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我們怎樣學習數學和自然科學(1)(3 / 3)

已經說過的話也不少了,或者可以表現數學所給予我們的很不算小。我們所能從彼得到的隻有這些嗎?還有更大的沒有呢?我想,將我們居住的世界在精神上擴延出去,使我們不執著在現實的六合以內,才是數學最大的恩惠。要說的這一層,較詳的敘述實無法免去。

我們想象有種在直線上生活的人——說彼是人——他的行動隻有前進和後退,沒有改變方向——無論上下、左右——的能力。這樣的人,倘若被我們在他進行的直線的路上前後都加上了極薄極薄,極短極短的阻隔——隻要有阻隔無論怎樣薄怎樣短——要不許他衝破那阻隔,他有隻陷到不幸的生命,困死在裏麵了。在我們看去,這是何等的可笑呢?腳一提或由左右一移動就得到生路了。但這是我們不止能在直線方向活動的人替他想的,他絕不能領會。

比他更進步——假定說——的人,我們設想他不但能在直線上活動,在平麵內都能活動。這個世界的人,自然不至於有前一種世界的人的厄運,因為他可以由旁邊活動——雖然還不能上下活動——得到生活。但是,我們對於他隻要在他所在的平麵上,圍著他畫一個小圈,雖然這圈是用墨筆畫的,在我們已經看不出它的厚來,隻要不許他衝破,也就可以限製他的活動,圍困他了。我們用我們的智慧可以指示他,叫他不用力地跳下就可以出來,但“跳”是上下的活動,為他所不能理會,所以這樣的指示就和對牛彈琴一樣,不能給微末的幫助,這也是我們從旁看去為可笑的。

我們笑他們,固然他們隻有忍受了,或者他們和我們一樣,不唯不能領受別人的指示,而且永遠想不到那樣的指示是有的。這句話似乎很可驚異了。但是我要提出一個問題:假如有人將我們用一口極薄的紙做成的箱子封關在裏麵,不許我們扯破箱子,我們能出來嗎?不在裏麵困死嗎?直線世界的人不打破他前後的阻礙不能出來,我們笑他,平麵世界的人不打破他四周——前後左右——的圓圈不能出來,也引起我們的冷笑,我們自己呢,不過多一條出路——上下——把這條多的出路一同封住,也就隻有坐以待斃,這不應當受非笑嗎?不,這是不應當的,因為我們和他們有一點不同。他們的困難是我們所能解除的,我們的困難是不能解除的,因為除了前後、左右、上下、三條路,實沒有第四條路。這樣的解釋,不過聊以自慰罷了。我們在立體世界想不出第四條路和他們在直線世界想不出第二條路,在平麵世界想不出第三條路不是一樣的嗎?不是隻憑各自的生活的環境設想嗎?直線世界的人不能因他的想象不能及否認平麵世界的人的第二條路,平麵世界的人,他們不能因他們的想象所不能及否認我們的第三條路,我們有什麼權利因我們的想象所不能及就否認第四條路呢?不將第四條路否認掉,第五、第六條路也同樣的難於否認。有了三條路以外的路,不打破薄紙做的紙箱除了我們立體世界的笨伯有什麼不能出來呢?這樣的說法,執著在物質的現實界的人們除了驚異搖首而外,隻有用實際的生活作武器來反對。在立體世界的實際方麵,第四條路是不能找出的。但這樣由合理的推論得到的理想的世界——這裏隻是比喻說,數學上自有根於理論的證明——使我們的精神的生活不囿於六合以內,這是何等偉大的成就!愚蠢的人們,勞心焦思的統領著一般富於獸性的人,殺戮了許多善良的朋友,才爭得尺寸的地盤,而且終於患得患失的。不費一矢,不傷一人,不和任何人相角逐,在立體的世界以外,開拓了第四、第五……條路來,不占有而享受,精神界的領域何等廣漠!這就是數學所給與人們的!

(《春暉校刊》)

我們應該怎樣學習數學

施炳如

畏習數學是多數青年的通病。他們不是說公式難記,便是說定理易忘;不是說代數式眩目,便是說幾何圖暈腦;簡直視數學如害人的毒物。在規矩較嚴緊的學校裏,學生為文憑計,還勉強地敷衍了及格。若在規矩不嚴的學校裏,畏習數學的同學們,便放肆起來,生一種欺人自欺的心理;“橫豎文憑是要到我手的,何必去和那眩目暈腦的數學作戰呢?”哈哈!他們竟拿文憑做讀書的對象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