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高效:增動減阻,爬坡如履平地(3 / 3)

然而,很多人對如何提高記憶力這個問題感到很茫然,認為提高記憶力十分困難。如何提高記憶力?記憶力的提高真有這麼難嗎?我們先從揭秘神奇的記憶力開始,逐步剝開它神秘的麵紗。

要想提高記憶力先要明白記憶力的含義。

記憶力是什麼?科學家認為記憶力可分為短期記憶力、中期記憶力和長期記憶力。短期記憶力的實質是大腦的即時生理生化反應的重複,而中期和長期的記憶力則是大腦細胞內發生了結構改變,建立了固定聯係。比如怎麼騎自行車就是長期記憶,即使已多年不騎了,仍能騎上車就跑。中期記憶是不牢固的細胞結構改變,隻有“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反複加以鞏固,才會變成長期記憶力。短期記憶力是數量最多又最不牢固的記憶。一個人每天隻將1%的記憶保留下來。初中的學習,大多需要記的內容都屬於長期記憶,這就需要反複鞏固才能在腦袋中建立穩定的聯係。

現在我們既然明白了記憶力需要不斷複習才能鞏固的道理,就可以從物質和技巧兩方麵著手掌握增強記憶力的訣竅了。物質方麵,平時你可以多吃有利提高記憶力的食品,如富有含鋅、磷酯、某些不飽和脂肪酸的芹菜、核桃、芝麻、瘦肉等。

而提高記憶力技巧方麵實際上就是按記憶的生理規律去做。

其一,在學校時,課堂上一定要專心聽講、思考吸收,取得較深的短期記憶。

下課後當天複習;過幾天當記憶開始淡漠時再鞏固一次並加以條理化。“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以後每隔一兩個月複習一次。這樣就可以把短期記憶變成中長期記憶,花最少的時間取得最佳的記憶效果。

其二,複習要記憶的功課最好在早晨或夜裏的安靜環境中進行。

試驗證明,晚上6—10點和早晨6—8點是記憶功能最佳時候。同時要專心,不要被其它的事情幹擾或打斷。切忌一邊聽音樂一邊背書。這是因為大腦工作時隻允許一個中樞於興奮狀態,如果同時有幾個興奮點,必定會心不在焉或三心二意,結果大大降低記憶效果。

其三,記東西時要舒心不要緊張。

緊張時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它是損害精神集中功能和記憶力的大敵。反之,在寬鬆環境中,垂體後葉分泌加壓素,它對增強記憶功能大有好處。

其四,可以編一些順口溜將知識條理化、提綱化,使知識形成記憶的係統和網絡,這樣便可通過聯想來增加記憶效果。例如要記“唐宋八大家”姓名時,可以先記住“韓、柳、‘三蘇’、歐(陽)、王、曾”八個姓,然後便於推想出全部姓名等等。

其五,盡量理解要記憶的內容。所謂理解記憶,從生理上說就是把你的知識納入記憶網絡中,並且建立深一層的固定聯係。死記硬背不理解的東西是浪費記憶力,也記不牢。

楊略看完對於記憶力的解釋,露出了一個原來如此的表情。原來神秘的記憶力用科學的方法解釋起來如此的通俗易懂,而短期、中期、長期記憶力的分別也是楊略以前從來不知道的。

魔鬼測試:高效能評測

一、學習方法有很多種,如記憶方法、閱讀方法、聽課方法、注意力等。這裏我們向你介紹一種綜合學習方法的簡易自測法,隻需要花3分鍾時間就可以了解你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

1.問題:

下麵是10個問題,你實際上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就怎麼回答。每個問題有三個可供選擇的答案:是、不一定、否。請在題目後的答案中劃“√”

①你製定有一套科學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嗎?□是□否□不一定

②你能按時完成作業並及時預習和複習嗎?□是□否□不一定

③你能集中精力學習,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嗎?□是□否□不一定

④你每次讀書都認真的做筆記嗎?□是□否□不一定

⑤除了學會運用公式定理,你還知道它們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嗎?□是□否□不一定

⑥學完的知識,你都能對它進行歸納總結並找出重點、難點嗎?□是□否□不一定

⑦你能夠經常熟練使用各種工具書嗎?□是□否□不一定

⑧你能和每位老師及你的同學都有著良好的溝通嗎?□是□否□不一定

⑨在課堂中,你能迅速抓住所講重點並能很快融會貫通嗎?□是□否□不一定

⑩在每一次的大小考試中,你都能保持著良好的考試心態嗎?□是□否□不一定

2.答案與說明:

回答“是”的給10分,“否”的不給分。回答“不一定”的題目都給5分。最後計算總分。

總分85分以上,學習方法很好。

總分65—80分,學習方法好。

總分45—60分,學習方法一般。

總分40分以下,學習方法較差。

那麼,學習方法較差的學生在學習中有些什麼表現呢?

二、不能掌握正確學習方法的表現不能掌握正確方法的學生,在學習中常有如下表現:

1.學習無計劃:學習計劃是實現學習目標的保證。但有些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毫無計劃,整天忙於被動應付作業和考試,缺乏主動的安排。因此,看什麼、做什麼、學什麼都心中無數。他們總是考慮“老師要我做什麼”而不是“我要做什麼”。

2.不會科學利用時間: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有的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自己的學習、生活安排得從從容容。而有的學生雖然忙忙碌碌經常加班加點,但忙不到點子上,實際效果不佳。有的學生不善於擠時間,他們經常抱怨:“每天上課、回家、吃飯、做作業、睡覺,哪還有多餘的時間供自己安排?”還有的學生平時鬆鬆垮垮,臨到考試就手忙腳亂。這樣現象都是不會科學利用時間的反映。

3.不求甚解,死記硬背:死記硬背指不假思索地重複,多次重複直到大腦中留下印象為止。它不需要理解,不講究記憶方法和技巧,是最低形式的學習。它常常使記憶內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長久記憶,當學習內容沒有條理,或學生不願意花時間去分析學習內容的條理和意義時,學生往往會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依賴這種方法的學生會說:“謝天謝地,考試總算結束了,現在我可以把那些東西忘得一幹二淨了。”

4.不能形成知識結構:知識結構是知識體係在學生頭腦中的內化反映,也就是指知識經過學生輸入、加工、儲存過程而在頭腦中形成的有序的組織狀態構建一定的知識結構在學習中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再多的知識也隻能成為一盤散沙,無法發揮出它們應有的功效。有的學生單元測驗成績很好,可一到綜合考試就不行了,其原因也往往在於他們沒有掌握知識間的聯係,沒有形成相應的知識結構。這種學生對所學內容與學科之間,對各章節之間不及時總結歸納整理,致使知識基本上處於“遊離狀態”。這種零散的知識很容易遺忘,也很容易張冠李戴。

5.不會聽課:這主要表現在課前不預習,對上課內容完全陌生,無法帶著疑問去學,聽課時開小差不記筆記,或充當錄音機的角色,把老師所講的一字不漏地記錄下來;隻讓自己的記錄與教師的講述保持同步,而不讓自己的思路與教師保持同步,課後不及時複習,聽完課就萬事大吉,等等。

6.不會閱讀:這主要表現在不善於選擇閱讀書目,完全憑個人興趣或完全聽從老師父母的安排;沒有閱讀重點中,處理不好“博”與“精”的關係,要麼廣種薄收,要麼精讀於一而漏萬;閱讀速度慢,不會快速閱讀,閱讀之後沒有什麼收獲。

7.抓不住重點和難點:學習方法不當的學生,在看書和聽課時,不善於尋找重點和難點,找不到學習上的突破口,眉毛胡子一把抓,全麵出擊結果分散和浪費了時間與精力。

8.理論與實際脫離: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學習方法,所謂“學而必習,習又必行”。而方法不當的學生往往隻滿足於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不善於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不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具體表現為動手能力差,不喜歡上實驗課和操作課,不關心現實生活。

9.不善於科學用腦:這主要表現在學習時不注意勞逸結合,不善於轉移大腦興奮中心,使大腦終日昏昏沉沉,影響學習效率。

上述表現是中學生中最常見的,一個學習方法不當的學生,總會有其中的一種或幾種表現。認識到這些表現,進而弄清其背後的原因,才能幫助我們有的放矢的改進學習方法,再好的提高學習效率。

好了楊略,這封信到這裏就要結束了。說了這麼多學習方法和提高記憶力的方法,關鍵還在於學習過程中的運用,要想提高學習成績,它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不僅需要有好的學習方法,還我們有耐心,把別人的成功經驗和好方法轉變成適合自己並能嫻熟運用的方法,它還需要有一個過程,它需要通過反複練習和實際運用才能轉變成你的能力。現在的你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對新鮮事物的吸收能力是最強的。要好好把握這個黃金時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為你將來的人生道路打好基礎。

祝學習進步!

心儀

7月3

看完信,楊略不僅對學習方法與記憶力的把握有了更深的認識,讓他覺得受益匪淺。他想起了家中書房的牆上掛著的一幅字:“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不過他想,既然劉老師沒有主動和自己說,自己也就裝作不知道,不去揭穿這個“美麗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