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金融巨輪的沉沒——美國國際的沉淪 第一節:巴菲特、韋爾奇不敵(1 / 3)

第四章 金融巨輪的沉沒——美國國際的沉淪 第一節:巴菲特、韋爾奇不敵

很多人對傑克·韋爾奇很熟悉,對於他在通用電器所創造的奇跡歎為觀止,為他的個人魅力所折服。對於巴菲特,知道的人就更多了,這得益於中國股市的一次次短暫的牛市“奇跡”,和這個牛市所造就的大量期望投資致富的股民。但是,對於美國國際集團的故事,對於同樣、甚至更好地製造了長期的企業經營與投資奇跡的格林伯格,和他一手打造的美國國際這家世界上曾經的頭號保險帝國的故事,卻鮮為人知。

為了便於理解,我在這裏先大概比較一下,大家熟悉的通用電器、博克希爾和不太熟悉的美國國際的業績,同時比較一下創造這些奇跡的領導者,它們背後的傑克·韋爾奇、巴菲特和格林伯格,看看能夠獲得怎樣的領悟和驚奇。傑克·韋爾奇在中國的成名,得益於通用電器旗下影響力龐大的電視媒體的公關效果,同時更得益於中國出版機構對韋爾奇傳記的成功營銷。而巴菲特在中國的家喻戶曉,則得益於中國股市的繁榮。

我相信,有一天,格林伯格的傳記,也會在中國造成同樣的視覺衝擊,如果中國的讀者能夠公平、客觀地看待格林伯格的業績的話。

【通用電器和傑克·韋爾奇】

傑克·韋爾奇(Jack Welch)是通用電器從1981年到2001年期間的CEO和董事長,1935年11月出生在馬薩諸塞州的薩蘭姆市。1957年獲得馬薩諸塞州大學化學工程學士,三年後在伊利諾斯大學獲得化學工程博士學位。

傑克·韋爾奇的經曆是一部典型的就學、就業、升遷故事。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後,他回到家鄉,加入了通用電器設在那裏的塑膠事業部,成為馬薩諸塞州皮茨菲爾德的一位初級工程師。和所有的年輕人一樣,剛進入通用電器的韋爾奇還滿身棱角,隻幹了一年,他就對那種大公司特有的官僚主義體製感到窒息。

和一般人相比,傑克·韋爾奇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敢想也敢幹。開始時對於大公司的期待,和隨後所得到的失望,讓他下定了辭職另謀它就的想法。很多真正想辭職的人,通常是不動聲色,先偷偷地找好公司,再突然離去,因為想辭職本身就不是一件對自己在現有公司繼續生存下去有利的事情。搞不好,雞飛蛋打,賠了夫人又折兵,最後落一個被解雇的下場。這就是為什麼,在當時韋爾奇那個地位的人不敢聲張的原因。

可是,傑克·韋爾奇卻“不同”,他是高調做廣告,期望讓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想”辭職。不少人就是這樣,想借機看看自己的身價和由此能夠獲得的優待。有少量幸運的人成功,更多的人“收獲的”是失敗。不同的結果,取決於不同人對機會的把握和對自己真實處境的領悟能力。

韋爾奇成為幸運的成功者,他成功獲得他當時年輕“哥們”上司魯本·古托夫的極力挽留,成功地獲得機會和對方討價還價,獲得自己期待的優惠待遇。他最後在加薪和更多自由的附帶條件下,選擇繼續留下來。

有人說,那次成功的挽留,讓通用電器獲得了一位難得的企業領袖。曆史無法假設,到底是通用電器成就了傑克·韋爾奇,還是傑克·韋爾奇成就了後來的通用電器的輝煌。或者是,在那個容易創造業績的時代,韋爾奇和通用電氣的合一,讓時勢造就了一個韋爾奇為英雄。反正是,曆史最後將兩者合二為一,成就了一段完美的因緣和一個成功的故事。

其後的韋爾奇,在通用電器裏如魚得水,升遷迅速。這得益於他外向的個性和善於溝通的口才。在這點上,他似乎是更勝美國國際集團的格林伯格一籌。再者,韋爾奇是扛著博士帽進入已經成規模的通用電氣公司工作的,而在格林伯格像“小流氓”“耍無賴”似的,進入美國國際集團的前身公司時,那家公司還是一個小不點,而格林伯格本身也隻是手握著一家小“破學校”的本科文憑。

1971年底,韋爾奇被任命為通用電器化學與冶金事業部的總經理,也就是分公司的總經理。1979年8月成為通用公司副董事長,這可是總公司的副董事長。1981年4月,時年45歲的韋爾奇成為通用電氣公司曆史上最年輕的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

注意到,通用電器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公司,而對於任何一個規模龐大如通用電器的公司,和那裏特有的官僚政治和複雜的人際關係,沒有堅實人脈後盾的人,是很難突破一個個等級,被越年紀級別而被提拔的。韋爾奇的成功,不僅表現了他的個人經營能力,更表現了他周旋人際關係,玩好大公司政治的高超手腕。

1981年時的通用電器,銷售額為250億美元,盈利15億美元,市場價值如果按照15的市盈率計算,為225億美元。在韋爾奇接管通用電氣的帥印19年之後,在美國經濟和股市最狂熱的1999年,通用電氣的年收入達到1110億美元,位居世界銷售收入排名的第五位,盈利107億美元,市值已位居世界第二。也正是在那裏,為今天韋爾奇所累積的7億多美元的個人財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絕對數來看,從和公司曆史的對比來看,通用電器在韋爾奇的領導下獲得了輝煌的業績。但是,如果你比較一下通用電器和美國國際集團在1981年1月到1999年12月底股價的變化圖,你會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韋爾奇做的不錯,但和格林伯格相比,還是差多了。在同樣的時間段,格林伯格領導的美國國際集團的業績,一直優於韋爾奇領導的通用電器,而且,最終業績美國國際(AIG)要比通用電器(GE)好一倍有餘。

如果再客觀一點,應該說,那個時段的經濟大環境很好,是一個比較容易做出成績的時段:做出成績不難,但是,獲得一個讓你做出成績的機會比較難。是時勢造就了英雄。任何離開時代背景來談論業績的做法,除了有誤導讀者的嫌疑外,就是有自吹的內在需要。無法否認,作為一家多元化的公司,韋爾奇領導那麼大一個盤子,還能夠取得如此的業績,也是非常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