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因為有突出的成就,所以他們許多怪異的行為往往被社會廣為宣傳,有些人甚至產生這樣的錯覺:怪異的行為正是名人和天才人物的標誌,是其成功的秘訣。我們隻要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種想法是十分荒謬的。
名人確實有突出的個性,但他們的這種個性往往表現在創造性的才華和能力之中。正是他們的成就和才華,他們的特殊個性才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如果是一個一般的人,一個沒有多少本領的人,他們的那些特殊的行為可能隻會得到別人的嘲笑和不理解,所以隻有有才能的人才更適合擁有一些特殊的個性。
年輕人為什麼那麼喜歡談個性,那麼喜歡張揚個性呢?我們先探討一下年輕人所張揚的個性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我覺得他們張揚的個性相當一部分是一種習氣,是一種希望自己能任性而為所欲為的願望。年輕人有許多情緒,他們希望暢快地發泄自己的情緒。他們不希望把自己的行為束縛在很複雜的條條框框中。所以年輕人喜歡張揚個性。
張揚個性肯定要比壓抑個性舒服。
但是如果張揚個性僅僅是一種任性,僅僅是一種意氣用事,甚至是對自己的缺陷和陋習的一種放縱的話,那麼這樣的張揚個性對你的前途肯定是沒有好處的。
年輕人非常喜歡引用但丁的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作為一個社會中的人,我們真的能這麼“灑脫”嗎?比如你走在公路上,如果僅僅走自己的路而不注意交通規則的話,警察就會來幹涉你,會罰你的款。如果你走路不注意安全,橫衝直撞的話,還有可能出車禍。所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種態度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大行得通的。
社會是一個由無數個體組成的人群,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存空間並不很大。所以當你想伸展四肢舒服一下的時候,必須考慮不要碰到別人。當我們需要張揚個性的時候,必須考慮到我們張揚的是什麼,必須注意到別人的接受程度。如果你的這種個性是一種非常明顯的缺點,你最好的選擇還是把它改掉,而不是去張揚它。
我們必須注意:不要使張揚個性成為我們縱容自己缺點的一種漂亮的借口。
走向社會之後,社會需要我們的是什麼呢?
考察一下就會知道:社會需要我們創造價值。社會首先關注的不是我們具有什麼樣的個性,而是我們具有什麼樣的工作品質。如果我們的工作品質是有利於創造價值的,我們就會受到社會的歡迎;否則,我們就會受到社會的冷遇。個性也不例外,隻有當你的個性有利於創造價值,是一種生產型的個性,你的個性才能被社會接受。
巴頓將軍的性格粗暴,他之所以能被周圍的人接受,原因是他是一個優秀的將軍,他能打仗,否則,他也會因為性格的粗暴而遭到社會的排斥。
陳景潤在日常生活上可以說是很低能的,他的這種低能之所以能被社會理解,是因為他是一個大數學家,是因為他摒棄了日常生活中的種種興趣,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數學研究中去了。
所以我們應該明白:社會需要的是生產型的個性,隻有你的個性能融合到創造性的才華和能力之中,你的個性才能夠被社會接受;如果你的個性沒有表現為一種才能,僅僅表現為一種脾氣,它往往隻能給你帶來不好的結果。
我們考察一下社會上性格成熟的、成功的人士,我們發現中國有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很多在社會上功成名就的人,在他們各自的專業中,他們非常有個性,而在日常生活中。他們非常注意調整甚至壓製自己的個性。
在中國這個強調群體一律的社會環境中,過分地強調張揚個性對你並沒有什麼好處。我們應該把個性表現在創造性的才能中。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是應該表現得更正常一些,更理智一些,更和我們周圍的人協調一些。
這是一種成熟、明智的選擇。
學會低頭彎腰保護自己
風一吹便低俯的草,其實是飽經風霜,通過無數次考驗的堅韌的草。人生何嚐不是如此。低頭彎腰,保護了自己,強硬隻能夭折得更快。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碰到不盡如人意的事情。需要你暫時退卻,這時候,你必須麵對現實。要知道,敢於碰硬,不失為一種壯舉。可是,胳膊擰不過大腿。硬要拿著雞蛋去與石頭碰,隻能是無謂的犧牲。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另一種方法來迎接生活。這就是適時低頭。
《史記》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代的範睢本是魏國人,後來他到了秦國。他向秦昭王獻上遠交近攻的策略,深為昭王所賞識,於是他升為宰相。但是他所推薦的鄭安平與趙國作戰失敗。這件事使範睢意誌消沉。按秦國的法律,隻要被推薦的人出了紕漏,推薦人也要受到連坐的處分。但是秦昭王並沒有問罪範睢,這使得他心情更加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