改革在山西帶了頭,也吃了苦。我還要寫這段曆史的,您有什麼資料,可寄給我。當時,運城地委一位領導同誌在聞喜縣調查後,寫了否定的調查報告,講大包幹違背了社會主義方向,有十大問題即十大罪狀,我勸說他收回材料。他還是送到我農委辦公室了,可惜,我沒留下這一曆史見證。
您的正直為民請命的精神,我要向你學習。在改革30年紀念即將到來之時,我還要寫文章的。
此致
敬禮
呂日周
2007.1.18
注:呂時任省政協副主席
張書記:
您好,近日身體安好吧。
因怕影響您的身體康複,一直未給您去信,請諒解,但對您的手術及康複情況無時不打聽。特別是手術之後徐主任從京歸來,給我們談了詳細情況,才感到心裏一塊石頭落了地。以後,不斷傳來好消息,每次聽到都感到十分欣慰。
張書記,您在稷山工作,有幸和您相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深入群眾,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您樸實無華,廉潔奉公的思想品德,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品質,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我們對您的尊敬和信賴。病魔給您造成了痛苦,您以自己頑強的意誌戰勝了病魔。這既是現代醫學的勝利,也是人的意誌的勝利,我們大家都為您祝賀,也為您祝福。
張書記,您在京看病,作為您身邊的工作人員,本應前去探望,侍候於床前,略表寸心。但由於多項工作抓的很緊,人手又少。我多次要求,徐主任等領導不允許,說人去多了也無用,家裏人少,搞好了工作就是對張書記最大的關心。我隻有加倍努力工作才不辜負您和領導對我的期望,並遙祝您早日康複。這一段盡管工作頭緒較多,但都進展順利,在家領導齊心協力,辦公室同誌同心同德,全縣幹部思想穩定,多項工作進展順利,請您安心養病,不必掛念。運城家裏我前一段去了一次,看了老人和小孩,他們很好,請勿掛念。
張書記,咱這兒現在漸漸冷了,這兩天下小雨,我們大家都認為,您動了這麼大的手術,有這麼好的條件,懇請您一定在北京把身體養好,多待一段時間,黨和人民需要您有一個好身體,等您完全恢複再考慮工作。我們離不開您,稷山人民離不開您。您需要什麼,請轉告建光等。
祝您早日康複!
此致
敬禮
寧光祖1988.12.22
注:寧時任稷山縣委辦公室幹事。
張書記:
您好,近日身體安康吧?
因怕影響您康複,好久未給您去信,請諒。但對您的康複無時不打聽,令人欣慰的是不斷聽到好消息。秘書組機要組這邊的同誌們都十分關心您的健康情況,都問候您好。
您在京看病,本應前去探望,並侍病床前,但由於前一段縣上抓整頓治理,這一段又搞形勢教育,貫徹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計劃元月十日前開三幹會,我三番五次要求,在家領導不許。前天黃書記答應,讓我把材料準備好,可以去一下,我正積極準備,如需什麼,請建光轉告。其他也無啥情況,請您安心養病,早日痊愈。
此致
敬禮
黃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