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巧妙說話,靈活辦事(3)(2 / 3)

老板掙了一些錢的時候,就把這個店麵賣了,去租了一家大型飯店,買這個店麵的老板依舊開著海鮮酒店,剛開業時,他也進行了裝修,所不同的是,他把先前那個老板砸開的牆又給砌了起來,酒店便多了一個單間。新來的老板人很精明,凡是有利於生意的事,他都努力去做,但不知怎麼生意卻並不好,漸漸地門前冷落,車馬稀少,生意一天天衰敗了。眼看就要關門了,老板不甘心,就去問原來的老板。他說:“我和你是在一個位置開酒店,我的廚師不比你的廚師差,為什麼你掙錢,我卻賠錢?”原來的老板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你應該牢牢記住,錢是裝在別人口袋裏的。做生意要仔細權衡利弊,給足了顧客好處,你才能獲得利益。”老板回去想了半夜,終於恍然大悟,第二天便叫人把那麵牆給砸開了。

我們常聽說這樣一句話:“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是的,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沒有了愛心,人人都想著自己而沒有顧及他人,生活也將變得冷酷無情。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必須為他人的利益著想,給他人以方便,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互利是不可缺少的。正因為利益的均衡,才能讓各種事情順理成章地進行。

深入了解幫你辦事的對方

要想與對方順利辦事,必須深入了解交際對象,了解對方的性格、身份、地位、興趣,然後投其所好,避其所忌,攻其虛,得其實,這樣辦起事來才能進退自如,成功有望。做不到這一點,就容易把本該辦成的事辦砸。

(1)不能忽視對方的身份地位。

無論在哪個國家、什麼時代,人們的地位等級觀念都是很強的。對方的身份、地位不同,你說話的語氣、方式以及辦事的方法也應有異。如果不明白這一點,對什麼人都是一視同仁,則可能會被對方視為無大無小、無尊無賤。尤其當對方是身份地位比你高的人,會認為你沒有教養,不懂規矩,因而他不喜歡聽你的話,不願幫你的忙,或者有意為難你,這樣就可能阻礙了自己辦事的路子,使所辦之事遇到障礙。

聰明人都是懂得看對方的身份、地位來辦事的,這也是自己辦事能力與個人修養的體現,平常我們所說的“某某人會來事”,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才智上。這樣的人不隻當領導的器重他,做同事的也不討厭他,這樣,他們辦起事來就比較容易。

(2)看準對方的性格,投其所好。

人各有其情,各有其性。有的人喜歡聽奉承話,給他戴上幾頂“高帽”,他就會使出渾身力氣幫你辦事;有的人則不然,你一給他戴“高帽”,反而引起了他敏感性的警惕,以為你是不懷好意;有的人剛愎自用,你用激將法,才能使他把事辦好;有的人脾氣暴躁,討厭喋喋不休的長篇說理,跟他說話辦事就不宜拐彎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