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勢如破竹(2 / 3)

麥克阿瑟回到司令部後就收到了杜魯門的指示:“動用海空力量支援撤退的南朝鮮部隊。”

“為什麼不動用陸軍?”這是麥克阿瑟收到杜魯門指示後的第一反應。

雖然心有不甘,但麥克阿瑟還是“眉飛色舞,得意洋洋”地命令第五航空隊司令帕特裏奇:“運用一切可供支配的手段,狠狠揍北朝鮮人,讓他們嚐嚐美國空軍的厲害。”

麥克阿瑟恨不得立刻就讓遠東空軍往北朝鮮傾瀉炸彈,他告訴帕特裏奇:“就現在,立刻!用猛烈的轟擊,讓北朝鮮人在他們今天晚上的餐桌上,就能嚐到我們美國空軍的味道!”

空軍的大規模行動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二十六日一整天遠東空軍都被戰場偵察、燃料、彈藥這些必不可少的瑣事纏住了手腳。二十七日,轟炸機群終於出動了,但厚厚的雲層遮住了目標,兩批滿載炸 彈的轟炸機被迫折返日本。隻有掩護美國僑民撤退的戰鬥機擊落了人民軍的七架雅克。

南韓軍等不來美國飛機,卻等來了T-34。

二十七日下午,人民軍三師九團連同三十多輛坦克一起突入到了漢城東北角,南韓毫無經驗的低能國防部驚慌失措地做出了一個極其愚蠢的決策。突進來的隻是一支威脅不大的人民軍小部隊,南韓主力 二師、三師、五師、七師和首都師這些還有相當戰鬥力的部隊都在漢城外圍防線堅持抵抗,南韓國防部卻決定炸掉這些部隊唯一的退路——漢江大橋。

這傻瓜般的一炸不但差點將美國駐朝軍事顧問團全部送給人民軍,還險些將整個大韓民國和南韓軍全部送上西天。

綽號“肥仔”的南韓軍總參謀長蔡秉德顧不得通知美軍顧問團,就將陸軍部遷到了始興裏的步兵學校,賴特拿著麥克阿瑟“不要懊喪”的電報趕過去,好說歹說才讓蔡秉德等南韓軍首腦於當日下午六點 返回了一度被拋棄的漢城。賴特怎麼也沒想到他勸回來了一堆瘟神。

夜裏,賴特從始興裏返回漢城後,命令一部分美國顧問去休息。格林伍德中校也是奉令睡覺的人之一。格林伍德剛倒在床上,派駐南韓陸軍部作戰局的顧問塞德貝利驚恐地打來電話:“南韓軍要炸漢江 大橋了!”

已經兩天沒睡覺的格林伍德嚇得睡意全無。漢江橋一炸,不但南韓軍隊主力無路可逃,連他們這些美國顧問都插翅難飛。

格林伍德匆匆忙忙跑到陸軍部。在南韓人稱“悍將”、畢業於偽滿洲國軍官學校的作戰局長金白一少將告訴他,淩晨一時三十分將準時爆破漢江大橋。格林伍德急得恨不能給金白一磕頭。匆忙跑回來的 二師師長李亨根也哀求不要炸橋,他的部隊還全在漢城市內,橋一炸他就成光杆司令了。這時下令炸橋的蔡秉德又向始興裏方向跑了,金白一經不住格林伍德和李亨根的兩麵夾擊,隻好命令副局長張昌 國準將停止爆破。

張昌國急忙驅車在難民群中擠出一條路前往漢江大橋,當離大橋還有一百五十米時,張昌國目瞪口呆地看著漢江橋上閃起了一顆巨大的橙色火球,緊接著巨大的爆炸聲響起,大橋上從天而降的難民殘骸 幾乎將張昌國砸死。

十分鍾後,二十八日淩晨二時十五分,又是一聲巨響,漢江橋被徹底炸毀了。

漢江大橋被炸毀時,橋上正有三列車輛和無數難民混雜南下,橋北的大道上則是排成八列等待過江的車輛和炮車,潰軍和難民擠得“連身體都轉不動”,這次爆炸的損失可想而知,據說最少也有五百至 八百名難民、車輛、軍隊和兩節橋梁一起飛上天空。

美國當時最負盛名的《時代》周刊的記者弗蘭克·吉布尼在大橋上僥幸撿了一條命:“我和我的同事坐在一輛吉普車上,用了很長時間才從被難民和車輛塞滿的漢城街道上掙脫出來,然後在公路上和頭 上頂著包裹的難民中艱難地往前走。最後我們的吉普車終於上了大橋。在大橋上,吉普車寸步難行,前邊是一隊由六輪卡車組成的車隊。我下了車,想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走不動,但我發現橋麵上被難 民擠得水泄不通,沒有我下腳的地方。我回到車上等候,猛然間,天空被一大片病態似的橘黃色火團照得通亮,前麵不遠的地方傳來一聲巨大的爆炸聲,我們的吉普車掀起有十五英尺高……”

連眼鏡都給炸飛了的吉布尼醒來後發現自己似乎躺在屠宰場裏……

爆炸聲響過,漢江北岸的美軍顧問團慌了,他們飛奔向漢江邊,用幾梭子子彈鎮住了南朝鮮船工,靠幾條木船逃離了漢城。連美國顧問都如此狼狽,在前線抵抗的南韓軍就不用說了,一直到這天上午, 蒙在鼓裏的南韓軍前線部隊還在漢城外圍與人民軍血戰,漢江大橋被炸的消息傳來後,守軍立刻喪失了最後的鬥誌,“嘩”的一下全垮了,他們扔下陣地、火炮、槍支,爭先恐後地跑到漢江邊。許多人 是靠遊泳逃生的。一些絕望的難民甚至舉家投水自盡。

所有的西方戰史都認為,從漢江大橋被炸開始,南朝鮮軍隊的主力便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土崩瓦解了。其原因固然是由於受到北朝鮮軍隊的強大壓力,但是,自己過早地切斷退路則起了決定性作用。

這樣一來,戰前擁有九萬八千人的南韓軍隊,在戰爭爆發的第四天,全部人馬隻剩下二萬二千殘兵敗將,而且這兩萬人幾乎丟掉了所有裝備。曾在議政府血戰過一場的韓七師殘餘一千二百人的全部裝備 竟隻有四挺機槍。現在,如果美國人不插手,南韓肯定是要換旗幟了。

這天下午,人民軍三師、四師和一○五裝甲旅的官兵已經遍布全漢城,以後三師和四師被金日成冠以“漢城師”的稱號,裝甲旅則改稱“漢城第一○五裝甲旅”,至此,人民軍已經攻占包括南朝鮮首都 在內的漢江以北廣大地區,朝鮮史稱這一階段作戰為“漢城戰役”,是役為人民軍南征五戰中的第一戰。

南韓一師年僅二十八歲的上校師長白善燁曾當過偽滿洲國軍隊的軍官,他以後成為韓國軍隊第一位上將。人民軍攻占漢城時,白善燁帶著殘部逃向漢城西北二十公裏的金浦機場,準備在此南渡逃命。部 隊正亡命奔向漢江大堤時,天空中突然傳來巨大的轟鳴聲。看清了那些重型轟炸機上的白色五角星後,南韓士兵欣喜若狂:“美國飛機,美國飛機來救我們了!”

的確是美國飛機,但翹首以盼的南韓軍不但盼來了美軍飛機,還盼來了飛機上裝得滿滿當當的炸彈!

四架綽號“空中堡壘”的B29不辨敵我,將炸彈扔向已經集結完畢、開始渡江的南韓一師的頭頂上,大批逃過了人民軍子彈的南韓士兵倒在了美國盟友的炸彈下。僥幸逃生的白善燁用盡了汙言穢語,惡狠 狠地詛咒了美國人後,傷心地告訴身邊的參謀:“不要認為美軍會來救我們。正像現在所看到的,我們必須自己保衛自己。”

其實白善燁真的錯了,雖然發生了令人遺憾感傷的誤炸,但美國人真的來救他們了,不但飛機來了,連麥克阿瑟本人也來了。

二十九日清晨,麥克阿瑟已在飛往朝鮮水原機場的途中,陪同前往的遠東空軍司令斯特拉邁耶中將在飛機上要求獲準攻擊北朝鮮機場。斯特拉邁耶中將昏了頭,麥克阿瑟哪有資格下令轟炸三八線以北地 區?這是杜魯門的活計!

但麥克阿瑟就敢越俎代庖。他一麵對空軍中將發牢騷:“如果我批準你轟炸三八線以北地區,華盛頓還不把我絞死?”一麵毫不猶豫地向東京的遠東空軍副司令帕特裏奇口授電令:

“斯特拉邁耶致遠東空軍副司令帕特裏奇:立刻摧毀北朝鮮的機場,不要聲張。麥克阿瑟已批準。”

用中國俗語,麥克阿瑟這叫先將生米煮成熟飯再說。

帕特裏奇立刻出動B29越過三八線,將二十多架人民軍的雅克式摧毀在朝鮮首都平壤的飛機場上。這樣一來,麥克阿瑟在朝鮮戰爭剛打響第五天就逾越了杜魯門政府將空軍攻擊範圍嚴格控製在三八線以南 的底線,擅自擴大了戰爭。麥克阿瑟實實在在是個戰爭狂,他是有意這麼幹的。說句實話,你若認為麥克阿瑟想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也不為過,他在私下談話中明明白白地暴露了內心的真實想法:“如 果襲擊導致了同俄國人的戰爭,那就去打好了!”

麥克阿瑟的座機“巴丹號”很快就抵達水原機場上空,駕駛員斯托裏對正頂端燃燒著兩架C54運輸機的跑道落去,那兩架飛機是被人民軍的雅克擊毀的。

“巴丹號”放下輪子時,天空中突然冒出一架雅克式。這架人民軍戰機正對著麥克阿瑟座機俯衝下來,機上所有人員都驚叫起來,隻有麥克阿瑟衝到舷窗口興奮至極地高叫:“看,我們的飛機正在揍它 !”

幾架護航的P51野馬式算是救了麥克阿瑟一命。

麥克阿瑟走下飛機後抱住李承晚,溫柔地安慰了飽受驚嚇的南韓總統,回頭看到“腦滿腸肥”的南韓總參謀長蔡秉德上將時頓時心生厭惡。

“韓國部隊應該有一位新的參謀長。”他直截了當地告訴李承晚。

可憐的蔡秉德立刻一落千丈,韓國部隊總參謀長幾天內就淪落成美國步兵營的一名翻譯官。

聽完了前線戰局彙報,麥克阿瑟和美軍駐朝顧問團的丘奇將軍等人逆著難民潮北上。他們一直跑到漢江邊上的一座小山上,這裏能清楚地看到江對岸煙火衝天的漢城,那裏已被人民軍占領了。

麥克阿瑟有名的馬屁精副官惠特尼將軍回憶:“天空中,回蕩著跳彈的尖嘯聲,到處散發著惡臭,呈現著劫後戰場的一片淒涼。所有的道路擠滿了一群群備受折磨、滿身塵土的難民。這場麵足以使麥克 阿瑟相信,南朝鮮的防衛潛力已經耗盡……”

看著被擊敗的南韓潰散軍隊形成的可怕逆流,站在小山上的麥克阿瑟久久無語。他明白了,除非直接動用美國地麵部隊挽救局勢,否則南韓馬上就會完蛋。據說麥克阿瑟在這座小山上足足站了一個小時 ,這一個小時他隻指著漢江殘橋說了三個字:

“炸掉它!”

這一小時其它的時間麥克阿瑟都在望著漢城沉思。據麥克阿瑟後來說,就是在這座小山上,他找到了反敗為勝、徹底扭轉戰局的靈感……

從朝鮮回到東京後,麥克阿瑟又開始給杜魯門惹麻煩了,他召開記者招待會:“給我兩個美軍師,我就能守住朝鮮。”

這是在逼宮。華盛頓此刻還在是否動用地麵部隊的問題上猶豫不決呢。

說完了這句話,麥克阿瑟又直接在杜魯門屁股上放了把火:“我會向總統建議出動兩個美軍師,但不知道總統是否會采納我的建議。”

腦袋上長了反骨的麥克阿瑟赤裸裸地向杜魯門較勁了。

這還沒完。惹是生非一番後,麥克阿瑟幹脆去了一個讓全世界包括美國人自己都大吃一驚的地方,狠狠出了一番風頭。

戰爭打起來了,有個人比麥克阿瑟還高興,說他此刻欣喜若狂,那是一點也不誇張。

蔣介石身披隨風飄揚的黑色大氅,一掃幾年來的晦氣,滿麵春風地到機場迎接麥克阿瑟。盡管杜魯門說台灣地位未定使蔣介石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小小的傷害,但他沒有理由不狂喜,朝鮮戰爭使他徹底擺 脫了撤台後四麵楚歌的外交困境。朝戰爆發第二天,蔣介石就向美國人提出派遣自己最精銳的五十二軍三萬人入朝援李,部隊可統歸麥克阿瑟指揮,美國人隻用負責運輸和裝備就行了。哈哈,現在又輪 到美國人來求他了!

“尊敬的大元帥,我們現在又站在一條戰壕裏共同戰鬥了,而早在上次大戰,我就是蔣先生的老搭檔了!”

麥克阿瑟笑容滿麵地緊緊握住蔣介石的手,親熱得就像他是蔣介石的拜把兄弟,盡管不久前他還在策劃如何將蔣介石幹掉以控製台灣。

以美貌著稱於政壇的宋美齡立刻向蔣介石做了翻譯。

“有美國盟友的支持,我們一定能贏得對共產主義戰爭的勝利。”

蔣介石微笑著回答。事實上他此時此刻才與麥克阿瑟初次見麵,而此前他還一直在絞盡腦汁地對付這個人的陰謀詭計。

麥克阿瑟此行台灣充分顯示了他的桀驁不馴,也暴露出了美國軍方鷹派們的真實想法。麥克阿瑟自作主張地說他要到台灣視察防務,美國參聯會建議他另派一名高級將領,但在電文的最後卻說:“請便 ,這是你的職權。”

麥克阿瑟閱電後得意地敲了敲他的標誌物——一支永不離手的玉米芯煙鬥,笑著告訴副官惠特尼:“我理解這有兩層意思,是國務院而不是參聯會主席對我此行有保留意見,但參聯會巧妙地告訴我:放 心去吧。”

麥克阿瑟訪台受到蔣介石的熱烈歡迎,不久以前還互相視同水火的兩個老狐狸達成了一連串秘密交易。蔣再次提出派兵援朝,甚至誇下海口,可派五十萬軍隊!此時手中兵少將寡的麥克阿瑟當然大喜過 望,兩人一起愉快地徜徉在台灣麵對大陸一側的海灘上,指點著對岸的大陸歡聲笑語。

根本未把杜魯門放在眼裏、對其外交政策充滿鄙視的麥克阿瑟回到日本後,敷衍了一份毫無內容的訪台報告交給華盛頓,隻字不提同蔣介石達成的各種交易,氣得杜魯門夠嗆!麥克阿瑟的台灣之行還在 全世界掀起軒然大波,弄得美國政府好不尷尬。艾奇遜在回憶錄中記述,他和杜魯門都是從報紙上才知道麥克阿瑟突然訪台的!

勃然大怒的杜魯門內心一直痛恨這個牛皮烘烘瞧不起人的老家夥,他狠狠詛咒了一句後來被廣為傳誦的名言:“美國怎麼沒叫麥克阿瑟在二戰中當烈士呢!”與此同時,麥克阿瑟也在東京痛罵杜魯門“ 不重視亞洲!”美國曆史上還從來沒有過像杜魯門和麥克阿瑟如此不和的將帥!

但杜魯門也隻能無可奈何地罵罵,他甚至還得去討好麥克阿瑟!麥克阿瑟能打勝仗,麥克阿瑟是美國的戰爭英雄,麥克阿瑟是全國最受追捧的公眾明星,麥克阿瑟是最反共最好戰的美國國會的寵兒,連 羅斯福都害怕他競選美國總統。據說羅斯福活著時每晚都要看看麥克阿瑟是否在自己的床下躲著,否則就睡不著覺。跟麥克阿瑟過不去,就是跟杜魯門自己的政治前途過不去!

暫時先忍下這口氣吧……

密蘇裏州農民出身,還當過服裝店小老板的杜魯門看著麥克阿瑟的報告恨恨地想。

但有一件事他可不會答應麥克阿瑟那個瘋子。蔣介石絕對不許赴韓參戰!他要有能力出兵保衛南韓,我何必派第七艦隊保衛台灣?那全世界都會把我當瘋子看的!再說蔣介石到朝鮮,中共不會跟著去嗎 ?不行,絕對不行!

就這樣,蔣介石第一次派兵入韓計劃胎死腹中。但杜魯門和麥克阿瑟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不管蔣介石的軍隊去不去朝鮮,被徹底激怒的中國共產黨人已經開始厲兵秣馬,準備在朝鮮同美國人打一場大仗 了!

十一

一次有同誌告訴毛澤東:“佩服主席涵養好,從不發脾氣。”毛澤東則回答:“我不是不生氣,有時幾乎氣炸肺,但我知道該盡量克製容忍,切勿現於辭色。”毛澤東此刻就處於這種被克製的狂怒狀態 中。

“朝鮮南北雙方解決民族內部分歧是他們的內部事務,蘇美是分裂朝鮮的禍首,三八線是他們劃分勢力範圍的分界線,沒有朝鮮的分裂就不會有朝鮮的戰爭!你美國這個罪魁禍首憑什麼去幹涉別國的內 政?最無辜的是中國。你美國以朝鮮爆發內戰為理由侵占我國的台灣,你們憑什麼把與朝鮮戰爭毫不相幹的中國拖進去,美其名曰要阻止蔣介石對大陸發動戰爭!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麵對朝鮮戰爭突然帶來的國際變局,中共中央迅速做出了反應,毛澤東已對全國人民發表了講話:

“杜魯門在今年一月五日還聲明說美國不幹涉台灣,現在他自己證明了那是假的,並且同時撕毀了美國關於不幹涉中國內政的一切國際協議。”

對外,周恩來也代表中國政府向全世界聲明——杜魯門的講話和美國海軍的行動是對中國領土的武裝侵略。

周恩來昭告世界:

“我國全體人民必將萬眾一心,為從美國侵略者手中解放台灣而奮鬥到底!”

深讓毛澤東滿意的是,剛剛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已表現出百年來從未有過的空前團結,全國各民主黨派、各政治團體、無黨派人士、知名人士、各行各業人民群眾紛紛發表聲明和談話,舉行了新中國第一 次全國規模的群眾抗議示威活動,聲勢之浩大堪稱前所未有!

對內對外該說的都說了,抗議示威也搞過了。不過帝國主義侵略者可不是靠講話和抗議就能趕走的!

坐在中南海菊香書屋院子裏的毛澤東慢慢用手狠狠撚碎了手中的香煙。下一步采取什麼對策呢?

“掃帚不倒,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的!”毛澤東從藤椅中站起身:“通知恩來和政治局各位同誌,準備開會!”

許多年以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在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六日因朝戰爆發而國際局勢瞬息萬變的那些緊張日子中,共和國日理萬機、沒有片刻閑暇的第一位總理的工作日曆上竟是一片空白!

那些天,全中國剛剛得到解放,還在歡天喜地中的老百姓們又沉浸在對美國的憤怒情緒中,抗議浪潮洶湧澎湃在中國大地上,而中國的政治神經中樞中南海卻反常的寧靜,黨中央、國務院的各種會議都 取消或推遲了,中共中央表麵是一片反常的寧靜景象。

隻有真正的老兵才知道這是一種大戰前特有的寧靜,這種寧靜中正積鬱著雷霆。在寧靜中,重大的決策在醞釀、在成熟,新中國的國防戰略重點方向開始九十度的轉彎,從東南方的台灣悄然移到了東北 方的朝鮮。

空軍組建了,海軍也組建了,從緊張萬分的財政資金中抽出很多去購買飛機軍艦、培訓人員,從二月到六月,不知打了多少電報給斯大林,催促海空軍訂貨盡快交運。正當解放台灣的準備工作加緊進行 時,朝戰爆發了,美國人上了台灣,現在怎麼辦?

如果在東北備戰,準備介入朝鮮,用於解放台灣的機動兵力就得抽出來,解放台灣非推遲不可,老蔣就會喘過氣,再打台灣就難了……

如果要盡快解決台灣問題,人力物力財力軍力非得集中到東南沿海不可,一旦朝鮮局勢惡化,那可就遠水救不了近火,再調就來不及了……

以新中國當時的各項條件,兩個戰略方向隻能選擇一個做重點準備。到底選南還是選北?一著不慎可是要滿盤皆輸的啊,這步棋可是事關中國的國家利益與安全,牽扯到整個世界局勢的變化!

如山的重負壓在新中國那些身經百戰的領袖們身上,這對他們來說是全新的課題。以前他們的舞台隻是在國內,一夜間,曆史將他們第一次逼上了世界舞台最中心的位置,而他們也就開始了讓人賞心悅 目、讓全世界目瞪口呆、卻又是艱難無比的頂級政治軍事表演。

美軍進占基隆、高雄……美軍在台海開始巡邏……美軍用飛機炮艦轟炸人民軍……杜魯門下令美駐日地麵部隊投入朝鮮地麵戰場……

海潮般的信息傳來的同時,中南海內,無數的辯證、無數的肯定與無數的否定,麵紅脖子粗的爭吵、風和日麗的研討……

八天後,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作出了一個關係到世界命運和中國命運的重大決策。這個決策如此英明,以至於任何一本研究抗美援朝的書籍都要濃墨重彩地將它大寫一筆。而它又是如此重要,以至 於後人重新審視那段曆史時發現,這個決策已經決定了整個朝鮮戰爭的結局,並對中國的安全和整個世界曆史都產生了極為重大和深遠的影響。

一九五○年七月六日,中共大當家毛澤東一舉拍板——調整國防戰略部署,推遲解放台灣,組建東北邊防軍。

在交通工具和各種物資都極為匱乏的建國初期,正是此舉使中國人贏得了三個月時間進行戰爭準備,也使中國的軍隊贏得了戰機。三個月後,當朝鮮人民軍一敗塗地,斯大林要金日成到中國東北組織流 亡政府時,秘密組建的東北邊防軍幾十萬人馬突然洶湧入朝、山呼海嘯般殺出。當取得了第一次戰鬥勝利後,人們才後怕地發現,由於百年積弱的困窘,連長達三個月的準備時間也是遠遠不夠的……

“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

毛澤東想起自己的那句名言不禁笑了,又到用人的時候了。

他環視著與會眾人,這些人中任何一個都是在血火中鍛煉出的、可以獨當一麵的治黨治國治軍的英才。到底選哪一個?

毛澤東看看周恩來,濃重的湖南口音重重響起:“我看讓恩來去組建東北邊防軍!”

世人皆知周恩來是傑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但隻有少數人了解他是中國共產黨在軍事問題上覺悟最早的人(也是最早從事軍事工作的領導人)。

周恩來是一位真正的大軍事家,不過他總是躲在勝利的影子裏默默工作。而更少人知道,他還是傑出的情報大師。隻要周恩來願意,他可以成為任何一個領域的最頂尖人物,他就有這個天賦和能力。

毛澤東深知周恩來的軍事才華和他在人民解放軍那些讓世人震驚的戰役裏所起的作用,而同誌們顯然也很清楚,沒有任何異議,全體一致通過。

雷厲風行的周恩來立刻領銜受命。第二天,即一九五○年七月七日下午二時,周恩來在中南海居仁堂主持召開保衛國防問題會議。

居仁堂內將星閃爍,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代總長聶榮臻、四野司令林彪及其副政委譚政、總政主任羅榮桓及副主任蕭華、總參情報部部長李克農、總後部長楊立三、作戰部長李濤、軍訓部長蕭克、 空軍司令劉亞樓、海軍司令蕭勁光、鐵道兵司令滕代遠等在京將帥齊聚一堂,在三個小時內就解決了東北邊防軍所轄部隊、人數、領導機構設置、領導人選、配置,政治動員、後勤保障、車運計劃與兵 源補充等一係列問題。

周恩來當日夜裏即整理出會議報告送交毛澤東,毛澤東立刻審閱報告,一字不改隨即批複:“同意,照此實行。”回複時間竟是當日二十四時!開國領袖們的非凡魄力和工作效率可見一斑。

七月十三日,中央軍委《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正式形成,決定攻台軍司令粟裕改任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兼政委,蕭勁光為副司令,蕭華為副政委,李聚奎為後勤司令。

毛澤東當天審閱了這個《決定》,又是一字未改,批複:“同意。”

當日,《決定》下發,號令到處,萬馬千軍應聲而動,人民軍隊曆史上空前規模的大運兵開始了!

十二

後人評說,那是一場軍隊與戰爭的賽跑!在千裏鐵道線上,兵車開始日夜奔馳,幾十萬大軍從全國各地同時向東北進軍。

最先動起來的是十三兵團。兵團司令黃永勝是林彪的愛將,打起仗來又猛又刁,卻有個“擊鼓衝鋒、鳴金嫖妓”的壞毛病,對同誌也好勇鬥狠,人品相當不好,連林彪自己也認為他“不行”。

聶榮臻遂提議讓軍政雙全的十五兵團司令鄧華換掉他,此舉可謂臨陣換將。

鄧華隨即率自己的十五兵團司令部組成十三兵團司令部,惟獨兵團副司令兼參謀長洪學智被葉劍英強行留下。黃永勝調走後任職廣東軍區副司令,不幾日老毛病發作,竟帶一部下私自溜到香港大玩三天 ,惹得老成持重、寬厚待人的羅榮桓元帥大怒不提。

鄧華走馬上任後當即提出調洪學智隨同就職副司令,可洪學智是走到哪裏哪裏就不肯放手的虎將,廣東軍區司令兼政委葉劍英是決不肯放掉自己的副司令的。

鄧華正急得不行,洪學智卻自己送上門了。

原來,洪學智奉葉帥之令上京彙報廣東軍區工作,聞訊大喜的鄧華當即趕到火車站。時當天暑難耐,洪學智生了一身白泡瘡,走下火車正感難受時,鄧華大笑著走過來將還蒙在鼓裏的洪學智直接帶到林 彪家中,吃飯時林彪方告訴洪學智其已調到東北。洪學智大吃一驚,他可是上京彙報廣東軍區工作的,甚至連換洗衣服都沒帶,葉參座還等著回話呢!

林彪見狀哈哈一笑:“衣服你到東北找吧,大泡瘡你也到東北去治吧。”

鄧華也笑道:“不能讓他回去,他跑了,不回來怎麼辦?”

哭笑不得的洪學智隻好借用林彪的電話向葉劍英彙報,葉帥一聽就急了:“你先回來再說!”

見已不可挽回,葉劍英頓足長歎:“早知這樣,我就不讓你去北京了!”

當日下午一時,鄧華、洪學智已坐在前往東北的列車上,洪學智沒有想到,他這一去就要改行了。這位百戰百勝的軍事幹部將要成為誌願軍的後勤司令員,他將親手創立起中國軍隊的現代化後勤體係, 他還將成為新中國惟一被兩次授銜上將的將軍。

在烽火連天的朝鮮戰場上,洪學智將要率領幾十萬後勤官兵與美國空軍奮戰,在空襲強度超過二次世界大戰的情況下,他和廣大官兵粉碎了美國空軍的絞殺戰,建立了一條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 ,為前方源源不斷地輸送糧草彈藥。他的功勳如此卓著,以至於彭德懷元帥開玩笑地誇獎他:“都說我彭某人仗打得好,其實我是靠了兩個麻子打垮了美國人,前麵我靠個洪麻子,後麵我靠個高麻子( 高崗,負責抗美援朝東北後勤)……”

在鄧華、洪學智的前方,以後被彭德懷譽為“軍中諸葛亮”的誌願軍參謀長、此時的十三兵團參謀長解方已到達鴨綠江邊。在他們後方,以後的誌願軍又一副司令——名將韓先楚也正收拾行裝,準備啟 程。

在這共和國幾員虎賁上將軍出征的同時,大批身經百戰的將士也正急如星火地趕向前方。

鄧華主帥的東北邊防軍十三兵團下轄三十八、三十九、四十三個軍,這是中國軍隊的三支超級王牌軍。三十八軍是四野的“天下第一縱”,四十軍被國民黨部隊懼稱其為“旋風縱隊”,三十九軍也是打 起仗來呱呱叫的精銳之師,民間俗稱其為“林彪三隻虎”。不久,四十二軍又轄給了十三兵團。

這個超級兵團原已確定作為中央軍委的戰略預備隊駐紮河南,東西南北哪裏有事就到哪裏去。但是,當時大陸已經解放,三十八軍、三十九軍的主力都在大搞生產,一派“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和平 景象,多年征戰的戰士們都準備複員回家娶老婆了,打光棍的軍官們自也心癢難搔。四十二軍更在東北四處開荒種地。部隊驟然接令免不了忙亂一番,正在養豬種地開作坊的幹部戰士們重新拿起武器, 這才發現槍膛裏都生了一層紅鏽,有的炮筒裏麻雀竟做了窩!

從這時起,初生的共和國開始懂得了隨時保持一支純軍事意義上的高素質職業軍隊的重要性。

好在幹部戰士們都是些戰火裏煉出的好漢,剛剛打完仗,休息生產的時間不長,多年來國民黨軍隊射向他們的美國子彈,早已使他們對美國人充滿仇恨,台灣被侵占更使他們怒火萬丈,一聽說要去打美 國佬,英雄又有用武之地了,部隊沒費多大勁,思想觀念就轉到了臨戰狀態。

七月十日,剛打下海南的四十軍從廣州登車直撲中朝邊境的安東(今丹東)。十五日,三十八軍、三十九軍從河南信陽、駐馬店、漯河和廣西柳州同時拔營。

三十八軍一一四師在湖南完成剿匪任務路過武漢時,武漢監獄監獄長、已轉業的三十八軍戰鬥英雄曹玉海找到師長翟仲禹、團長孫洪道,堅決要求重新參軍入朝作戰。這位十六歲就參軍、由嫂子撫養大 的孤兒在戰場上立下了無數戰功,三十八軍軍長梁興初、政委劉西元親自給他簽了嘉獎令,為照顧他彈傷累累的身體,組織上讓他轉業武漢。其時,東湖療養所的一個年輕美麗的護士已與他深深相愛, 但一切都阻擋不了真正的軍人要衛國參戰的決心。

曹玉海懇求師長翟仲禹:“首長,我是一名孤兒,如果犧牲了,牽掛少,批準我入朝參戰吧!”

師政委李偉默默地解開曹玉海的上衣紐扣,二十多塊傷疤讓人不忍目睹。

幾個首長凝視著這個英雄戰士,同時莊重地回了一個軍禮:“玉海同誌,有你這樣的戰士,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打敗美帝侵略者,我們同意你重新入伍!”

三十八軍軍師首長立刻向中南軍區交涉,曹玉海如願以償,重回原部隊任三十八軍一一四師三四二團一營營長,無畏的勇士就這樣又重新投入到紛飛的戰火中去了。

壯士再也沒有回來。他將成為抗美援朝幾位最知名英烈中的一員……

就這樣,一批批鋼鐵部隊開始衝向中國東北邊境。到了八月上旬,十三兵團四個軍、三個炮兵師和大批附屬部隊已分別在靠近中朝邊境的第一線部署備戰,二線、三線的七個軍也開始紛紛做準備。在中 國軍隊厲兵秣馬的同時,朝鮮人民軍開始直接同麥克阿瑟派遣的美國地麵部隊交手了,銳氣正盛的人民軍出手就給了麥克阿瑟一個下馬威,全殲了他的“史密斯特遣隊”。

十三

六月三十日夜,曾是日本騎兵軍營的九州熊本兵營一片寂靜,美國第八集團軍二十四步兵師二十一步兵團一營所有官兵都已入睡。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突然響起,剛入睡兩個小時的營長查爾斯·狟·史 密斯中校——整個第八集團軍公認最優秀的營長被吵醒了。

中校拿起電話,是團長史蒂芬上校打來的:“立刻穿上衣服,前來指揮所報到!”

“出了什麼事?”

中校放下電話後立刻著衣,這位從二戰珍珠港一直打到戰爭結束的職業軍人邊整裝邊皺眉頭。

曾任過二十五師作戰科長、美國陸軍部情報參謀的史密斯不知道,盡管收到了美軍駐朝顧問團的報告:“雖然美國航空兵進行了猛烈轟炸,但南韓地麵部隊在人民軍麵前仍顯得軟弱無力,照此下去,很 難達成目的,為此,美軍部隊必須盡快參戰!”但他的最高統帥——美國總統兼武裝部隊總司令杜魯門仍認為:“人民軍不過是一些農民村夫,沒有現代武器,缺乏正規訓練,豈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 軍隊的對手?”

杜魯門汲取顧問班子的意見,立刻決定讓麥克阿瑟就近組織一支拳頭部隊“殲滅敵人”!

此時麥克阿瑟的遠東司令部已是美國最大的海外軍事機構,擁有美國陸軍總數的六分之一以上,主力均駐紮於日本,主要作戰部隊是美國第八集團軍,下轄第七、二十四、二十五步兵師和第一騎兵師。

眼睛長在頭頂上的麥克阿瑟比杜魯門還瞧不起人民軍,接電後定下決心,從駐地離朝鮮最近的二十四步兵師抽調精兵強將組成一支特遣隊,任務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滅朝鮮人民軍的村夫們”。經 驗豐富的史密斯中校被選作了特遣隊指揮官。

史密斯中校迅速趕到團指接受了命令,馬上以他的第一營為主力組建了一支“史密斯特遣隊”,旋即乘車奔赴板付空軍基地,聽取師長迪恩少將的訓話。

迪恩少將告訴特遣隊官兵:“你們馬上飛到南韓釜山,到達後立即去大田,把北朝鮮軍隊阻止在釜山以北盡可能遠的地方,封鎖盡可能靠北的交通道路。”

迪恩將軍對部下自負地說道:“我相信,北朝鮮的軍隊將不堪一擊,中校,祝你好運,上帝保佑你和你的部下。”

聽完訓話,史密斯中校立即率部登機起飛,一路上美國士兵們七嘴八舌:

“我們一到那裏,朝鮮人就會被嚇跑!”

“我們幾天就打完仗回到伍德兵營,就像警察執行任務一樣。”

美國第八集團軍最優秀的營長則發表了出征以來的第一次激動人心的演說:“金日成那些烏合之眾的農民一見到我們美國人就會逃得連影子都看不到,我們一到就會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七月二日,特遣隊到達大田,找到了美國在朝鮮的最高地麵指揮官邱奇將軍,邱奇見到躊躇滿誌的史密斯也似見到了陰雨連綿後的陽光:

“人民軍已經占領漢城並繼續向南推進,很快就要攻到水原,我們在那裏所需要的是像你這樣看見北朝鮮坦克而不害怕不逃跑的人!”

史密斯中校受命後先到預伏地點看地形,結果看到連串奇景——四架澳大利亞野馬式戰鬥機猛烈攻擊一列列車,半個小鎮都炸上了天,而那列車是南韓軍隊向前線輸送彈藥的軍火列車!美國空軍喋喋不 休地猛烈空襲南韓一支部隊,南韓軍氣極用步槍打下了飛機,逮捕了跳傘美國飛行員。南韓軍隊總部也連吃了好幾枚美國炸彈。下午,四架美國戰鬥機創造了輝煌戰果,在烏山公路一舉炸毀三百輛南韓 軍卡車,擊斃二百多名士兵!這一天,就連邱奇將軍的美軍顧問團也一連遭到美國空軍五次空襲!

整個戰場混亂到無以複加的程度。

看完地形,中校再度率軍乘坐南韓運貨卡車北上。開車的是南韓人,意識到是在往北行駛時便紛紛開溜,特遣隊的官兵隻得自己駕車。他們沿路用汙言穢語大罵潮水般潰退下來的南韓軍隊和拖兒帶女的 難民們,中途又得到一支美國炮兵分遣隊的支援,隊伍裏增加了一百○八個人。七十三輛車和六門一○五毫米榴彈炮,這下他們更是覺得光靠自己也能殺到平壤活捉金日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