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敗家子,醉鬼!這樣子家還能不敗嗎?”
“這樣的女人,真是下賤!”
聽了這些話,安徒生的心裏難過極了,既為家庭的處境和命運難過,又為人們的歧視和誤解難過。
看到母親不得不靠給人家洗衣服來維持生計,安徒生難過極了,流了不少眼淚。這時候安徒生希望能幫母親做點什麼。當時,鄰居很多孩子都在作坊當小工,母親也想,兒子老這樣呆在家也不是事情。祖母就把安徒生帶到一家織布廠去做工——小小安徒生開始了他的打工仔生涯。到工廠打短工掙錢不多,一天才幾個便士。
安徒生到織布廠一看,廠房是一間肮髒低矮的房子,四周的窗戶全被破布和紙片堵得嚴嚴實實。機器轟隆隆地響,人們大聲吵嚷才能聽見。做工的大都是來自歐登塞最底層的窮苦家庭的孩子,都穿得很破舊,屋裏的空氣混濁不堪。不僅如此,還有幾個是監獄裏來幹活的囚犯。在繁重的工作之餘,他們就聊一些露骨的笑話,開一些粗俗的玩笑。
工作是非常繁重的,對從來沒有做過工的安徒生來說,更是繁重無比,他的雙手發麻,脊背疼得像被針紮一樣,機器的轟鳴聲和渾濁的空氣使他頭暈眼花,他一回到家就疲憊不堪地倒在床上,機器的轟鳴還在耳邊糾纏不去,使他難以入睡,即使好不容易睡著了,也噩夢連連。
但是,日子不能一味這樣灰暗下去,必須要有亮點,否則,人會發瘋的。有一天,在工間歇息的時候,安徒生突然唱起歌來。安徒生有一副動聽、清脆、高亢的嗓音,平時他在家裏唱歌,街上的人聽到了都會忍不住駐足傾聽。
在這灰暗的環境中,竟然會出現歌聲,這是多麼大的反差啊。歌聲又是多麼嘹亮啊,大家都驚訝極了,仿佛突然忘掉了做工的艱辛。工友們都帶著敬重的神情聚精會神地聽他那洪亮的歌聲。安徒生後來在自傳中寫道:“當我唱起歌來的時候,大家都鴉雀無聲。人們欣喜地讓安徒生唱了一首又一首。工頭正為人們懶洋洋的勁頭發愁,聽了安徒生的歌,再看大家好像打了強心針似的,也高興極了,特意讓安徒生不要幹活了,就為大家唱歌,讓精神力量轉化為勞動效率。”
安徒生本來就有表演欲望,工頭的這個安排,他非常樂意。有這麼多“觀眾”的支持,他的表演更賣力,更放得開了。除了唱歌,他還給大家表演戲劇——以前在家排練過的霍爾堡和莎士比亞的戲劇,精彩的對白和表演,使他不斷贏得一陣又一陣掌聲和歡呼。
但是,年輕人的注意力是善變的,而且工廠裏的工人們大多性情粗魯,舉止無禮,他們在聽慣了安徒生的歌唱看慣了他的演出之後,就覺得沒有什麼稀奇的了。因此,這樣快樂的生活很快就結束了。
有一天,安徒生又像往常一樣演唱,這時候,大家明顯心不在焉,一個壯實的小夥子怪叫起來:“哈哈,聽啊,聽啊,這個娘們兒唱的……他不可能是個男孩子,他的嗓子多尖細啊!”說著,他就撲過來捉住安徒生,亂抓亂摸,甚至要脫安徒生的衣服。別的工人一下子來精神了,也覺得這個粗俗的玩笑讓人開心,跟著起哄。他們推來搡去。陡然的變故,讓安徒生又害怕又害臊,他著急地叫著,周圍的人更開心,哄笑聲更大了。他委屈地哭起來,在其他人眼裏他更像是個小姑娘了,他們涎皮賴臉地說:“小姑娘,乖乖,寶寶!哈哈!”
安徒生左衝右突,終於掙脫了他們的糾纏和推搡,一溜煙跑回家去,委屈地向媽媽哭訴。媽媽心疼兒子,立刻答應讓他離開那家織布廠。沒多久,媽媽又為他聯係到一家煙草廠去做工,因為聽說那裏的工人要文明一些。於是,安徒生又到了煙草廠,整天幫忙包裝鼻煙。那邊的環境也好不到哪兒去。工人們一邊幹活,一邊被卷煙味兒熏得直打噴嚏。
少年總是健忘和快樂的。在這裏,他又恢複了唱歌的“傳統”,他的嗓音更加高亢洪亮。還為工人們表演戲劇。有幾位工人看了他惟妙惟肖的表演後,惋惜地對安徒生說:“你唱得這麼好,又喜歡表演,幹嗎不去當一個演員呢?”啊!當一個演員,為什麼不呢?這正是安徒生夢想的事情啊!安徒生仿佛看到自己站在舞台的中央。大廳裏燈火輝煌,觀眾們在熱烈地鼓掌,到處是鮮花和笑臉。這一句話為安徒生打開了夢想的大門,他在白天上班的時候設想著未來,晚上輾轉反側的時候也想著舞台和表演。雖然在煙廠的工作相對輕鬆一些,但煙塵傷害著他的肺,安徒生經常弓著背咳嗽起來,有時候晚上也會咳嗽得醒過來。母親非常驚慌,她認為瘦弱的安徒生像他的父親一樣肺不太好,怕如果長期在煙廠工作,兒子的健康會被毀了。於是,她下定決心,趕緊把安徒生從廠裏領了回來。
這之後,安徒生又給一個油漆匠當小聽差。在那兒,他認識了一個善良的小姑娘瑪蓮,他們很快成為了好朋友。安徒生把自己當演員的夢想告訴了瑪蓮,瑪蓮非常認真地聽著,雖然她還不知道劇場的舞台是什麼樣子的,更不用說看過劇場裏表演的節目了,但她還是很認真地傾聽著安徒生遠大的理想,她覺得安徒生不是個凡夫俗子。找到了一個理解自己的知音,安徒生覺得幸運極了。
安徒生鄭重地對瑪蓮許諾說:“如果將來有一天我扮演主角,我的名字就會寫得大大的,印在海報上。到時候我一定會送票給你的,親自請你觀看我的演出,好不好啊?”瑪蓮對此十分神往,她也相信一定會夢想成真的。當然,這都是在油漆匠不注意的時候說的悄悄話,等到油漆匠大聲喊著,支使安徒生做這做那時,他就得拿著油漆桶趕緊幹活去了。夢想啊,是艱難瑣碎生活的潤滑劑。
有一天,母親覺得這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打工,終究不是個長久之計,於是,她決定把兒子送到慈善學校去。這所學校是為負擔不起學費的窮孩子設立的。學校教員也都很窮,學校的所在地是一幢舊樓房,牆上斑斑駁駁,但卻貼著許多《聖經》故事裏的繪畫,這些多少讓人感受到學校的氛圍。教員們教的都是一些初級東西,比如讀、寫和算術。對安徒生來說,這兒學的東西非常容易,他輕鬆自如。他不必像其他的孩子們一樣回家複習、做作業,更不用說熬夜啦,對他來說,隻要第二天在上學路上回憶一下,就都能搞定了。玩中學,這就是他當時的狀態。他母親對他的學習成績很滿意,很自豪,常情不自禁地跟鄰居說:
“我兒子可聰明了,不怎麼費勁就取得了好的成績。”
她看到別的孩子下學後回家複習到深夜,成績還落在他後麵,她覺得十分幸福。是呀,幸福往往那麼單純,那麼簡單。
那所學校的校長是一個挪威人,名叫韋赫文。他擅長於講古老的聖經故事,講起來活靈活現,引人入勝。安徒生一邊聽他講摩西和亞伯拉罕的故事,一邊看牆上的繪畫,浮想聯翩,陷入沉思,思緒回到遠古,回到遙遠的地方去。情不自禁的時候,他會自個兒扮演起故事中的人物來。同學們饒有興趣地看著他表演,不無揶揄地說:“看啊,這位戲迷!呆子!”
過了兩年更為艱難的日子後,母親不得不改嫁了。安徒生的繼父也是一個鞋匠。母親改嫁後,安徒生跟繼父搬到了另一處地方,離原來那條磨坊街很遠。繼父家的園子比他家原來的所謂花園更大,更美麗,不僅紅醋栗樹比原來園子裏的多,而且還有荼蔗子和其他的樹,鬱鬱蔥蔥,鳥兒飛進飛出,蟲鳴悠揚悅耳,處處充滿生機與活力。新的家也在一條小河附近,小河日夜汩汩不息。
繼父對待安徒生還不錯,尊重安徒生的選擇,不反對他按自己的願望行事。
安徒生雖然常常受人欺負,但有時候也是非常勇敢的。有一次在收割季節,五月的田野,生機盎然,母親帶安徒生到田野拾散落的麥穗。拾麥穗,在安徒生看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也是愉快的事情。
但是,這一次就不那麼愉快了。看到有人拾麥穗,那塊田地的管家飛奔過來,拿一根大鞭子,一邊飛奔,一邊呼呼地飛舞著。顯而易見,來者不善,這家夥十分粗暴。母子倆人趕緊逃跑。小安徒生穿一雙木頭鞋,匆忙中把鞋子都跑掉了,光著腳板被麥茬刺得好痛,有的地方都被劃破了口子,鮮血都滲出來了。漸漸的,安徒生氣喘籲籲,腳像灌了鉛一樣,一個人落在了後麵。那管家高高舉起鞭子就要打他。在這緊要關頭,小安徒生勇敢地直盯著他的臉,大聲喊道:
“上帝高高在上,無所不在,一切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你怎敢在上帝麵前打我!”
那管家聽他這麼一喊,愣了一下,臉色突然緩和了些,問道,“你是哪裏來的孩子?叫什麼名字?”
“我叫安徒生,我父親是漢斯·安徒生。”安徒生勇敢地回答說,“我和母親撿一點你們不要了的麥穗,又沒有犯罪,你幹嗎那麼凶狠啊!”
那管家見安徒生那麼信上帝,講話有條有理,大方而勇敢,更加溫和、親切起來了,當然不會再打他了,而且,也許是良心發現抑或是人都有心向善吧,出人意料的是,他還給了安徒生一點錢。
安徒生趕緊把錢給了母親,母親自然高興得不得了。
“我這孩子信上帝,有膽子,連那嚴厲的管家都不敢打他,還表揚他。”信上帝的母親見人就說起這件事來。一時間,連小安徒生都有些錯覺,真有點以為是上帝幫了他的忙呢。
有時候站在河邊,看著媽媽洗衣服,安徒生浮想聯翩、思緒飛揚。有個老婆婆告訴他,在歐登塞這條河的對麵很遠很遠的地方,就是古老的中國。假如在這條河上挖土,挖呀挖呀,最終能挖出一條通道,一直通到中國。
中國,該是多麼金碧輝煌,多麼神奇、不可思議啊!小安徒生很希望到中國去看看。假如黃皮膚的中國王子能到丹麥來該多好。月光下,安徒生一往情深地唱著,想象著中國的王子為他的歌聲所吸引,翩然而至,穿過廣袤的大地和深邃的天空,把他帶到神奇的中國。那時他說不定會得到一個水晶城堡呢。後來在童話《夜鶯》中他這樣描寫這些場景:
“在中國,你們知道,皇帝是中國人,他周圍的人也是中國人。我這會兒要跟你們講的這個故事發生在許多年以前,因此最好趁它還沒有被忘記,現在就來聽聽它。我要講的這個皇帝,他那皇宮是天底下最美麗的。它整個兒由瓷磚砌成,價值非常昂貴,但是它太脆薄易碎,誰摸它都得十分小心。在花園裏可以看到最珍奇的花卉,上麵係著美麗的銀鈴,丁零丁零響,人人走過都不由得會注意到那些花。”
無論怎樣的環境,都關不住安徒生的想象——就像春天一到,一枝紅杏就會固執地斜出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