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幸福和快樂來說,最普遍的和最具破壞性的傾向之一就是集中精力於我們所想要的,而不是我們所擁有的。這對於我們擁有多少似乎沒有什麼不同;我們僅僅不斷地擴充我們的欲望名單,這就確保了我們的不滿足感。你的心理機製說:“當這項欲望得到滿足時,我就會快樂起來。”可是一旦欲望得到滿足後,這種心理作用卻不斷重複。
一個朋友在星期天結清了新房子的貸款,而恰恰在下一次我們看到他時,他所談論的是他的下一個甚至會更大的房子!不隻他一人如此,我們中大多數人會做極其相同的事情。我們想要這個或那個。如果我們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我們就不停地去想我們所沒有的並且我們會保持一種不滿足感。如果我們確實得到我們想要的,我們僅僅是在新的環境中重新創造同樣的想法。因此,盡管得到了我們所想要的,我們仍舊不高興。當我們充滿新的欲望時,是得不到幸福的。
幸運的是,有個可以快樂起來的方法。那就是改變我們思考的重心,從我們所想要的轉而想到我們所擁有的。不是期望你的愛人是別人,而是試著去想她美好的品質;不是抱怨你的薪水,而是感激你擁有一份工作;不是期望你能去夏威夷度假,而是想到你家附近亦有樂趣。這會有多高興,這種可能性是沒有窮盡的!每次當你注意到自己跌入這種“我期望生活有所不同”的陷阱中時,退回來,並且重新來過。吸口氣,記住要感激你所擁有的一切。當你的精力不是集中於你想要的,而是你所擁有的上麵時,不管怎樣你都會結束這種要得到更多的想法。如果你聚焦於你愛人的好品質,那麼她將會更加表現出愛意。如果你感激你的工作而不是去抱怨它,那麼你將會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加多產,並且無論怎樣你可能最終得到一次加薪。如果你聚焦於在房屋周圍享受的方式,而不是等著在夏威夷享受,你最終會有更多的樂趣。如果你曾去過夏威夷,那麼你會習慣於享受。如果你沒去過夏威夷,不管怎樣,你也會有一個很不錯的生活。
享受自己的生活,不要與他人相比
據《聖經》記載,耶穌曾經講過這樣一個“雇工的比喻”:
天國有一個葡萄園主,清晨出去為自己的葡萄園雇工人。他與工人議定一天一塊錢,就派他們到葡萄園裏去了。
在第三個時辰,他又出去,看見另有些人在???上閑站著,就對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裏去吧!一天我給你們一塊錢。”他們就去了。
在第六和第九個時辰,他又出去,也照樣做了。
在第十一個時辰,他又出去,看見還有些人站在那裏,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站在這裏整天閑著?”
那些人對他說:“因為沒有人雇我們。”
他對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裏去吧!”
到了晚上,葡萄園的主人對他的管事人說:“你叫他們來,分給他們工錢,由最後的開始,直到最先的。”
那些在第十一個時辰來的人,每人領了一塊錢。
那些最先雇的前來,心想自己必會多領,但他們也隻領了一塊錢。
他們一領到錢,就抱怨葡萄園主,說:“這些最後雇的人,不過工作了一個時辰,而你竟把他們與我們這整天受苦受熱的同等看待,這公平嗎?”
他答複其中的一個說:“朋友!我並沒有虧負你,你不是和我議定了一天一塊錢嗎?拿你的走吧!我願意給這最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難道不許我拿我所有的財物,行我所願意的事嗎?或是因為我對別人好,你就眼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