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陳布雷的早年與人生起步(3 / 3)

3.浙高的五年

退學後的陳布雷,既無所歸,又甚寂寞痛苦,在寧波育德小學、師範學校度日,沉溺於瀏覽戀愛、偵探冒險、曆史等新出版或新譯本的小說,其兄陳屺懷力勸幾次均未能改。空閑時間焦慮於轉學問題,縣中不能回,師範程度又不合適,終日心煩意亂。

夏天某日,陳布雷在寧波與浙江高等學堂預科生範秉林邂逅相遇,成為好友。談吐間,覺兩人文化程度大體相宜,範遂力勸陳布雷去浙江高等學堂求學。但浙高不招插班生,無特殊關係無法入內。值此時,同鄉張葆靈自願幫忙,致函三封給浙高的教務長王偉人及教員韓強士、壽昌田三位師長,懇求破例插班,“願接受考試。”此後,陳布雷返回老家,請示父親。經許可,隨族父安甫伯前往杭州。臨行,一家老小送陳布雷到大門外,鄉中父老亦有詢問:“孩子要去何處讀書?”陳父苦笑著回答眾人:“我兒此次外出,如遊僧托缽,貧人求傭,何方棲止,很難確定。”陳布雷聞此言,觸動愁腸別緒,心中難過,不覺流下兩行清淚。

船抵杭州,陳布雷暫時住在同鄉執業的下城張同泰藥鋪。通過範秉林,去浙江高等學堂拜訪王教務長和韓、壽兩位教師。王教務長麵見陳布雷時,誠懇相告說:“浙高現在不招生,破例插班事實上也不允許。”陳布雷懇請再三,說:“願意接受嚴格考試。如程度不夠,不敢強求。想我遠道而來,求學無門,先生主持省校,也不忍使一無告青年流離失所。”王教務長見陳布雷求學之真誠,告訴他再與監督商議一下,明日給答複。第二天,陳布雷再來,學校監督吳雷川親自麵見,詢問所學課程及在寧波府中退學原因,陳布雷直言無隱。吳監督聽後頗為感動,回答陳布雷先考一下國文、英文,看看學習程度如何,再做處理,當下命題授紙,曆兩小時交卷。午飯後,吳監督又傳話過來,告訴明天來考數學、理科及史地。陳布雷至此始覺有一線希望。回到投宿的地方,張同泰藥鋪同仁邀陳布雷同遊西湖,並問陳布雷:“幹啥來了?讀書來了?”

陳布雷回答:“是求學來了,但能否在杭州讀書還沒有定,要看今天和明天的考試結果如何而定。”

藥鋪夥計徐某發問:“既然讀書之處未定,那你帶這麼多書籍衣物來幹啥?要是不錄取,你怎麼辦?都帶回去?”

對於此間,陳布雷甚是窘迫,幾不知所答。

第二天,陳布雷又去考試。午後,浙江高等學堂掛出通知牌示,準許陳布雷插入預科二年級乙組學習。回到住地,陳布雷急忙修家書告訴父親這個消息。半年來漂泊不定的生活,至此得有歸宿。陳布雷深深感謝張葆靈和王吳兩位學長的幫助。

陳布雷1906年秋轉入浙江高等學堂11讀書,1911年夏天畢業,曆時五個春秋。

1906年秋天,17歲的陳布雷進入浙江高等學堂以後,他的生活發生了一次轉折性的變化。浙高開設的課程大略有:數學、幾何、西洋曆史、西洋地理、博物、音樂、體育、英文、經學、國文、曆史、理化等。浙高的老師以勤學教導學生,學生勤奮向上,執著於學業,陳布雷亦勤奮讀書。是時,浙高同學常以民族革命之大義互相勉勵,陳群哲其人尤為激進,不時以鼓吹種族革命的刊物在同學間傳閱。有些思想激進的老師,也常常與激進的同學接近,邀請學生去宿舍談話,並拿出《複報》、《民報》、《新世紀報》等刊物與學生閱讀。在教師沈士遠的國文課上,同學們經常提倡光複漢族,馳逐胡虜,毫無顧忌,隻是有時以XX字樣代替胡虜而已。

此時的浙高,在培養學生方麵,重在陶冶情操而不注重形式,學校管理不甚嚴格,而考試特勤。學校學習氣氛融洽,學生不愛學的課程,常常課外閱讀以補充。校學生會常舉辦課外活動,注重培養與鍛煉學生的自治能力,浙高當時史地博課由日籍教師教授,沒有教材,各年級均由學生聽完課後,自編講義,公舉2—3人為編輯,抄寫裝訂分發均為同學自理。陳布雷常被推為編輯生理學講義後半部,這對陳布雷日後的報人生涯是一個極好的鍛煉。

1908年秋,浙江發生浙江鐵路拒款運動,陳布雷憤然參加,充任浙路拒款會學生代表。兩個月之間,經常開會,或結隊請願,雖然數學成績退步很大,學業上有些損失,但陳布雷所受鍛煉也很大,抵補了學業上的損失。

1908年,陳布雷仍在浙高學習,課程無多大變化。但他的數學、理化成績因參加學生運動和老師講課難懂等問題每每向下滑坡。於是,他逐漸轉重心於涉獵文集書報,尤其喜讀上海出的《神州日報》和《國粹學報》等刊物。這年4月,杭州各學校於梅東高橋運動場舉行聯合運動會,300人圍觀參加,十分壯觀熱鬧。陳布雷在會上任運動會新聞編輯,出油印宣傳品送觀眾,圖畫老師配以插圖,並指導版麵,陳布雷的新聞事業,此為萌芽。

當時浙江高等學堂,屬中學與大學之間的中等學校,論其學科,粗分為三個專業,即文哲法政專業、理工專業、醫學生物博物專業。中學時,陳布雷想將來學農業,浙江高等學校預科快畢業時,他很想繼續他的初衷,希望去日本劄幌農業大學讀書,請示他的父親,奈陳父不願其兒出國,且校內老師同學均勸告陳布雷,理科非他所特長,出國也許無多大前途,莫如在浙高讀文哲法政專業。於是陳布雷預科畢業後,升入浙江高等學校正科。從此,陳布雷為日後的事業奠定了基礎。

浙高正科文哲法政專業亦開設外文、曆史、地理、國文、經學等課,同級十五六人,課程簡單集中,練習機會很多。初時,學生皆篤實好學,孜孜不倦,因此獲益良多。朋友之間,友誼更漸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