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還一次次地不辭

辛苦地帶兵打仗?為的就是讓後代人明白,他真的是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西方人重利害,凡事計算來計算去,無利可圖就會放棄。中國人重勢利,無利可圖也會做。五方交遊

與六出祁山講的是人際關係中的相互交往,一方麵要擴大範圍,一方麵要拓展深度。就是說,好不容易交

到一個朋友,要深入地去交往,這就是六出祁山的含義。

祁山是個地名,在三國時期是個非常重要的地方。當時,魏蜀吳三分天下,蜀國要想攻打魏國,一定

要經過祁山。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如果沒有諸葛亮,或者諸葛亮不出山,曹操會很快統一全國。

可以說,曹操最大的克星就是諸葛亮。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改變天下的局勢,這是事實。但是話說回來,諸

葛亮出山又怎樣?用水鏡先生司馬徽的話說,諸葛亮“得其主而不得其時”,難道諸葛亮不明白這一點

嗎?他當然清楚,但是既然劉備這麼有誠意,隻好努力去做。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是諸葛亮給我們的啟

示:一個人不要過於重視結果。

今天很多人都奉行結果論,認為“成則王侯敗則寇”。但是中國有句老話——不以成敗論英雄,結果

不是人力所能控製的,人能控製的隻是過程。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你一定要認真謀劃,要全心

全意投入,至於結果怎麼樣,由上天來決定。同理,我們能把握的隻有自己,至於跟別人互動的部分,永

遠沒有把握。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是聽天由命,這不是宿命論,也不是消極思想在作怪,我隻是強調,

既然你可以控製過程,就要全力以赴,至於結果,不要考慮得太多,不要因為結果可能不理想,就束手束

腳。凡事“盡人事,聽天命”就可以了。

朋友之間可以通財

通財隻是朋友互動的一種形式,不要隻局限於字麵意思,朋友之間的各種互助形式都在通財的範圍內。

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深入地跟一些人交往,否則的話,就是“朋友滿天下,知心無一人”,那你交那麼

多朋友有什麼意義呢?一般的朋友叫做點頭之交、泛泛之交,在緊要關頭是幫不上忙的。我們要有三五個

知心朋友,當你危急的時候,他們真的會仗義相助。

很多人平常不在乎有沒有朋友,在危急的時候才意識到,朋友是很寶貴的。可是等到危急的時候再去

交朋友已經來不及了。臨渴掘井是愚蠢的行為,我們一定要未雨綢繆。寧可一輩子不用他們,也不要用的

時候找不著人。假如有一天,你急需錢用,你會找誰?你隻要向三個人開口卻無功而返的話,你就會心灰

意冷了。

當你不需要錢的時候,要試著跟你的朋友去借錢,看看能不能借到。一旦真的需要錢的時候,才知道

找誰借才不會落空。如果你有一大群朋友,就要自己去規劃:這幾個朋友,我跟他開口借錢沒有用;這幾

個朋友,我根本開不了口;這幾個朋友上次跟我借錢,我沒借給他們,如果再跟他們開口豈不是笑話嗎?

去掉完全不可能的,然後看看還剩下哪幾個。這時,你可以拿起電話跟他們借錢,看他們如何回答。你一

開口他就說不行,那這個人你是借不到錢的。你一開口,他滿口答應,這個人你也是借不到錢的。中國人

在“沒有問題”後麵常常加上四個字“從此不提”。如果對方說:“你是要現金還是要支票?”那這個人

就會借你錢,不然他不會多此一問,這樣的朋友就值得交。但事情還沒有結束,等對方把錢送來以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