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2 / 3)

那時候他逞強著說不對,現在想來,到無需逞強。她確是錯了。愛不但使人軟弱,還使人堅韌。無論她沉睡多久,他都可以等,等到她醒過來的那天。

有著葉霽和蘇序的長寧如常般井井有條,葉霖甚至覺得,自己往後可以將許多事情放開手腳撥給百官去做了,可蘇堯卻沒能撐到抵達長寧那天。

她是在一個微微有些冷的早晨睡去的。

前一個夜裏葉霖還曾同她秉燭夜談,蘇堯也覺著自己怎麼也會撐到年後,因為前世她是撐了過去的,可她也沒有想到,自己竟在那樣一個清涼的早晨靜靜地睡著,就再也沒有醒來。

葉霖回京後很快就重新出現在了朝臣麵前,還是同從前一樣地勤政刻儉,隻是漸漸地開始將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全權交給蘇相、崔述、徐氏兄弟,以及其他中流砥柱去做了。

皇帝陛下的後宮還是隻有一個皇後。百官聽說皇後娘娘在平溪時便生了大病,回到長寧後就再也沒有露過麵,偶有時候會將徐慎言召進宮去,問起徐大人,卻也是三緘其口,什麼也問不出來。

一開始百官還有不怕死的上諫請求廣納後宮,可漸漸的地他們發現,他們的皇帝再也不笑了,整個人都沉靜了下來,甚至連發火,都變得越來越少了。曾經冷情的皇帝陛下簡直不能再用冷情來形容,而是漠然,是對年華的漠然和對時光的仇視。那一雙幽深如深淵之潭的黑眸望過來時,竟然讓他們生出一種錯覺來,仿佛眼前的皇帝陛下已是一具失去了靈魂的空殼。

也許,是皇後娘娘的病叫陛下煩惱。

百般無奈的朝臣終於放棄了廣納後宮的進言,轉而開始搜羅起天下名醫,眼下更重要的事不再是皇帝有多少個妃子,而是皇後的病能好起來,趕快為陛下誕下一個龍子。

尋來的名醫送進了一波又一波,又沉默著走出了一波又一波,要想見到皇後娘娘的名醫,都要先過了徐慎言徐大人和皇帝陛下這兩關,那樣多的名醫,卻沒有一個見到過皇後娘娘的模樣。

蘇堯昏迷的第二年夏天,已經辟府封王四皇子葉霽終於對蘇相下了聘書,迎娶了傾心已久的蘇二小姐。婚禮那天,一向同蘇二小姐姊情深的皇後娘娘仍舊沒有到場,提及皇後時,欣喜羞澀的新娘子卻皺起眉頭,一下子就紅了眼眶。

是怨自家姐姐不肯出麵,還是歎時光如白駒過隙,自己也新嫁人婦?沒人知道答案。皇後娘娘的親妹嫁給了皇帝陛下的親弟,這樣一樁親上加親的天作之合一時間傳為佳話。隻是蘇堯卻不能再知道這些愛與美的事情了。

蘇堯昏迷的第三年,眼看著就到了冬天,卻還沒有轉醒的跡象。葉霖照例下了朝便回到鳳梧殿,給昏迷不醒的蘇堯舒筋活血,按摩全身,又親自給她擦洗,喂她吃藥。

錦鳶和錦袖守著這個秘密三年,也看著皇帝陛下三年如一日地這樣愛惜著蘇堯,由先前的驚訝轉成感動,最後慢慢變成心疼。

四下無人的時候,皇帝陛下總喜歡同昏迷不醒的皇後娘娘聊天,絮絮叨叨地同她說著這一天的朝政,說著哪個臣子又將他氣個半死,是怎樣的榆木腦袋;又有時候說起從前的點點滴滴,說起自己未竟的誓言,說其未來的打算。葉霖說的興致勃勃,隻是這些話卻再也沒有人聽見了。

錦鳶和錦袖常常情不自禁地別過身去擦淚,誰能想到在外威嚴冷情的君王,在內光風霽月的皇帝,在麵對蘇堯的時候,竟是這樣深愛不悔,愛意深沉。

那個話嘮一樣同永遠不會給予回應的皇後娘娘說話的陛下,竟是叫他們覺出幾分可憐。

她們打心眼兒裏地希望蘇堯能夠快快醒過來,那時候隻當陛下情深,卻沒想到,竟是情深不壽,換得如此一個結果。

隨著三年之期越漸臨近,葉霖的臉色也越來越不好,甚至隱隱有了棄世的念頭。這念頭自然是沒對誰說過,說來也算是錦袖不小心聽到的,葉霖同崔述之間的爭論,前麵說些什麼都聽不真切,隻這一句響在空蕩蕩的大殿裏,十分突兀。

那個人說,“若是她真不在了,這人生便也沒有什麼意義!”

久久地沒有回音,再片刻,便是崔大人臉色僵硬地邁出大殿的模樣。

錦鳶連忙往一旁退了,卻是鼻子一酸,忍不住要掉下眼淚來。那一刻錦鳶隻對著上天祈禱,祈禱皇後娘娘能夠醒來,能夠將這一份沉甸甸的愛悉數收下。

太平四年的冬至,因為先前葉霖做出為蘇堯大動幹戈前往平溪這等不理智的事情,同葉霖久未交往的淮陽大長公主終於沉不住氣,來到了宮裏。

彼時葉霖才剛剛為蘇堯擦洗了身體,聽得淮陽大長公主求見,這才放下手中的物事前去熙華殿見她。

和葉霖猜測的一樣,淮陽此番前來依舊是為了子嗣一事,葉霖照舊充耳不聞,隻一味答應下來,隻想送走了這尊神卻並不打算聽從她的勸說,哪知道話題才進行到一半,便聽見殿外有宮人來報,許了他進來,竟是劉內侍,匆匆地朝淮陽大長公主行了個禮,便附耳過來說,天牢裏壓著的那位,死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葉霖的眼睛都沒有眨一下,隻麵色平靜地“嗯”了一聲,便抬眸對淮陽大長公主告辭,隻說自己有緊急事務要處理,不便同她繼續聊將下去,淮陽大長公主自然不信的,隻當他是不願理會她的多事找出一個托詞罷了。隻是那人是九五之尊的皇帝陛下,淮陽縱然看穿他的借口,卻也不便再不識趣地呆下去,因而拖了辭要離去。

葉霖自然是喜聞樂見的,目送著淮陽大長公主就要出了殿門,忽然又停下來,回頭語重心長道:“阿瑤……那確是個好孩子,姑姑明白,隻是陛下萬萬不可太過意氣用事,這葉家的江山……”

淮陽大長公主說到這裏,便停下來,審視了長身玉立於一堵水墨屏風麵前,絕代風華,眉間卻染著一絲疲倦的皇帝一番,終是不忍,道:“列祖列宗……可都在天上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