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誤入心路歧途是一種“不幸”(2)(1 / 3)

人際交往的三塊頑石:冷漠、戒備與敏感

當“叢林法則”逐漸取締了良性競爭時,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們,該何去何從?是掌握“規則”,麵無表情地“吃”掉生物鏈中的下一級,還是看著其他人爭奪得你死我活,麻木而又冷漠?似乎每一種選擇都缺少了點人情味,更少了些人性的溫馨,有的隻是冷漠。如今,“競爭”二字已經滲透進了每個人的生活之中,人與人之間總是存在著隔閡。冷漠、戒備、敏感,似乎變成了三塊頑石,阻礙著人們的溝通與交流。

穿行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我們一定會看到各種各樣的麵孔:有一臉寒冰的麵孔,他們仿佛是一個個精致的“假人”,沒有表情、麻木而又冷漠;也有一雙戒備敏感的眼睛,當離他們太近時,必然流露出不滿的神情。也許很多人懷念很久以前的日子,那時沒有高樓大廈,也很少有電話手機,但是鄰裏之間、親朋好友之間卻相處得其樂融融。夏天的夜晚,街坊鄰居搬出小凳子聚在樹蔭下嘮家常,那種景象有說不出的溫馨。但現在不同了,冷漠高聳的大樓把城市空間分割得支離破碎,被分隔開的空間使都市人之間多了份冷漠與戒備。為此,一位建築大師想出了辦法。

一位閱曆豐富的建築大師,在他的封筆之作中,想打破傳統的設計理念,設計一條讓住戶交流和交往的通道,使人們不再隔離,讓整個空間充滿大家庭的歡樂與溫馨。圖紙設計出來之後,受到業界、媒體和學術界的一致好評。然而,等房地產商建成這片樓房以後,市場反應卻出奇的冷淡。房地產商急忙進行市場調研,而調研結果卻讓人吃驚不已:人們不肯掏錢買這種房的原因竟然是嫌這樣的設計使鄰裏之間交往多了,不利於處理相互間的關係;在這樣的環境裏活動空間大,孩子們不好看管;還有,空間一大,人員複雜,對防盜之類人人擔心的事十分不利……大師沒想到自己的封筆之作會落得如此下場,心中哀痛萬分。他決定從此隱居鄉下,再不出山。臨行前,他感慨地說:“我隻認識圖紙不認識人,這才是我一生最大的敗筆。”

大師拆掉了樓房之間的磚牆,卻無法拆掉人與人之間厚厚的心牆。心牆不除,即使離得再近,也無法讓人們跨越彼此間的距離。“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正是現代人們真實生活的寫照。現在許多人一麵抱怨著人與人之間太過於“無情”,一麵又對別人板起冰冷的麵孔,那麼,我們憑什麼要抱怨別人無情呢?我們每個人都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都需要良好的人際關係。而要與人交往,就必須搬開阻礙我們交流的三塊頑石。

每個人都應該相信自己的精力與忍耐力,熱愛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帶給對方極大的幫助。建立人際關係的前提就是學會熱情。永遠也不要失去應有的熱情,若能保有一顆熱情之心,那麼,彼此間的隔閡也自然會隨之消融。

擁有了熱情之後,就要深入了解每個問題,對什麼事情都具有熱情的態度,自然也就消除了彼此間的隔閡。比如,微笑多一點,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喜悅;對別人說感謝的話或道歉的話時,要真心實意;與別人交談的時候要多看對方的眼睛,這樣才能顯示對他們的關注與尊敬。

每個人都有成為重要人物的願望,所以做事多考慮對方,讓對方從我們的眼神與話語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交流也是一種化解彼此間冷漠、戒備和敏感的良方,也是攻克一切情感障礙的武器。而一個善於溝通與交流的人,必然會有一個良好的人際網,做任何事都會得心應手。

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熱情,我們每個人也需要熱情。一個充滿熱情的人,內心一定溢滿了陽光,這種熱情不僅溫暖了他人,更溫暖著自己的內心。充滿熱情的人,會把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調動起來,釋放火一般的能量。這種能量能夠打破任何冷漠的堅冰,讓彼此間不再有那道堅不可摧的“城牆”。

心靈體驗

忽然間,有個不熟悉的人對自己很好,你會:

A.以平常心與對方交往B.不拒絕,但心有戒防,對方必定有所圖

C.馬上拒絕,不給對方機會D.自認為有人緣,高興、開心

選A:你可以以平常心來和對方交往,坦誠地表現自我。

選B:你是個很有戒心的人,態度謹慎,所以你的人際關係通常是四平八穩的。

選C:你的自我防衛係統反應太過強烈了,你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