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講壇(28)(1 / 1)

丹尼·博伊爾:手持攝影機在《驚變28天》(28DaysLater,2002)當中就用過了.在西方來講一台這樣的機器隻要5000塊,我們當時的預算非常緊,所以用了手持攝影機,我們靠手持攝影機就能拍出很好的電影,其實技術真的不是非常重要,我們現在拍大片用非常貴的設備,但是簡單的設備也可以。

菲爾·阿格蘭德:我們今天的題目是做簡單的電影,其實真的不是簡單的電影,電影還是非常複雜的。

薑文:我首先同意你說的,不是說不能高投入,不是說不能拍大片,大片也挺好看的,這個我一點都不反對。但同時同意你說的,不能把片子都弄成一個樣子,確實有更簡單的表達方式是更動人的,我也不知道怎麼才能讓它不是一個怪圈,顯然這裏麵左右這事情的力量非常多,有錢的原因,有人的原因,也有體製的原因。我也想談一個我的看法,我想之所以變成這樣,可能跟看電影的人變得不那麼簡單也有關係。我們也設想一下如果真是按大家想象那麼簡單、質樸的表達--我同意他說的電影就是表達,我永遠會這麼認為,但是僅僅這麼做的時候,會發生什麼結果?可能看電影的人已經沒那麼簡單了,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原因,有操辦這個事的原因還有接受這個事的人的原因,雙方如果不同時反思的話事情恐怕會越變越糟。

觀眾提問:電影是個慢功細活的事,但是也有電影不搭功夫就能出成果,是不是現在電影投資有些盲目,甚至電影市場有些虛假繁榮呢?

薑文:人家投資的人是做買賣,願意少投入多產出這一點沒問題,為了多掙錢無論怎麼忽悠,你願意看,你願意掏錢,他出了一塊錢掙了五百塊錢這是很成功的,咱們不能批評買賣人是不對的。但是電影永遠不是簡單的買賣,如果是簡單的買賣今天就沒什麼可聊的了,既然不是個簡單的買賣整個電影團隊生產出一個電影來是涉及很多人在裏麵的,你想把這個事做好就需要不同的分工,而不是說今天全變成買賣人這片就拍好了,就掙錢了,其實往往不是這樣。即使是尊重買賣人的投資方也不能說天天忽悠事,天天吹泡,我覺得是不對的,那樣很容易弄出一些豆腐渣工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