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悲歌未徹辛棄疾(3 / 3)

扯得有點遠,言歸正傳。老辛大半輩子在家賦閑,隻能自我安慰作曠達之想,希望借老莊排遣苦悶,於是寫了很多田園詞。這些詞樸素清麗、生機盎然,和他愛國詞的風格迥然不同。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清平樂》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西江月》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鷓鴣天》

好文字真的是天生的,這幾闋詞樸實簡單的文字組合,帶來無窮的魅力。以詩寫田園,當推陶淵明;以詞寫田園,稼軒要是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辛棄疾不但豪放詞、田園詞寫得牛,其婉約詞一樣清麗脫俗。毛晉《稼軒詞跋》評辛棄疾情詞“絕不作妮子態”,更有一種他人難以企及的高遠之懷,試看《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闋詞乍看是情詞,梁啟超評此詞“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王國維《人間詞話》雲:“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我多少次碼字煽情的時候,亦反複盜用此詞境,人品號令天下,屢試不爽。另外百度啊百度!有沒有給人家辛棄疾交版權費!劉克莊《辛稼軒集序》雲:“公所作,大聲鏜鞳,小聲鏗,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其穠纖綿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小山、少遊是婉約派正宗,稼軒牛刀小試,就能達到他們的高度,牛叉可見一斑。

公元1203年,主張北伐的韓侂胄起用主戰派人士,已六十四歲的辛棄疾被任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年邁的詞人精神為之一振。韓侂胄籌劃北伐,實為政治投機,以鞏固在朝勢力,起用辛棄疾等主戰元勳隻為炒作。辛棄疾認為戰機並不成熟,主張暫時不要草率行事,遭韓侂胄猜疑,不久被貶往京口(今江蘇鎮江)前線任知府,《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就是在鎮江寫下: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這闋詞用典很多,情感表達複雜,既要求積極抗金,又憂慮宋軍輕敵冒進。北固亭是京口名樓,登樓可望已屬金國的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登高遠眺,四顧蒼茫,英雄落寞,一腔悲憤吐之為詞。遠隔千年,依然能感覺到其中的沉痛悲鬱。

兩年後辛棄疾再遭罷免,重回上饒附近的鉛山閑居,雖屢見封召,乃至授以兵部侍郎、樞密都承旨要職,我想稼軒當時已是心如死灰,再未還朝,兩年後辭世,卒年六十八歲。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裏,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簷間鐵。南共北,正分裂。

——《賀新郎》

恨之極,恨極銷磨不得。萇弘事,人道後來,其血三年化為碧。

——《蘭陵王》

你們可看見稼軒絕望中無法消磨的痛苦!

你們可聽見一個渴望馬革裹屍靈魂的怨懟!

你們可有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悲涼?

範開《稼軒詞序》雲稼軒:“一世之豪,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雲稼軒:“其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於倚聲家為變調,而異軍特起,能於剪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一宗,迄今不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