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競爭:百分力氣,留十分一文不值(1 / 3)

第五章 競爭:百分力氣,留十分一文不值

順著才華做事,逆著性格做人

“同學們,大家靜一靜,公布一個通知,這個周末我們去秋遊,地點是東湖公園,作為劉老師的課外教學課,大家一定要踴躍參加,不能浪費機會啊。”

十月的同蒲郊區微微有了秋的氣息,風兒靜靜的吹著,吹走了焦熱和煩躁,吹來了清涼和舒心。清晨的公園是從不寂寞的,老人們有的緩緩地打著太極,有的在長石凳上下著象棋,有的提著一兩隻鳥籠,沿著小路散步,還有一群一群的孩子們在草地上爬滾,嚷嚷。給人一種秋天獨有的清爽感覺。

“楊略,你們快點,劉老師叫集合呢!”馬達朝著他們喊道,“我可不會因為是同桌而特別關照你哦。”

“都到了吧!好的,同學們靜下來!”劉老師看著心情愉快的學生,呼吸著早晨新鮮的空氣,心裏著實清爽了一把,“這次課外教學課呢,跟秋遊差不多,審批真是不容易啊,那過程沒二萬五千裏長征那麼辛苦,也有從杭州到北京的旅途那麼長啊!所以,待會大家要盡興的玩,不過別玩得太開心忘了寫作文了哦!這是重點噢,我們會在下午過後三點鍾在這裏集合。現在,大家可以自由去收集素材了。”

同學們早就想各自去尋找自己心裏的秋天了,劉老師的話一講完,他們就像被鬆了綁的小野獸,瞬間朝著四麵八方奔了開去。

劉老師突然想起了什麼,忙衝著散去的人群大喊:“大家注意安全啊——”

不像有了年紀的老師保守呆板沒有激情,也不像年輕的老師雖然衝勁十足但沒有內涵,劉老師雖然有了年紀,但他的心似乎永遠都是年輕的。這麼多年的經驗下來,他總能緊緊的盯好每一個學生。因此他帶的班永遠都是同蒲中學最好的班級。其實這次課外教學課主要目的還是想豐富豐富學生們的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增進學生間的了解。作為一個有著豐富經驗的一線教師,劉老師一直感覺到現在城市裏的學生缺乏感受自然的能力,於是有心帶學生來接觸感受大自然。可學校方麵以秋遊為名義的活動基本是批不下的,最後用課外教學的名義才獲批。

因而既然是教學,作業是少不了的,索性就讓他們寫篇作文吧。劉老師一直有自己的教育觀,特別在自己的語文課上。學習不僅是教與學的結果,更是體會生活的過程,隻有讓學生充分融入到生活中,然後大家再以一種自由談論的模式,相互交流,這樣才能把所學的東西更好地消化吸收,而不會出現很多學生不愛聽課的現象。可是這隻是自己的觀點,目前的學校還是以應試為主,於是,試卷還是照樣得發,該做的練習還是照樣得做。不過每一次,劉老師布置作業時都是考慮了又考慮,減了又減,甚至跟同學們明說了,語文的作業可以放到最後,但是隻要做就得認真,馬虎的作業還不如不做的好。而每一堂課上,劉老師也不像其他老師,就著教案,一講就是四十分鍾,他往往以閑聊開場,然後講一些奇聞異事,其中穿插講一些寫作或是閱讀的技巧,這樣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們都愛聽他的課。幸虧這一幫學生還挺爭氣,班級的平時測驗成績總是能領先其它班級,才能讓這次秋遊抑或是課外教學如願進行。

話說這東湖公園開鑿於北宋,本是海師訓練的場所,經後人的修鑿與擴建,多少文人騷客曾到此遊覽吟誦。如今的東湖公園集文化、休閑、旅遊於一身,望霞樓、湖心亭等,更因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而被世人稱讚。

陳之浩跟著楊略在湖邊踱步,他說:“哎,咱們找個刺激的玩下嘛!劃船去?”

“哦!逍遙洞,剛開放的,你去過沒?”楊略指著指示牌興奮地嚷道。楊略從小生活在城市裏,一到了郊外,像找到了寶,這兒竄竄,那兒看看,恨不得什麼地方都去轉一轉。

“快!跟我來!”楊略拉著陳之浩就匆匆的往假山跑。

拐過一個轉角,楊略忙停下腳步,隻見孫甜正和幾個女生一起在亭子裏喂魚呢!那一群群紅鯉魚瘋也似的撲向從孫甜手中撒落的食物,互相爭搶著,逗得孫甜她們開心地大笑。

楊略童心忽起,湊上前去,從背後拍了她一下。孫甜一驚,手中的食物從指間全部滑落下去,那群魚兒搶得更凶了,一條壓著一條,簇擁在一起。水麵頓時泛起一陣陣漣漪,在清秋淡淡的陽光下粼光閃動。

“喂,袁征,你跑哪去了,快過來一起玩啊!”陳之浩瞅著遠處的袁征忙喊著。

“來啦——”袁征戴著頂帽子,背上背著一隻旅行包跑了過來,一搖一晃的,樣子滑稽得很。後麵還一起跟過來了一個腦袋,笑眯眯地露出了頭,原來是顧盛淩。楊略和陳之浩一見顧盛淩,開始後悔不該這麼大呼小叫了。

原本安靜的湖麵人漸漸的多了起來,遠處幾片小船在悠閑地飄著,被槳劃開的水麵,泛起波紋,在太陽光的沐浴下,波光鱗鱗。白色的雲朵,一片一片在蔚藍的天空愜意的舒展著,仿佛是一隻隻白色的鴿子,在天空翱翔。遠處黛綠色的群山則像是披上了一層歲月的霜,沒有的夏天那種鮮活跳動的綠色,卻依舊輪廓分明,在天際蜿蜒纏綿著。

秋風吹過樹梢,卻聽不見了樹枝的顫動聲。枝頭兩片落葉,在風中畫了幾個圈,然後靜靜的悄悄的,一片落在楊略頭上,另一片停在孫甜藍色的發圈上,而兩人沉默著,都沒有感覺到落葉的存在。

“你們兩個在這裏幹嗎呢?”陳之浩像鬼似的冒了出來,看到楊略和孫甜頭發上的落葉,哈哈的笑了起來,“哈哈,情侶葉。”

兩個人疑惑的看了看彼此,這才明白過來。於是楊略猛的搖了搖頭,那落葉就飄了開去,孫甜用手撩了老半天,終於把那枯葉從發圈上拿了下來。

孫甜看著陳之浩,心中既好笑又好氣,不知不覺漫步到了鵝卵小徑上,迎著清心的春風步入了湖心亭。

“東湖好把西湖比,一笠空亭勝引人!”孫甜看著兩側的對聯不禁地感慨,“可惜了,多好的才華,駱賓王就……”

“說不定兵敗的時候,他沒有死呢!”班長馬達不知道什麼時候依身匍匐在亭子的欄杆上,身穿一件白色的襯衣,麵龐清秀,就差手中的折扇了,不然就真是一個倜儻才子了。

“就算沒死,那他之後的佳作也都失傳了,那也是一種悲哀啊!”孫甜歎了口氣。

“嗯,不過說不定他之後的作品沒了往日的光彩,盡是一些抱怨詩呢!”

“抱怨民間疾苦事,抨擊世間渾濁物,你看杜工部的詩不也很好嗎?還是公認的‘詩史’!”孫甜見有人與自己觀點相似,心中很是高興,卻見是眼前這個大才子,心中似乎是低了一等,原本古文功底紮實的她突然有點應不上馬達的這句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