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黃埔學生(6)(1 / 1)

考場上這麼大的動靜,驚動了正在另外一個房間裏的廖仲愷。

廖仲愷出門一看,就樂了,他對著胡宗南也大聲喊道:“這位同學,我批準你參加考試。”接著轉身回到房間內,寫了一張字條交給胡宗南。

字條上書:“國民革命,急需大批人才。隻要成績好,身體健康,個子矮一點也是應該錄取的。”

憑著廖仲愷的字條,胡宗南被特許參加了接下來的文化考試。

旁邊排隊報名的同學紛紛議論:這個姓胡的嘴巴可比個子大多了。

整一個月後,黃埔一期學生入學考試發榜,胡宗南被列在備取生一欄中。

那時的廖仲愷當然不會想到,這個姓胡的小個子後來成了肩扛3顆金星的上將。

孫中山在這時急於抓軍隊,急需辦軍校培養人才,來廣州報考軍校的又多是熱血青年,所以,能錄取的盡量錄取。

這第1期來報考的青年以南方人居多,從北方來的青年較少。

為此,軍校在招生中特別注意招收來自北方的青年,從山西來的徐向前等十多名考生,還有從陝西來的閻揆要、關麟徵、張耀明、杜聿明等十多名考生在於右任的保薦下,都被錄取了。

招收的黃埔軍校第1期學生,陸續到黃埔長洲島入校報到。

原舊軍校校址因年久失修,荒草遍地,軍校組織力量進行大掃除,維修校舍,披荊斬棘,除穢去汙,使這片從前草木叢生的廢墟,“一變而為躍馬談兵之地”。

1924年5月5日至7日,經過考試選拔的400多名第1期學生正式入校上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