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出色員工以一當十,拉著企業奔跑成為最受歡迎的人 (2)(3 / 3)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一個人不可能永遠屬於一個公司、一個職位,很多變化是我們無法控製的,我們唯一能夠控製和把握的就是自己的實力和口碑。

美國管理學者華德士提出:“21世紀的工作生存法則就是建立個人品牌。”他認為,不隻是企業、產品需要建立品牌,個人也需要在職場中建立個人品牌。是每一個職場人都應有的職業追求,同時也是其立身之本。

許振超,新合資的明港集裝箱公司技術部固機部經理,全國勞動模範,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常委。

一名現代工人,如果缺乏熟練的專業技能,單憑愛崗敬業的熱情,是遠遠不夠的。許振超參加工作30多年來,以“幹就幹一流,爭就爭第一”的精神,立足本職,務實創新,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他自學成才,苦練技術,練就了“一鉤準”、“一鉤淨”、“無聲響操作”等絕活,帶出了“王嘯飛燕”、“顯新穿針”、“劉洋神繩”等一大批具有社會影響的工作品牌。他帶領團隊按照“泊位、船時、單機”三大效率的標準要求,深入開展比安全質量、比效率、比管理、比作風的“四比”活動,先後六次打破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使“振超效率”令世人讚歎,將“振超精神”名揚四海。“10小時保班”服務品牌為顧客提供了超值高效的服務,吸引了全球各大船運公司紛紛在青島港上航線、換大船。2006年青島港集裝箱達到7702萬標準箱,截止到8月,位列世界第11強。

許振超積極響應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號召,按照青島港“管理挖潛年”的要求,多方試驗在冷藏集裝箱上加裝節電器,僅2005年就節約電費600萬元,投資回報率達到60%。自2006年以來,他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領銜組織實施了輪胎吊“油改電”技術改造,填補了這一技術的國際空白,在全部77台輪胎吊投入使用後,年節約資金3000萬元以上,噪音和尾氣汙染大為降低,接近於零。

青島港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說:“為什麼會有‘振超效率’?許振超能夠將下麵的一幫子人領起來。在許振超的帶動下,他的絕活‘振超效率’,80%以上的人都已能熟練掌握,許多工人還掌握了新的絕活。世界紀錄不斷被刷新,已不僅是許振超一個人的力量,更是許振超帶動下的團隊的力量。”

對於職場中的各級管理者和員工而言,個人品牌是職業發展的助推器,借助它你可以更快地得到升遷。事實上,升遷路上的競爭某種程度上就是個人品牌之爭,最終勝出的必定是擁有良好個人品牌的候選人。

個人品牌主要是指個人能力和魅力的呈現,它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姓名,而是一個人在職場受到信賴的標誌。初涉職場,個人品牌是客觀存在的,但任其自然成長,還是潛心打造,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成功的個人品牌都是潛心打造的結果。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應該有意識地去打造個人品牌。

品牌是與“身價”緊密聯係在一起的,個人品牌知名度越高,給企業帶來的利益就越大,個人的身價自然也就不菲。

管理專家宋新說,個人品牌就是個人在工作中顯示出的獨特價值。它就像企業品牌、產品品牌一樣,要有知名度,更要有忠誠度。具體而言,個人品牌有以下幾個特征:

第一,個人品牌最基本的特征是質量保障。這一點跟產品品牌一樣。它體現在兩方麵:一方麵是個人業務技能上的高質量;另一方麵是人品質量。也就是說既要有才也要有德。一個人,僅僅工作能力強,而道德水平不高,是建立不起個人品牌的。

第二,個人品牌講究持久性和可靠性。建立了個人品牌,就說明你的做事態度和工作能力是有保證的,也一定會為企業創造較大的價值。企業使用這樣的人是可以信任和放心的。

第三,品牌形成是一個慢慢培養和積累的過程。任何產品或企業的品牌不是自封的,而要經過各方檢驗、認可才能形成。對個人品牌而言,也不是自封的,而是被大家所公認的。

第四,個人一旦擁有品牌後,他跟職場的關係就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像一個企業一樣,如果有了品牌,它做任何事就會相對容易一些。同樣對個人來講,一旦擁有了自己品牌,工作起來就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