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慈禧就命人把珍妃打入冷宮,大門反鎖,飲食從門檻底下遞進去。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又將珍妃囚禁在鍾粹宮後北三所,並且給她立下一條規矩:今後不許再見皇上。
因此,光緒的一生,在愛情、婚姻和家庭中都充滿著悲劇色彩。光緒無兒無女,身邊沒有子女的家庭歡樂,自己長期過著一種囚徒的生活,沒有任何人跟他來往,孤苦伶仃,寂寞寡人,對個人生活來說,也是一種悲劇。
尤其是他與慈禧之間的恩恩怨怨更令人噓唏不已。是慈禧點名讓他繼承皇位的,應當說慈禧是他的恩人;慈禧既是他的伯母,又是他的姨媽,他對慈禧叫“聖母皇太後”,又是慈禧把他撫養大的,按理說慈禧是他的親人。但是在政治上,慈禧又是他的仇人和敵人。光緒親政的十年,是與慈禧進行政治和權力鬥爭的十年,從中日甲午戰爭到戊戌變法運動,雙方矛盾日益尖銳。因此,慈禧既是光緒的親人、恩人,又是光緒的仇人、敵人,這是一個矛盾,作為家庭生活來說,也是一種悲劇。 本 作 品 由 思 兔 網 提 供 線 上 閱 讀
第七部分:傳國玉璽之謎
傀儡皇帝光緒(10)
死因之謎
慈禧重新出麵訓政後,還多方淩辱折磨光緒。起初,慈禧想過要謀害光緒,後來又想把他廢掉。光緒深知慈禧的險惡用心,日夜擔驚受怕,常常對天長歎:我連漢獻帝都不如啊!
光緒被囚於瀛台,由慈禧的四名親信太監監視著。他或者坐在露台,雙手抱膝,愁思哀傷,或者睡在木床上苦思苦想。在太監的監視比較鬆懈時,就偷偷地記日記。這樣差不多被關押了整整兩年。
1900年,中國北方爆發了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運動,引起英、俄、法、德、美、日、意、奧等八國聯軍入侵。在八國聯軍逼近北京時,光緒帝有“留京以鎮人心之意”,慈禧太後卻挾其逃往西安。臨走前,慈禧命總管太監李蓮英硬將光緒最為寵愛的妃子兼同道者珍妃推入東華門內的一口井內害死。
在逃亡中慈禧下令剿殺義和團運動。1901年歲次辛醜,九月七日,清政府在北京與各國所訂立的條約,共十二款,以賠款一項為最重,數目高達白銀四億五千萬兩,為不平等條約中最苛刻的。1902年1月,光緒又被慈禧帶回北京,仍然被囚禁在瀛台。這時的光緒,在經曆了大風大浪之後逐漸地成熟起來,更加堅信中國隻有變法圖強才能免於被帝國主義列強滅亡的命運,他一直念念不忘變法,並一直希望在慈禧太後死後自己能重掌大權,重行新法。但是,他始終沒有搬倒慈禧這座壓在他頭上的大山,曆史始終沒有給他機會。他也沒有勇氣衝破封建倫理思想的束縛,因此,“天顏戚戚,常若不悅”,心境悲愴,終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劇命運。
被囚禁的光緒,病情日益加重。禦醫在光緒的《脈案》中多次寫下這樣的話:皇上脈搏微弱,麵色發黃,鼻子潰瘍,吃飯不香,消化不良,心情煩躁,時常歎息,氣短而懶得說話,精神恍惚,常常半夜醒來,對牆無故發笑。皇上本來身體就不好,氣血雙虧,心腎兩虛,現在又胸中鬱悶,虛火上升,造成脾胃不和。
1908年10月,光緒生病臥床。這時慈禧也生病了。光緒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