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我的人生故事代序(2 / 2)

(三)更重要的是完全超越世俗的是非名利,寵辱不驚。很多人自稱淡泊名利,其實不一定都能做到。也有人,不是為個人,但還是擺脫不了中國人仰望明君的慣性思維,往往會為某位權貴人物的幾句話影響自己的憂喜、判斷力,或升起幻想。我想周老已經徹底擺脫這一切,所以總能對自己的看法充滿自信,麵對種種荒謬之事,乃至涉及自己的無理和不公,都能付之一笑。人類發展的規律是他的信仰,他堅信凡脫離軌道的早晚要回到軌道上來。

作為超過百歲的老人,周老最鮮明的也是最可貴的特點是一直關注世界的最新發展,站在時代的前沿。他的名言之一是“要從世界看中國”,而不是從中國看世界,這同當前有些人處處強調中國特色成鮮明對比。已經進入21世紀,在“地球村”的形勢下,人類需要麵對的共同問題遠遠超過各民族狹隘的利益。強調“中國特色”往往是為一些負麵現象辯護,掩蓋落後。我還有一個觀點和周老不謀而合,那就是反對把所謂“東方文化”同西方文化對立起來。事實上並不存在一個統一的“東方文化”。流行的以儒家為核心的“東方文化”的說法實際上是“漢族中心論”,連少數民族都代表不了。印度文化和漢文化是一回事嗎?古來新疆對中原而言是西域,文化更接近中亞還是中國內地?所以自以為是“東方文化”代表,排斥所謂“西化”是站不住腳的,隻能固步自封。

當前我國在思想上兩大危險,一個是狹隘的國家主義(我現在用“國家主義”,而不用“民族主義”,因為我們是多民族國家,含義容易混淆),一個是民粹主義。這兩個正是當年希特勒法西斯統治的兩大思想基礎。“納粹”一詞就是德文“國家社會主義”的縮寫。我說的在我國最近的表現就是借釣魚島為題的打砸搶事件。這種情緒被煽動和利用,可以起很大破壞作用,名為愛國,實際禍國殃民。所以周老提倡的“地球人”、“世界公民”、“從世界看中國”,不僅僅是哲理性的,在當下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們的社會現在又處於轉折點,曾長年在謊言蒙蔽下,“啟蒙”工作任重道遠,特別需要像周老這樣的智慧之光驅趕蒙昧的黑暗。即將出版的《我的人生故事》從《周有光全集》十五卷中精選周有光先生的與人生、信仰、研究有關的故事,彙集成一本濃縮了他的人生經曆的作品,讀者可以從各個角度體察和了解作者不尋常又積極有為的一生;了解他是如何將自己的知識、智慧實際運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麵,從而超越人生的狹窄和局限,將人類美好的目標變成每日努力的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本書中所選擇的周有光先生的作品,常常從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開始,但都包含著豐富的對生活細節獨特的觀察體悟角度、別致的人生情趣和豁達而開闊的人生視野。在幽默機智、簡潔明了、清新宜人的語句中,透露出他對生活和學術研究方麵獨立、嚴肅和認真的思考和參悟能力,這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

我希望這本書為更多人喜愛,並從中得到對人生可貴的啟示和激勵。

2013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