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泥於形式,隻會令你寸步難行。
5.能臣和奸臣都是一個人。
為什麼說"在好上司下做能臣,在壞上司下作奸臣。"
其實人並沒有改變,但環境在變,他為了適應環境,必須要更換自己的形象。
譬如一個人的工作能力非常強,那麼他是否應該隨時表現出做事的能耐呢?
在好上司的手下,自然沒問題,你幹活越多,功勞越大,也越受重用。但這是種非常理想化的狀態,職場現實並不是這樣。
上司也是人,他們不可能以你想象中的狀態出現,往往每個人都是有私欲的,所以很多上司並不好,甚至於是壞上司。
有些人怕功高震主,所以壓製手下能人。有些人不看成績看關係。有些人喜歡搶下屬功勞,幹越多越沒有好處。
在這種壞上司的手下,你做能臣有用麼?唯一的結果就是被排擠打壓,苦哈哈白幹活已經算不錯了。
所以,隨機應變,因地製宜是職場中非常重要的法則。這是不法的大法,是無道的大道。
隻要你能保持自己本質不變,能臣與奸臣都不過是一個外表,是你春夏秋冬四季所穿的不同衣服,季節在變,衣服也得改變,職場和生活是同一道理,隻看你能不能做到而已。
案例:
鮮於闖出了彌天大禍。一時之間,A公司亂成了一鍋粥,集團高層和董事局連夜召開緊急會議,據說討論了六個多小時也沒什麼結論。而華東銷售大區更是人心惶惶,鮮於的個人前途已經沒有人關心,這次的災禍已經大到會影響所有人的飯碗。
目前的現狀就是,A公司的產品,不能進入華東區所有終端渠道,不能進任何藥店、超市、連鎖店,而業績也必然一落千丈,成為一塊死地。
別的競爭對手做了多年沒成功的事情,讓鮮於一張合同就給搞死了,如若殘局不能收拾妥當,那麼A公司的華東銷售大區就算垮了,鮮於也是千古罪人。
總公司雖然沒討論出什麼處理辦法,但還是連夜派出大中國區銷售副總監李榮,到華東區來收拾局麵。
A公司大中國區有兩個銷售副總監,李榮負責的是大業務方向,而周國華負責活動和渠道。這次與"好人家"的合作,周國華一直在幫鮮於做工作,而李榮則是持反麵立場。原本大家眼看著李榮被邊緣化,以為周國華會起來,可誰料到,最後撿著便宜的,反而是副總監李榮。
▲虹橋▲書吧▲
第50節:上司決定你的角色屬性(4)
總公司基於李榮一貫來不支持渠道合作的立場,幹脆派他過來整頓華東大區。可這對於李榮來說,實在也不是什麼好事情。
因為事情已如決口的大堤,一發不可收拾。自己來收拾局麵,做得好當然有功,可基本上是沒有辦法挽回危局的,到那時,他也有逃脫不了的責任。
李榮一進華東分公司,就召開幹部大會,在會上,怒不可遏的咆哮了半個小時,將鮮於罵的狗血淋頭。可罵歸罵,事情還要解決,李榮自己拿不出方案,便逼著下麵人想法,並且聲明,如果在限期內想不出解決方案,主管以上幹部統統減薪一半,如果在一個月內都無法解決,經理級幹部都要下台。
這個大屠殺的預告,令本就人心惶惶的華東大區亂上加亂,那些小人物哪有解決危局的方法,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找工作,替自己另尋出路。
一般世界末日的時候,總會有英雄出現,拯救世界,拯救所有人。這次也不例外,隻是站出來的英雄,卻是誰也沒想到的張宇。
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都和張宇沒有關係。當日公司征集合作方案時,張宇自己沒參與,隻是有限度的支持了下馮暉。後來王小峰的方案通過,張宇也沒幫上什麼忙,隻是沒反對而已。等鮮於竊取王小峰的成功,準備自己上時,張宇幹脆將王小峰從漩渦裏撈出來,然後自己轉身去了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