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成功的。就像父母教育子女一樣,中國人有句話,叫“棍棒出孝子”,當然,父母不可以亂打孩子,
但是一定要有適當的懲罰。正所謂,愛他就是要限製他。一個老板給下屬諸多限製,就是希望他們能長進。
父母真的愛子女,就要告訴他們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
有個人還小的時候,母親對他極為寵愛,凡事都由著他,他幹了壞事母親也從不指責。有一次,他偷
了別人一件東西,回家交給母親。母親問他偷東西時是否被人看到,他說沒有,母親就心安理得地收了,
毫無責備之意。從此,他的膽子越來越大。真個是“小時偷針,大時偷金”,長大後,他因盜竊罪被判極
刑。臨刑前,他隻有一個要求,要見他母親一麵。看管他的人覺得他很有孝心,就網開一麵,讓他們母子
相見。結果,這個犯人對他母親說:“我從小喝你的奶水長大,現在我快死了,我隻有一個要求,想再吃
一口奶水。”母親信以為真,結果被兒子凶狠地把[rǔ]頭咬掉了。
這個犯人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恨母親!要不是母親在他小時候一味地縱容嬌慣他,他絕對不會成
為死刑囚犯。“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如果當初教育得當,及時製止他的錯誤,如今他走
的也許就是另外一條光明的人生之路了。
很多事情都要多方麵考慮:好心經常做壞事,壞心經常做好事。這是不爭的事實。
朋友之間要互相勉勵、互相擇善,要彼此規勸而不是同流合汙。朋友有錯,要苦口婆心地進行規勸。
有時候,家人反而很難規勸。夫子不擇善,朋友要規勸,中國人易子而教,就這個道理。
嚴於律己獲益多
一個人擴大自己的交友範圍,確實存在著風險。因為隔行如隔山,你不可能很清楚別人所處的行業是
怎麼回事。但是,廣交朋友,也可以得到很多好處。我比較喜歡科係多、規模大的綜合大學,而不喜歡專
業性大學。原因很簡單,比如醫大的學生,他們在學校五六年時間,聽到的、看到的都是和醫學有關的。
綜合大學的學生就不一樣了,有學農的、學工的、學商的,等等,大家可以探討不同門類的東西,彼此能
學到很多知識,豐富自己的見聞。
專業隻能讓你有飯吃,而不能讓你過好日子。人要吃飯就不得不有專業,可是有了專業以後,生活的
樂趣就大大減少了。一輩子從事一個行當,一輩子隻懂這一行,有什麼樂趣?
如果你涉獵的知識很多,別人講“商”你聽得懂,講“工”你聽得懂,講“農”你也很在行,豈不是
很愉快?你永遠不知道誰是自己的貴人,永遠不知道將來你會怎樣,所以一個人一定要多方麵準備才有安
全感。尤其是現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說不定哪一天,你所從事的工作突然失去存在的必要,那你該怎
麼辦?
一個人在擴大交友範圍時要多請教少發表意見。有很多人,雖然有很多朋友,但是他沒有長進。就是
因為他看到誰都拚命宣講自己的那一套理論,這樣做的話,有再多的朋友也沒有用。比如,你好不容易找
到一個醫生做朋友,經常谘詢他醫學方麵的知識,這樣你會受益良多。如果一見麵你就拚命講自己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