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當地考試合格後,約一千三百名考生來廣州複試。複試的國文試題為戴季陶擬定,數學試題由王登雲負責,張申府除了和幾位蘇聯顧問負責口試外,還負責筆試監考和閱卷工作。第一期招生近五百名,其中包括陳賡、徐向前等。
因為各地軍閥並不支持甚至反對這樣一個新生的軍事學校,招考第1期學生多采用秘密招生方式。
為了保證學生政治質量,每一名學生錄取時要有兩名擔保人。
當時除在廣州可以公開進行招生外,其餘各省因都在軍閥統治下,不能在這些地區公開招生,因之委托出席國民黨一大的各省代表回原籍後代為秘密物色選拔考生來校應考。
由於這時國民黨在許多地方還沒有建立組織,因此,非常重視培訓革命軍事幹部工作的中國共產黨,在黃埔軍校招生工作中起了突出的作用。
當時正是國共合作時期,中共黨組織可以保送初試。
在黃埔軍校招生期間,各地共產黨組織積極動員和選送符合條件的共產黨員、青年團員和青年報考。
共產黨人何叔衡在湖南長沙負責辦理軍校第1期秘密招生事宜,介紹趙自選、陳作為和郭一予等持函到上海見毛澤東。
當時,毛澤東、惲代英負責上海的招生工作。
考試據說是嚴格的,標準要求也很高,不過比起當下的考公務員,那時的考試標準實在太低。其實也正常,黃埔軍校的學生是要走進槍林彈雨,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書寫他們壯麗的人生的,考上公務員是追求衣食無憂的快樂人生,要說黃埔軍校標準高,關鍵是不怕死。
一句話,黃埔軍校要的是視死如歸,願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青年。
報考者一般要經過3關,第一關是各省區的初試,第二關是大地區範圍內的複試,第三關是軍校的總考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