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財富的革命》(4)(1 / 2)

首頁新聞軍事文化曆史

首頁>財經總館>管理營銷>偉大CEO必讀的50本書>12《財富的革命》(4)

12《財富的革命》(4)楊吉南京大學出版社

三是知識原理,也就是非對抗性的知識的運用可以影響我們獲取和分配財富。這裏的“非對抗性”是相對於《權力的轉移》中托夫勒視知識為“權力最高品質之源”而言的。在當時的語境下,知識(或是信息)更多是被用作權力的爭奪、地位的角逐,而在《財富的革命》裏,知識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它取之不竭,用之不盡,而且將成為未來財富創造體係的主體。與“知識創造財富”相匹配的則是“消費生產者”趨勢的到來。根據托夫勒的定義,“消費生產者”是指那些為了自己使用或者自我滿足而不是為了銷售或者交換而創造產品、服務或者經驗的人。(《第三次浪潮》)“不論是作為個人還是作為集體,隻要我們既生產又消費我們自己的產品時,我們就是在進行‘產消合一’。”生活中,越來越多廠家把部分生產過程或服務環節交由消費者完成,而且還對這種“代勞”的行為收費,該商業模式就是“消費生產者”的最直觀體現。雖然,它有點類似於DIY(自己動手),但它恰恰是“知識社會”和“體驗經濟”中的核心理念。對此,托夫勒曾滿懷信心、毫不隱諱地寫道:“產消合一者是即將到來的經濟中默默無聞的幕後英雄。”書的後半部分,身為未來學巨擘的托夫勒照例用“財富三大原理”(時間、空間、知識)對人類社會的出路進行了展望。或許是延續了其成名作《未來的衝擊》的悲觀主義情緒,托夫勒始終認為人類心理深層結構難以適應不斷加速的創新而迅速變化的生存環境,並因此導致一次總體性的危機。所以,托夫勒對進行中的“第三次浪潮”(即“服務業時代”)隱約表示出一種憂鬱和不安。“隨著明天的經濟和社會初現端倪,我們所有的人都麵臨著一次最瘋狂、速度最快的旅行,而這次旅行所駛向的未來是任何前輩們都沒有經曆過和想象過的。”托夫勒自言不是預言家,因為未來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未來有太多的不可預測。但是托夫勒也給了我們一種確信:財富的革命一觸即發或已經爆發,那將會是以知識為基礎,並融合社會體係、文化體係、宗教體係、政治體係甚至更多體係的宏大架構。財富的革命性變化將繼續其不可阻擋的步伐,托夫勒期待的“奇妙無比”的21世紀才剛剛開始……

上章下章 [←]快捷鍵快捷鍵[→]

回到目錄回到讀書首頁

王立群讀《宋史》之宋太宗:最具改革精神的皇帝到底是什麼造就了宋代的繁榮與文明呢?

李鴻章政改筆記:大清官場筆記自揭裱糊匠一生吾國吾民最缺者,乃是踏踏實實把現居之屋裱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