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劍踏破亂紅塵——李逍遙自傳
郭 龍
最近我偶然得知,在“外麵的世界”裏,有句叫作“禦劍踏破亂紅塵”的歌詞,於是我十分無恥地抄襲過來作為這篇《李逍遙自傳》的名字,又十分無聊地記下我胡扯亂彈般的生活感觸,更十分無心地想起靈兒、月如、阿奴、憶如,以及我們的流年碎影。
我所在的這個“世界”其實是由外麵那個“世界”的人構造的,被他們稱為“中文角色扮演遊戲”。年輕的時候我也有很多粉絲,他們羨慕我,崇拜我,認為我手持無塵劍斬妖除魔、救天下於水火之中的身影無比的英姿颯爽,甚至還想進入這個世界過過“仗劍江湖為紅顏”的日子。那時我覺得很痛快,男人嘛,哪個不想讓世界為自己而存在?但不知為何,某一天我再次想起時,先前的驕傲竟像一隻被打怕的狗,夾著尾巴不知躲到什麼地方去了。那一秒我腦中一空,而後便把肚子笑得劇疼,一不留神還將憶如的玩具踢壞了。我這個世界其實並不存在,真實存在的他們又為何會因我們而喜,為我們而悲呢?有一天我那酒鬼師傅紅著眼說,每個人都是一個圓,三百六十度的一段弧,將自己的圓心包裹得深藏不露,儼然一道久而彌堅的圍城,其他人其他事統統被排斥在外,所以每個人都是冷暖自知,不曉他鄉山石。當時他說完就哇地吐我一身汙穢,我隻顧收拾沒多在意,現在想起,覺得這席鬼話簡直就是金玉良言。那個世界的朋友們,我想對你們說,千萬別一味地瞻仰彼岸之美而忽略了身邊的幸福。這個世界其實有更多的無奈,也更加易碎。我們的生命都隻有一次,一定要好好珍惜,可別像我這樣,活在夢裏。
我說話向來雲裏霧裏不著邊際,一如我怪誕瘋癲的劍法。我懺悔。
一:
剛才我說過,我一直都活在夢裏,這話不假。當年我拜一個酒鬼為師,後來我也理所當然地成了酒鬼。其實任何人都可以嗜酒如命,隻要你嚐到足夠的痛苦。我並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但卻不想讓別人成為我這樣。
很多年以前,當我還在餘杭當店小二的時候,曾喝過一種叫做“忘憂散”的酒。給我酒的苗人說喝了這酒便可忘記一切傷心事,隨時隨地都可以重新生活,豈不痛快。當時我涉世未深,愣頭青一個,便毫不猶豫地喝了下去。隨後我在仙靈島覓得佳偶,驚為天人,又在水月宮喁喁私語,春風一度。但在我尚未從桃花運中轉醒過來的時候,忘憂散便發作了。原來這忘憂散不僅可以讓人忘憂,也可以讓人忘喜!
後來幾經波折到了苗疆,照顧我和靈兒的是一個老到能讓別人忽略她年紀的婆婆。她就是聖姑,年輕時傾國傾城的“大理毒王”。一天我跟她說起自己的過去,提到忘憂散時,猶自心有餘悸,她卻淡然一笑:“它甚至可以讓人忘情,忘心,隻要飲者自己願意。”
這一醉足足讓我醉了一輩子,從此夢障徒生,頃刻萬丈,蓊鬱盎然,即使後來我記憶得以恢複,酒卻一直未醒。
時至今日我仍在想,假如我沒有忘記那天的經曆,靈兒或許就能免去許多苦難;假如我忘記後再也想不起來,月如或許就不會在生死一線選擇離開,舍卻她還沒來得及眷戀的萬丈紅塵。但這世上哪有這麼多的“假如”呢?改變不了,隻好接受,即使這尖銳的疼痛滲入毛發細胞,隨著血液一路疾奔,終點在心髒……在聖姑的小屋裏,望著仍然昏迷的靈兒和身體冰冷的月如,心中一片寂然。
靈兒與拜月同歸於盡後我第一次懷疑自己到底醉沒醉。若沒醉,這些時日我何以懵懂迷糊魂不守舍?若醉了,鎮妖塔中月如那訣別的回眸、那定格的一瞬何以總縈繞心頭,苗疆六月的大雪何以寒徹肌骨,身後阿奴的笛聲何以如此哀戚悲愴?
那一天我喝光了所有能找到的忘憂散,卻再也沒有絲毫“忘憂”的感覺。我想起了師傅。以前我一直鬧不明白為何他總是喝不醉,但那時我明白了。其實這世上沒人可以千杯不倒,如果有一天你真的遇到這種人,隻能說明這人一直未醒,因為隻有一直未醒的人才不會喝醉,就像活著的人始終不明白“活著”是什麼一樣。
而此時的我對“忘憂散”再無反應,這無疑是我迷醉一生最有力的證據。
原來酒,隻是一個醉的借口而已,和活著的人會悲會喜一樣簡單。
離開南詔以後,我又想起了聖姑說的那句話:隻要飲者自己願意。
——莫非潛意識裏,我竟不想把這些痛苦忘掉麼?
幾年後的一天我和師傅一起喝酒,迷迷糊糊中聽他說:“當你再也無法擁有時,惟一能做的,就是永遠不要忘記……”
二:
我爹是大俠,我娘也是,連貌似家庭婦女的嬸嬸都有一段叱吒風雲的曆史。人們說,大俠之後須為大俠,否則便辱沒了前人的雄姿,對不起父輩,對不起祖宗。我打小便對這一理論耳濡目染,沒多久就人雲亦雲傻乎乎地立了個做大俠的理想。直到日後我離開餘杭步入江湖,糊裏糊塗地摔了幾跤,渾渾噩噩地感動了幾回,才知道做大俠還不如做大蝦自在。
因為在宇宙外更奇異的時空裏,總是有許多雙眼睛在盯著你,他們會給你立下許多“守則”,而你能做的,隻是盡心盡力地恪守。
首先,大俠得劫富濟貧,自己卻必須分毫不取,視金錢如糞土,否則便會落個打家劫舍貪圖榮華的罪名,因此大俠們常常窮得連把劍都買不起。就拿我說吧。我的劍還是爹留給我的,估計已經傳過三代,鏽得連隻雞都殺不了,後來為了給靈兒、月如買聖靈珠和青龍碧血玉這女人們的東西還給賣了,外加我三天的口糧;在揚州因無錢買通官僚更被飽飽地鞭笞了一頓,滿腔的怒火怨氣沒處撒,便秘般讓人痛苦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