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做個職場為人處世的高手(6)(3 / 3)

也別讓自己被某位有演講欲、傾訴欲的同事牽著鼻子走。要是他滔滔不絕,不給其他人說話的機會,你就不要再向他提問或詳細回答他的問題,否則他會更加沒完沒了。你可以禮貌但簡潔地回答:“這個想法確實不錯。”然後,你稍作停頓,再開始一個與此有些聯係的新話題。說話時,請看著在場的人員,用目光鼓勵其他人也來加入發言。向那些一直沒有機會發表意見的人提些問題,這會讓他們感到你的細心和周到。

大家談興正濃時,進來一位新的談話夥伴,這是常有的事。此時,你若是能夠費點心,讓新加入者馬上融入你們的討論,則可以突出地體現你的一片好意。

此外,要注意你的姿勢。對任何人都不能顯得冷淡,更不能故意用脊梁對著人家。要是有新來的人加入會談,注意挪一下給他騰出座位,別冷落了他們。

不要讓對方覺得,你在尋找比他更有趣的談話夥伴。由你開頭的話題,就要把它認認真真地進行到底,別在他麵前頻頻調轉頭去,顯出對他的話沒有興致的樣子。也不要給人這種印象:你老在張望門口或打量整個屋子,或是盯著牆壁發愣。

與同事交流時避免和控製冷場的發生

和同事交流的時候,最怕的情形之一就是冷場。冷場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單向交流,聽的人毫無興趣,注意力分散;另一種是雙向交流中,聽者毫無反應,或者僅以“嗯”、“噢”之類應付。

不管是哪種情況出現的冷場,根本原因都在於聽者不願聽你所說的話。聽者僅僅出於禮貌而扮演一個“接受”的角色。因此冷場完全應由說話人負責。

冷場的出現,是發言者的失敗,因為它不能達到彼此溝通交流的目的。發言者既要發言,必須實施控製,避免冷場的發生。避免和控製的辦法是:

(1)發言簡短。

單向交流中那種應景式講話,越短越好。雙向交流中,任何一方都不要滔滔不絕地包場,要有意識地給對方留下發言的時間和機會。自己一輪講不完,應待對方有所反應後再講,不要一輪就講得很長。

(2)變換話題。

單向交流的話題變換是暫時的,所變換的話題是為了吸引聽者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興趣。這一目的達到後,仍要回到原有話題的軌道。

雙向交流的話題變換是不定的,根據現場情況隨時進行。比如你與別人談今日淩晨看的一場世界杯足球賽電視直播,可別人並不喜歡足球,也沒有在半夜裏爬起來觀看,對你所談顯得毫無興趣,出現冷場。這時,你就應及時將話題扯到其他方麵去。

(3)中止交談。

任何人在交談時都不希望聽者不願接受。但若這種情況出現後,自己又采取了諸如簡短發言、變換話題、加強語氣等控製手段,仍然不能扭轉冷場的局麵,那就應中止交談。沒有接受的交談是無意義的,既白白耗費自己的精力,又無端浪費別人的時間。比如你同他談足球他無興趣後,變換話題他仍無興趣,就不可再談下去。這叫做“話不投機半句多”。要麼各自走開,另尋開心,要麼各自靜止,閉目養神。

當然,方法還有很多,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總結。

學會與小人共事

與一位趣味相投的同事工作是件很愉快的事情,不僅氣氛融洽,容易出成果,還能增進友誼。遺憾的是,你還可能碰到與你鉤心鬥角的“小人”同事,他們說話尖酸刻薄,做事愛搶功勞。如果不是出於某些需要或是上司的安排,你根本不可能與他共事。但在這不友善的氛圍中,你又如何有效地與他一起開展工作呢?

1.麵對陽奉陰違者

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有些人總喜歡當麵一套,背後一套。其實與這種人交往無須錙銖必較,隻要明察秋毫,多些警惕就行。你千萬不能在盛怒之下,“以牙還牙”,否則自己也成為小人了。在生活裏,碰到陽奉陰違者,多給對方一些表現的機會又何妨?你完全可以埋頭做事,用成績來說明一切。每個人都要有這樣的信念:業績比語言更能說明問題。

2.麵對胸懷敵意者

與胸懷敵意者相處要謹慎,他在旁邊看你做事,並不熱心支持,有時候還搗搗鬼。你做成事情,他心裏不痛快;你做事不順利,他會幸災樂禍。遇到這種人,你就要寬宏大度一點兒。人是充滿感情的動物,你十分友善地對待他,終有一天他會良知發現,向你伸出合作之手。很多時候,對方胸懷敵意往往是因為心理不平衡,你可以給對方充裕的時間,讓他緩衝這種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