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後,老媽您總是嘮叨我亂買東西。但我覺得家裏有兩大類東西特別多,是件值得驕傲的事。第一,裝在身上的東西多——化妝品、衣飾、鞋帽、包包;第二,裝進腦子裏的東西多——書、報紙、雜誌、畫。如果我不打扮得漂亮點就出門,多浪費老媽遺傳的閉月羞花呀;如果我不讀書看報,多對不起老爸遺傳的聰明腦瓜呀。
不過,最近我發現這些已經無法讓我得到持久的快樂。衣服總有過時的一天,書也總有看倦的一日。隻在書中讀到與我不同的生活,遠遠不過癮了。我想去用自己的眼睛看看外麵的世界。
我上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都在北京,我所有的發小、同學、朋友和咱家所有親戚也都在北京。我們關心同樣的新聞,住同樣的房子,喜歡同樣的歌,看同樣的電影,上著同樣的班,說著同樣的話。我的朋友和同學們,有些已經通過父母安排的相親,找到一個家庭背景差不多的男孩或女孩,正談著一場不鹹不淡的戀愛。過幾年,大家都會領一個長得差不多的小紅本本,再辦一場程序差不多的鬧哄哄的婚禮,請來的大部分親戚我們既說不上來全名,也鬧不清楚該叫對方姑姥姥還是姨奶奶。再然後就是生個孩子,為了奶粉錢和尿布錢努力工作,偶爾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夫妻倆吵吵架,剩下的時間全用來頭疼孩子的入托、上小學、升初中、選高中、考大學、找工作、相親、結婚的問題。最後就像我在養老院裏見到的老人們一樣,在曬太陽和打瞌睡中期待著每周有子女和義工來陪自己聊聊天。
可這就是生活的全部了嗎?
我跟老爸說想去西藏的時候,您說去那麼遠幹嘛,就北京郊區轉轉得了。北京郊區我當天就能回來,就跟我上大學周周都能回家一樣,我可以把髒衣服拿回家用洗衣機洗,再從家帶一大書包您給我買的水果、零食回學校,這跟我現在的生活有什麼區別?離咱越近的地方,和咱們越相似。從小到大我見了太多和我相似的生活,現在,我想去看看和咱們迥然不同的生活。如果隻在一個地方呆著,那隻是被動地活著,見識了不同,才有選擇生活的機會。老爸、老媽,難道你們就不好奇,為什麼有的人能活得跟咱們那麼不一樣嗎?
已經有那麼多按部就班生活的人了,不差女兒我一個。
老爸您不是說,自己地理好是因為大學時全國大串聯,您去遍了大半個中國嗎?其實我也是去旅行中接受再教育的。您還總提當年去的地方是什麼樣,可您那些都是老黃曆了,等著我回來告訴您,那些地方如今變成什麼樣了吧!
二老看出來了吧,我不是腦袋瓜子一熱,一拍大腿就顛兒了,而是經過仔細思考、精心策劃的。老爸您腦子快,接受能力強,安撫我老媽的艱巨任務就交給您了。
由於你們的良好基因和悉心喂養,使得女兒我本就比一般女孩壯碩。而且我長期堅持遊泳,每逢周末天兒好,還去郊區爬山,所以健康方麵不用擔心。不過為了預防萬一,我帶了感冒藥、治拉肚子的藥、維生素片和創口貼。二老放心,秋褲、抓絨褲、毛衣、羽絨服、手套、帽子、圍巾我都帶了,還特地買了指南針、求生哨、手電筒、卡片刀。我不去危險的場所,不去人少的地方,不在晚上瞎出去溜達。飯會按時吃,覺會按時睡。會經常打電話報平安,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
有的話二老打電話說吧,因為我已經溜了,嘿嘿嘿。
女兒淼淼
201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