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毛澤東的工作成績和理論上的卓越貢獻及當時革命鬥爭的需要,1943年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推定毛澤東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在延安《解放日報》上撰文《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民族解放的道路》,提出了“毛澤東思想”的理論命名。王稼祥關於“毛澤東思想”的理論命名一發表,中和了延安各方麵的爭論意見,逐步得到了全黨的認同。
1944年春,陳伯達在跟隨毛澤東編纂《六大以來》、《六大以前》兩部大型曆史文獻的基礎上,在參加延安高級幹部研究中國共產黨曆史的基礎上,寫成《關於十年內戰》(《內戰時期的革命與反革命》)一書。這部書是延安當時宣傳毛澤東思想水平最高的一部書。在全黨逐步統一思想認識的過程中,1944年,鄧拓受中央晉察冀分局委托,在晉察冀日報社主持編輯《毛澤東選集》,其選編計劃上報中共中央宣傳教育部並得到王稼祥的批準。9月成書,共五卷。該《毛澤東選集》收入毛澤東文章29篇,約40萬字,“所選的主要是毛澤東同誌抗戰以來各種名著、講演,及其他重要方麵的言論(並附有抗戰前的幾篇重要文獻)”,“有的是原文節錄,有些文字還不是根據最後校訂的版本”,故存在一些遺漏、錯字等缺點。內容是按政治、策略、軍事、經濟、思想方法五個方麵編纂而成,自成體係。最早由晉察冀日報社、晉察冀新華書店兩家出版發行。1944年《毛澤東選集》的編輯出版,在當時幫助了各地的整風運動,宣傳了毛澤東思想,為毛澤東思想被中國共產黨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同時也為後來編輯出版《毛澤東選集》開了先河。
在這樣的基礎上,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劉少奇代表中國共產黨對“毛澤東思想”作了更加充分、更為透徹的論證。大會經過充分的討論研究,通過決定,把“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進了七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至此,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有了全黨統一的理論命名“毛澤東思想”,並作為黨的指導思想一直堅持到改革開放的今天。
3.九年大學習的勝利結束與陳伯達的收獲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十二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改組了中央書記處,決定不設總書記,由書記處實行集體領導,同時,會議決定成立召開黨的“七大”準備委員會,共25人,毛澤東任主席,王明任書記。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從此進入了準備階段,由於戰爭的激烈變化,“七大”拖到1945年才開。
1944年5月21日到1945年4月20日,曆時近一年,中國共產黨六屆七中全會在延安斷斷續續開了8次,六屆七中全會主席團會議開了16次。會議的中心議題是起草並通過黨的《關於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準備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準備抗日戰爭勝利三個問題。七中全會選出毛澤東、朱德、劉少奇、任弼時、周恩來五人組成會議主席團,毛澤東為七中全會主席團主席,會議期間由主席團處理黨中央日常工作,政治局及書記處暫時停止行使權力。對於七大的準備工作,會議決定成立“政治報告”、“軍事報告”、“修改黨章報告”三個起草委員會,政治報告起草委員會由毛澤東負責,軍事報告起草委員會由朱德負責,修改黨章的報告由劉少奇負責。任弼時、周恩來負責“七大”代表審查事宜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牽頭三個委員會,基本上是誰的秘書跟誰具體主筆起草報告。陳伯達跟隨毛澤東,主筆七大政治報告。經過多次修改和幾經五人主席團討論,七大前三個報告完成。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毛澤東在作了《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朱德作了《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劉少奇作了《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周恩來作了《論統一戰線》的重要發言。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政治報告中,論述了中國的發展前途,即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中國”。會議製定了黨的七大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黨的七大,成功地解決了黨的組織路線問題。會議選舉44人為中共中央委員,33人為候補中央委員。陳伯達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之後的七屆一中全會上,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陳雲、康生、高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張聞天、彭德懷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毛澤東當選為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書記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書記處主席毛澤東。七大為中華民族貢獻了新的指導思想。從此,中國的革命和建設,在這一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不斷實現新的飛躍,不斷取得新的勝利。
中國共產黨九年大學習,形成了三大成果:(1)研究與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關於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統一了全黨的思想,奠定了中國共產黨堅實的思想基礎;(2)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性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從傳統指導思想到現代指導思想的嬗變;(3)形成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完成了黨的建設第一個偉大工程,開創了偉大的新事業。
中國共產黨九年大學習,陳伯達得到了鍛煉,得到了提高,其工作成績被全黨所認同,最大的收獲是在黨的七大上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而且,陳伯達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第一個靠秘書工作被選為候補中央委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