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11節
左右為難間,黎珩想到了看過的小說中愛情的結尾方式。在《飄》中,梅蘭尼臨終之時把丈夫衛希禮托付給了好友郝嘉麗,寬容、友好而平靜,生命可以消逝,但活著的人卻能夠在前一個生命消逝的地方平靜地走下去,死者無憾,生者從容。若能夠做到這樣,該是幸運的、幸福的。但這種方式卻不適合黎珩和陳玉棟,因為他們的感情剛剛開始卻要麵對結束,更因為死亡畢竟是一件無法更改的事實,當這一天來臨時,他們都無法做到從容麵對。《紅樓夢》中林黛玉是在淒婉、憂忿中離去的,把詩稿和與寶玉有關的一切記憶焚燒後,她幹幹淨淨地撒手人寰,對寶玉的相思、眼淚和刻骨疼痛都在這一刻化為灰燼。林黛玉幹幹淨淨地走了,留給所愛的人和愛她的人的是生不如死的苦痛。相對於必然到來的死亡結局而言,死者是幸運的,而生者是不幸的,這是黎珩最不願意看到的結局。在感情的天平上,她無過,陳玉棟無過。她不該像林黛玉那樣悲悲切切,陳玉棟不該承受像賈寶玉一樣活著的痛苦和無邊的懲罰。到底該怎樣做才能讓她平靜地離開?她思來想去無法找到答案,那就把這個無解的難題交給明天吧。如果她還有明天,如果明天給她足夠的智慧和氣力,那麼她會讓一切都因她的離去而變得完美。
生活中總是有很多的懸念,但黎珩的病情卻是沒有懸念的。因為病情到了晚期,不能再做手術,一切保守治療都無濟於事。她每天都在接受治療,賀博提出的心理療法也一直沒有放棄過,但病情卻沒有一天好轉過,每天都在惡化,就像一個從幹燥的山頂上滾下來的雪球,一路不停地往下滾,雪球越來越小,最後不再以雪或雪球的姿態出現,而是化成了水,融進了泥土中。
這天午後,臥床很久的黎珩忽然覺得神清氣爽起來,在懵懂黑夜中走了很久的她忽然被照亮,但那些病症卻並沒有離開她。她意識到這是上帝最後的恩賜,這一刻還是來臨了,她的心變得出奇的平靜,微笑地看著守護在床邊的賀博,說:“老賀,謝謝你!謝謝你陪我度過了一生中最安靜、最幸福的最後時光。”
賀博一聽頓時臉色變白,他心裏清楚,他雖然作了充分思想準備,但這一刻真的來臨時,卻是這樣難以承受。黎珩說話的聲音好像從遙遠的地方傳來,聲音裏透著無法抗拒的寒意。他曾經聽老人們說過,人在臨走之前,會表現出絕情的一麵,斷了活著的人的念想,以便活著的人能丟掉前情,更好地活下去。黎珩的這聲謝謝,讓他聯想到了這一層,他的眼淚不自覺地流了出來。
黎珩仍然是一臉的微笑,吃力地說道:“我有一個心願,你能幫我完成嗎?”
賀博流淚點頭。
黎珩說:“小時候,我和哥哥經常在小河邊玩耍。那時的河水總是很清澈,我和哥哥經常走進河裏摸河蚌,逗那些小魚。那些小魚好像認識我們一樣,追著我們,故意碰碰我們的腿和腳,等我們伸手抓時,它們像捉迷藏一樣很快就溜走了。那些水草,綠綠的,像小姑娘的頭發一樣在水中飄搖。我總是淘氣地對哥哥說,那個向你招手的小姑娘是我未來的嫂嫂吧?我未來的嫂嫂一定要像水草一樣美麗動人。離開家這麼多年了,小河的模樣一直都是過去的樣子,沒有改變過。我覺得,它一直都在我心中流淌,流在我的血液中、生命中。我能夠離開這個世界,離開所有的親人,但我和它卻是無法分開的。我想,將來把我的骨灰撒進小河裏,讓那些水草和魚群永遠陪伴我。”她又笑了一下,說:“誰說沒有永遠?這就是永遠,真正的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