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治理“牛皮癬”的故事(2 / 2)

所謂“捉”,就是在“撕”與“刷”的同時組織人員守夜捉“賊”。隊員們或二三人一組或三五人一群,通宵達旦地在“牛皮癬”最多的地方“蹲點守候”,一旦發現製造“牛皮癬”的人便大喝一聲,圍堵攔截,生擒活捉,一個月下來,居然逮到了十幾個。但我們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因為這些張貼印刻“牛皮癬”的人大多為“痞子混混或者潑皮潑婦”,他們一般都帶著可以傷人的工具,我們有兩位隊員便在捉拿過程中與之產生了嚴重的肢體衝突,一個被打成骨折,一位手腕脫臼。一天深夜,隊員們看到兩個中年婦女印刷“牛皮癬”,現場圍捉,逃掉一個,被逮住那個嘴巴極硬,不但不肯招供其住地,還誣賴我們隊員打她,後來我們跟公安聯係,說要把她送看守所關押,方才害怕。結果我們在她們長期租住的白鶴畈鳳凰賓館房間裏搜出了一大堆印章和塗材,原來她們是福建人,是“牛皮癬”專業戶,據她們招供,她們白天睡覺,下半夜出來,縣城區大約一半“牛皮癬”都出自她們的手筆。我們扣留了她的身份證和摩托車,並讓她繳納3000元保證金,限其在規定時間裏清洗塗蓋掉自己以前印刻的“牛皮癬”。

所謂“呼”,就是啟動通訊呼叫係統,我們設置了一個自動呼叫軟件,讓隊員們盡可能將城區“牛皮癬”拍攝下來,將號碼輸入呼叫軟件,然後錄下城管大隊美女隊員餘小芳一段甜美嬌潤的話:“您好,這裏是廣豐縣城管大隊,你在廣豐城區張貼牛皮癬廣告,違反了城市管理規定,請到城管大隊接受處理。”這樣,凡在城區貼有“牛皮癬”的人每隔三五分鍾便會收到我們的電話,而且24小時不間斷,他們不知道是我們的還是客戶的,因為軟件可以不斷地改變我們的顯示號碼,他們要是接通便聽到餘小芳這一段話,要是不接又擔心萬一是客戶的,因而,他們一定會煩得要死,最終他們隻有兩個選擇,一是到城管隊來接受處理,保證今後不再製造“牛皮癬”,第二就是換號,換號是最不劃算的,因為一旦換號,不但所貼“廣告”全部沒用,而且要通知所有客戶新號,這是生意人最不願意看到的事。這呼叫係統效果很好,有一些人已經上門接受處理,更多的人由於不知會怎樣處罰,還是選擇了換號,還有一些人既不想換號,又不好意思去城管大隊,便托熟人說情:“周局長,幫忙停止呼叫我吧,實在是受不了了,我再也不貼廣告了,我保證,我發誓好不好?”我說:“也用不著發誓,反正我隻說一次,這次把你的號從軟件中刪除,我的隊員跟你沒仇,也不認識你,你趕快把你張貼的廣告全部處理掉,要不被我隊員又抄到號碼,再次輸入軟件,我就不再打招呼了。”

這個係統的名稱叫做“呼死你”!

通過撕、刷、捉、呼四管齊下,城區主次街道的“牛皮癬”已經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改觀。為了鞏固治理成果,我告訴鄧登銘:“牛皮癬製造者的流動性很強,把我們的做法告訴本市其他縣的城管部門,讓他們也加大打擊力度,一定要讓牛皮癬在其他地方也難立足,隻有消滅了牛皮癬的源頭,才能真正根治牛皮癬。”

昨天下午,我接到一位已經退下來的領導的電話:“亞鷹你搞什麼啊,把我門口牆上的牛皮癬都刷掉了!”我以為他要表揚我,想不到他接著說:“現在我退了,沒人幫我清理下水道了,害得我找個疏通下水道的電話都找不到!”他的話雖然讓我渾身不舒服,但我還是告訴他:“你上網查找廣豐百事通,廣豐報社王明波開的一個服務市民的網站,那上麵啥服務信息都有,免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