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最大的破產案——雷曼兄弟遭遺棄 第二節:第一次生存危機(2 / 3)

1973年開始的大熊市更是讓該公司遭受巨大的投資損失。在遭遇資本危機之時,雷曼兄弟見機將它收入囊下。合並之後,公司還一度更名為雷曼兄弟-庫恩-洛布公司,目的是保留這家曾經非常優秀的美國投資銀行。合並之後的雷曼兄弟公司,在所羅門兄弟,高盛和第一波士頓信貸之後,被列為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到破產前夕,雷曼也還是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看來在排名上還是沒有什麼進步。由於庫恩-洛布公司在國外名氣比雷曼兄弟大很多,在國際投資銀行業,合並的公司還曾經一度以庫恩-洛布-雷曼兄弟公司的名字出現。

皮特·彼得森1926年6月5日出生在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希臘移民後裔,是一名成功的美國商人、投資銀行家、作家和政治家。他曾經在1972年度擔任尼克鬆總統的商務部長。父親是一家餐館的主人,妻子是著名的“芝麻街”的創始人。他還是一個熱心的慈善家,2008年時,他以28億美元的身價位居美國第149號富豪之列。也是在那一年,他自己拿出10億美元建立了一個慈善基金,皮特·彼得森基金。

1944年時二戰正烈,18歲的皮特·彼得森原本應該加入美國軍隊,到前線去抗擊法西斯,但是,他“有幸”避開了戰火,這又給了他更好的生的機會。其後,他又找借口避開了韓戰。在這點上,他比美國國際的格林伯格要“運氣”好很多,同時也要軟弱得多。格林伯格是為了去前線而改年紀,皮特·彼得森則和比爾·克林頓一樣,是在想著法子逃避兵役。

其後,彼得森加入位於芝加哥的美國西北大學攻讀本科,1947年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畢業之後,他加入了芝加哥本地的一家市場調研公司——市場實情公司。1951年,他又從芝加哥大學取得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

1971年,他被任命為尼克鬆總統的國家經濟事務助理,並在第二年被任命為美國商務部部長,不過他隻當了一年的部長就辭職走人。他從1973年開始擔任當時出現危機的雷曼公司的董事長和CEO,在那個位子上一幹就是12年。直到1984年,在公司內鬥中敗北走人為止。離開雷曼之後,皮特·彼得森利用自己的才能,和人合作組建了目前大名鼎鼎的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並且還從雷曼帶走了不少的精英。其後,他參與了不少的政治和慈善活動,並由此而贏得不少的榮譽。

【悲哀的雙雄時代】

雖然收購了一家比自己還優秀的投資銀行,但是,那畢竟是一家已經敗落的投資銀行,它的優秀也隻是“過去時”。羅伯特·雷曼去世後,留給雷曼的不僅是一個經營困難的公司,而且還是一個內部權力傾軋非常嚴重的戰場。雷曼公司有兩大主業:投資銀行和證券交易。投資銀行負責的是公司的上市等融資方麵的服務業務,交易部門主要是通過證券交易獲得利潤。交易部門是當時雷曼兄弟公司最賺錢的部門,對於一個經營困難,同時又群龍無首的企業,當然是誰給公司帶來的利益大誰就是公司的老大,誰就更有發言權。

皮特·彼得森主政雷曼之後,對內采取的是和為貴的寬容政策。沒有想到的是,他在養虎為患,幾年之後,自己也被成氣候的老虎給吃掉了。

雖然雷曼在彼得森接手的前五年的經營業績不錯,但是,公司內部真正的矛盾和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不僅如此,在主政幾年之後,公司投行和交易員之間的矛盾和衝突還愈演愈烈,他們之間形成了對立的兩派,這兩派的衝突在1983年時已趨入白熱化。

也是在那一年的5月,壓不住陣腳的雷曼CEO彼得森,屈服於壓力,很不情願地將自己CEO一半的權力轉讓出來,給了新提拔上來,經紀人出身的路易斯·格拉克斯曼(Lewis L.Glucksman),作為公司的兩個同級的CEO之一(Co-CEO)。公司的董事長倒還是由彼得森擔任,但日常管理的權力則一人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