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番外之二十——宮宴果然是非場(2 / 2)

“事急不便多言,將軍若信屬下,還請稍安勿躁,暫且束手就擒,在下有九成把握保將軍平安。”杜頌壓沉了聲飛速說道。

兩人在戰場上配合密切,這時情誼自然非比普通,席誌幹脆頷首:“你快離開這是非之處。”

杜頌也不多解釋,因為遠處已有宦官帶領宮衛趕來。

他隻重重一握席誌手臂,矮身借著假石遮擋飛速逃離“案發現場”。

這一起事故,自然很快就通傳到了蕉園。

那宮人聲稱靖北公以家人要脅,通過內宦傳遞鴆毒入宮,令她侍機投毒毒殺君上,她雖擔憂家人安危,實不敢為這重逆大罪,故今日趁機想與席誌談判,哪知席誌意欲扼殺滅口,虧她深識水性,情急一刻入水躲避才得時機呼救而免於毒手。

真相未明,但顯然奸侫已早有安排,宮人起居處果藏劇毒,而供出從中傳遞的內宦身上竟也搜出劇毒,雖那內宦大喊冤枉,隻要再一細究,席誌府中便會再有個仆役受不住酷刑招供,將宮人家眷藏身處揭露出來。

緊跟著,便會有彈劾紛遝而至,直指輔政王專權跋扈,勾通黨羽席誌、杜頌等人欲行篡位奪權大罪。

雖然這陰謀不無漏洞,證據也並非確鑿,可不過是遞給天子一個把柄,歸根結底,如何審斷就看天子之意。

策劃陰謀者勢必就是魏氏一黨,他們之所以信心滿滿,當然是篤定天子對輔政王已有鏟除之意,自為善加利用這個他們處心積慮創造的機會。

這時當席誌“落網”,那環環相扣還未及展開,天子果然已經勃然大怒,無視太後憂慮之色,當眾下令將席誌收監,此案他要親審!臨了,還衝輔政王微微一笑:“朕雖未親政,不過此案既是衝著朕來的,由朕主審當無不妥吧,輔政王可有異議?”

虞渢也隻是落落起身:“聖上聖明。”

可底下衛昭已經心神大亂,本欲呈給太後的茶盞整個扣在了裙子上,她卻毫無知覺。

衛尚儀的失態當然不至引起太多注意,隻因眾人這時都被這風雲突變震驚得回不過神,可還是有三人看在眼裏。

一個就是衛昭之母衛夫人,她一經劇變,擔心的當然是身陷宮廷的女兒,眼見衛昭這副形容,一顆心更是懸在了嗓眼……難道這孩子屢屢拖延婚事,竟是心有別屬?這可是醜事,絕對醜事!再者對方居然是個武將?完了,衛家清貴門風徹底不保,衛氏先祖泉下難安!

還有一個就是薛夫人,薛直濟的生母。其實早在十餘年前,兒子剛剛過了童試,她就想先確定一門婚事,首選便是衛尚書嫡次女,哪知上門“意會”,竟被衛夫人婉言謝絕,話說得分外難聽,倒不是嫌棄她家門第寒微,反而聲稱官宦之族衛家高攀不起,那心高氣傲自命不俗的架子,仿佛家主衛予仁不是官員而是隱士一樣。

薛夫人窩了一肚子火,也沒再提這事,哪想到兒子竟也不想“早婚”,這般一蹉跎,雖仕途順遂,兜兜轉轉結果還是要與衛氏聯姻,薛夫人原本就不滿衛夫人的自負清高,當然也不敢違逆太後的意願,然而讓她氣惱的是衛昭竟還遲遲不應,眼下瞅這情形,衛昭竟像是對靖北公心有所屬!

薛夫人的臉色就很不好看了,她家三郎即使早過婚齡,可才品出眾,哪家名門淑女不足配?衛家雖也高貴,衛昭到底已至大齡,卻還看不上三郎!就此打算起來,這門親事結不得,她的小妹眼下是欣安公主夫家舅母,也許能通過這層關係,說服太後打消賜婚之意。

與這兩位不同的是第三位——輔政王妃。

憑旖景這時的心智城府,哪能看不出今天這出戲看似針對席誌,實則是劍指她家王爺,卻一點也沒有憂慮不安,反而注意到衛昭的失態……咦?看來這丫頭終於動了兒女私情,竟是席誌?!果然不錯,實在難得,不過……太後姐姐怕是要錯點鴛鴦譜了,必須撥亂反正呀,或許……罷了,就讓兩個患難見真情,待得水到渠成未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