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身心安在(3)(2 / 3)

簡易放鬆禪法

1.先端身正坐,臀部微向後張,小腹微向前挺。

2.兩臂自然下垂,兩手掌左上右下地疊放在一起,掌心朝上,輕鬆地放在腹部前。

3.脊椎自然豎直,兩肩微向後張,胸部自然放平,頸椎打直。

4.下巴輕輕下壓,舌頭上抵,自然貼在口腔的上方,嘴唇微張,眼皮自然闔下。

5.深呼吸。吸氣時,觀想外在大自然的寧靜歡喜、閑逸自在,隨著新鮮的空氣,慢慢地吸入體內;呼氣時,觀想內在所有的緊張壓力、煩惱情緒,隨著汙濁的碳氣,慢慢地釋放出去。

6.慢慢地吸入白色光明氣,自然地呼出汙濁的業氣。(三至七次,鼻納清氣,口吐濁氣)

自律禪悟——正其身,莫貪念

誘惑生於欲,無欲則無惑。麵對誘惑時,我們要心懷正念,禪定自身,去除一切外境誘惑。

某日,坦山和尚與一道友一起走在泥濘小路上,此時,天正下著大雨。

他們在一個拐彎處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為身著綢布衣裳和絲質衣帶而無法跨過那條泥路。“來吧,姑娘。”坦山說道,然後就把那位姑娘抱過了泥路,放下後又繼續趕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悶聲不響,最後終於按捺不住,向坦山發問:“我們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別是年輕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險的,你為什麼要那樣做?”“什麼?那個女人嗎?”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還抱著嗎?”

這個故事讓人不禁想起佛陀所說的:見到美色,唯恐心受到誘惑,連忙把眼睛挖出來是愚蠢的行為。因為一切誘惑皆發自於心。為此,我們要明了,心才是受誘惑的主角,邪惡之心如能斬斷,作為配角的眼睛就不會產生邪念了。

一次,洞山禪師問雲居禪師:“你愛色嗎?”雲居禪師當時正在用竹籮篩檢豌豆,聽到洞山這樣問,嚇了一跳,筐裏的豆子也灑了出來,滾到了洞山的腳下。洞山笑著彎下腰把豌豆一粒一粒揀了起來。

雲居禪師耳邊依然回響著洞山禪師剛才說的話,他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實在是沒有辦法回答。“色”包含的範圍太大了!女色、顏色、臉色??你穿衣服挑顏色嗎?你吃佳肴喝美酒看重菜色、酒色嗎?你選宅第房舍注意牆色嗎?你會按照別人的臉色行事嗎?你貪戀黃金白銀嗎?你戀慕豔麗的女色嗎?

雲居禪師放下竹籮,心中還在翻騰。他想了很久回答道:“不愛!”洞山一直在旁邊看著雲居受驚、閃躲、逃避,他惋惜地說:“你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想好了嗎?等你真正麵對考驗的時候,是否能夠從容麵對呢?”

雲居大聲說:“當然能!”然後他向洞山禪師的臉上看去,希望能得到他的回答,可是洞山隻是笑,沒有任何回答。雲居禪師感到很奇怪,反問道:“那我問你一個問題行嗎?”洞山說:“你問吧!”雲居問:“你愛女色嗎?當你麵對誘惑的時候,你能從容應付嗎?”洞山哈哈大笑:“我早就想到你要這樣問了!我看她們隻不過是美麗的外表掩飾下的臭皮囊而已。你問我愛不愛,愛與不愛又有什麼關係呢?隻要心中有自己堅定的想法就行了,何必要在乎別人怎麼想!”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眼中有色,心中無色,才能坦然麵對世間的各種誘惑。

人有萬厄,皆因貪念而起。

去除孽障心魔,不奢想妄欲,終日精進修行,自能心懷正念。

待人禪悟——去除我執,寬容接納

除了自己,我們每天還與周圍很多人接觸、交流。有時,我們會不明就裏地喜歡、厭惡我們所碰到的人,並由此引起偏愛、怨恨、憤怒的情緒,鬧得心緒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