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後記(2 / 2)

1965年,可以說是我的人生第一個轉折點,這一年,不光在全縣中小學教育會上受到了表彰獎勵,而且組織上還決定叫我到延師培訓半年好轉公辦教師。就在局裏決定後的第三天。又接到縣委抽我參加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通知。於是我就以一名積極分子的身份參加了洛川、宜君兩期社教,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又回鄉勞動了兩年。兩年的社教、兩年的勞動,不僅磨了兩手老繭,而且也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建立農村黨支部時,又當了兩年原大隊黨支部書記。1972年7月份又到金湯七年製學校教了一學期語文。1973年元月份轉正後就調到縣文化館搞創作(說是創作,其實多數時間在鄉下搞中心工作),1973年春組織下文調到吳堡公社當了黨委辦公室文書,一當就是7年,後又再次調回文化館編文藝小報《紅燈》兼並創作。,一年後又調到縣人大,一幹就是二十多年。其間刁空寫了些詩文,也發表了些詩文,隻不過是斷斷續續而已。直到1988年在農村蹲點,和農民朋友漆攪了一年,忽又心潮所動重新將筆操起,且一發而不可收,先後在《延安報》、《陝西日報》、《三秦晚報》、《陝西農民報》、《陝西人大》、《**人》、《先鋒》、《延安文學》、《九頭鳥》等報刊雜誌發表詩文近百首(篇)。1993年冬機構改革後退居二線,便有了充足的時間息下心來進行創作與整理、收集、修改往日的積壓文稿。

從1999年到今先後已出個人詩文集7部,並有詩集《亮亮的山水》榮獲詩刊社詩歌藝術文庫2002年度1一2卷優秀詩集獎……

回顧,總結自己五十年來在習詩途中所走過的路程,多半是在摸、爬、滾、打中度過的。直到1993年以來先後在詩刊社全國青年詩歌刊授學院(後改為詩歌藝術培訓中心)的重點班,研修班等培訓學習了近10年後才較係統地學習了有關詩歌的一些知識,始如茅塞頓開。要說在退居二線以後能夠先後出版幾本拙書,參加過大大小小的筆會,座談會以及到各地參觀、采風且多次獲獎,無不得益於父母的影響與感染;鄉土的熏陶和滋養:師長和文友們的啟迪及點撥:曾記兒時在長長的冬夜,娘總是一邊在黃豆似的燈盞下忙火針線,一邊給我們弟兄姐妹們七長八短地講故事、道傳聞、論古今,有時為了節省燈油,針線活一畢就馬上將燈吹了,黑坐或者是躺下為我們談神論鬼、戲說人生……她雖不識隻字,但在外祖父家中那位老秀才的熏陶下,懂得不少人倫道德以及處世家教的長和盡短來的……常常講得入情入理,貼貼切切的……特別是風趣笑話,更加形象生動,每到精彩優美處,我們就樂得滿被筒裏撲咧、嘻笑,直把破被裏子給蹬得粉瓜殤碎,惹得爹娘又氣又笑……還有父親雖然是個目不識丁的莽漢,但卻能豪不打圪騰地背出不少有關“仁義、禮智、忠孝、廉潔”的古訓來的,比如“一家合氣子孫賢/子孫要聽父老言/人知禮義行學道/天保富貴萬萬年!”還有好多,不一而舉。……凡此種種。至今記憶猶新。在我《黃土是根》裏頭所收錄的有關傳聞和目前正在撰寫的《搜山趣異》(暫定書名)裏頭不少篇目均從父母那兒聽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