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8月28日,陳伯達又在《解放》周刊第50期上發表哲學論文《關於知行問題之研究》,說知行問題就是“哲學上的認識論問題”。他從中國古代哲學家墨子論起,一直寫到王陽明、孫中山,最後總結:“‘行’是‘知’的基礎和準則,‘知’對‘行’有指導作用”,我們應當在近代曆史實踐的基礎上,“在辯證唯物論的基礎上,集合我們先哲——從墨子經過王陽明到孫中山先生——關於知行問題的最好思想之大成,而加以新的發揮,並且是把王陽明唯心論的‘知行合一’倒置過來的知行合一”。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兩周年紀念日,陳伯達在《解放》周刊第55期上撰文《魯迅先生逝世兩周年紀念》。文章高度讚揚魯迅先生戰鬥的一生,同時指出:“我們的同胞需要學習魯迅愛國救國的氣魄及其偉大的節義,需要學習魯迅之永遠戰鬥和傾向青年的精神並把這些在抗戰中發揮起來,而且需要善於接受魯迅關於文化啟蒙的偉大遺產。”“魯迅那一切開創的工作,還需要我們用更大的力量去完成它。”年底,陳伯達發表他來延安後的第八篇文章——《一二九運動三周年紀念》。1938年,陳伯達共發表了八篇論文,其中七篇很有分量。當時的延安,文化界理論界,發表文章最多的是中宣部副部長楊鬆,第二是中宣部副部長吳亮平,第三是哲學家艾思奇,第四就是陳伯達。到1938年底,陳伯達在延安已初露鋒芒,並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
3.毛澤東的幾任學習秘書
推動全黨的大學習,不僅需要毛澤東“身先士卒”,而且還需要具有一定學識和學術水平的人擔任秘書,協助毛澤東把中國共產黨的大學習勝利推進。
毛澤東從1936年開始研究哲學以來,為推進全黨的學習,一直在尋覓一位學習秘書。1936年5月紅軍東征回師陝北以後,適逢美國進步記者埃德加·斯諾來陝北訪問,中央決定中央局宣傳部長吳亮平擔任毛澤東的翻譯。在幾個月的時間裏,吳亮平有相當一部分時間為毛澤東幹了秘書工作。吳亮平,上海大夏大學畢業,浙江奉化人,1908年生,1925年入團,同年冬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成績優秀。曾先後參與翻譯《法蘭西內戰》、《反杜林論》等名著。1927年入黨。1929年回國後,在中共中央宣傳部主編《環球》周刊。1932年秋進入中央蘇區,先後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民經濟部副部長、部長等職。參加長征到達陝北後,任中共中央局宣傳部長。其人很有才華,精通英文、俄文、法文,且和毛澤東關係也很好。兩人互相尊敬,從江西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到陝北,也一直是上下級的老搭擋。其人雖留過蘇,但和王明等人不是一夥的。然毛澤東有兩點考慮沒有選擇吳亮平擔任自己的秘書。其一為,黨的事業在不斷發展壯大,不能讓這一位有才華的人屈就自己的秘書,應當讓吳亮平擔任更重要的職務;其二為,蔣介石的秘書陳布雷為浙江人,自己不能再選一個浙江人擔任秘書,應當免去一些口舌。斯諾訪問結束後,吳亮平回中宣部工作,任中宣部副部長。
毛澤東選擇的另一個人是周小舟。1936年8月,毛澤東的老鄉湖南湘潭人周小舟來延安向黨中央彙報同國民黨談判的情況,毛澤東參加聽取了彙報。周小舟是1912年生人,北平師範大學文學院國文係畢業。畢業後參與領導一二九運動。1936年春奉中共中央指示,與呂振羽一道,赴南京與國民黨宋子文、陳立夫的代表談國共停止內戰、聯合抗日問題。8月赴陝北彙報。毛澤東看到這位年僅24歲才華橫溢的青年,十分喜歡,況又是自己的老鄉,故顯得更為親密。彙報完後,毛澤東與周小舟談了自己想留他擔任秘書的想法,周小舟經過幾天思考和幾天接觸,就答應了毛澤東。經組織上批準,8月底,周小舟開始擔任毛澤東的秘書,隸屬中央軍委辦公室。此時,新疆盛世才趨向進步,表示親蘇親共,讚成抗日,毛澤東於年底派周小舟作為他的私人代表,去新疆向盛世才宣傳團結抗日,進行統戰工作。1937年春,周小舟回延安複命,旋又作為毛澤東的私人代表,赴山西太原做閻錫山的統戰工作。抗戰爆發,太原失守後渡河回延安。兩次出使,工作十分出色。毛澤東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與他相處,認為周小舟才華橫溢,且經過過去工作磨煉,有叱吒風雲之勢,這種特征,不宜當秘書,應當放到外麵去鍛煉。1938年秋,毛澤東找到周小舟,和他談了要他到華北前線去工作,去鍛煉。周小舟沉默許久,不忍離去。毛澤東耐心地和他做了細致的解釋工作,周小舟於9月末赴華北,任職中共冀中區黨委宣傳部長,參與領導冀中平原的抗日遊擊戰爭。
幾乎與周小舟同時,毛澤東選擇的另一位秘書是張文彬。張文彬是湖南平江人,1910年生,1926年長沙中學畢業。1927年春,參加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馬日事變後,張文彬受黨派遣回家鄉平江西鄉開展革命活動,拉起了隊伍,先後兩次參加平江暴動。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等領導平江起義時,他率部隊加入了紅五軍,被任命為一營黨代表。後隨彭德懷努力開辟湘鄂贛革命根據地。1930年夏攻打長沙後,年底隨隊進入中央蘇區,任紅七軍政委。1934年10月參加中央紅軍長征。1936年紅軍東征時,任紅十五軍團東渡黃河司令部政治委員,不久進入紅軍大學學習。學習結束後,從陝北保安跟隨毛澤東擔任秘書。8月間,毛澤東派他前往西安楊虎城、杜斌丞處進行統一戰線工作。西安事變發生後,他又作為中共代表之一參加同蔣介石的談判。這期間,他協助周恩來、博古和葉劍英等做了大量的工作。1937年5月,他以毛澤東秘書的身份任紅軍駐蘭州辦事處主任,為營救被國民黨關押在蘭州集中營的西路軍幹部戰士,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洛川會議時,奉命調回陝北參加會議。會後,毛澤東和他商量,調他離開秘書崗位,赴廣東組織和領導廣東人民進行抗日鬥爭。抗戰爆發後,張文彬任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書記、廣東省委書記、粵北省委書記、南方工作委員會副書記兼組織部長。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後,奮力營救陷落在香港的重要文化人士和知名人士。1942年夏因叛徒出賣被捕, 1944年在江西上饒國民黨監獄中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