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波折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是孤獨的一生,是舍生取義的一生,是重於泰山的一生……此詩實際上是杜牧借助杜秋娘抒發自己內心的苦悶:"看看人家杜秋娘,一個青樓出身的女子,一輩子隻寫了一首歌詞,就可以名垂青史。再看看我杜牧,雖有宏圖大誌卻屢遭排擠。雖然詩才卓絕文章蓋世,最終還是被稱為''小杜''。悲哉!這都是拜宦官當道藩鎮割據時代所賜。哀哉!"另外,杜牧在感慨的同時,也沒忘記掩飾自己的尷尬。跑這麼大老遠看傳說中的美女詩人,見麵之後才發現是一黃臉婆。說出去太丟人。於是他在詩中開篇就大加讚美杜秋娘如何"生女白如脂",不這樣又怎能襯托出自己此次"不虛此行"?杜秋娘的《金縷衣》後來收入孫洙編的《唐詩三百首》。如此一首"勵誌小調"為何令主編大人如此青睞?筆者認為,主要是唐朝女性詩人數量少,其作品更是少之又少。為了"生態平衡",主編不得不選了此首《金縷衣》。也許大唐優秀男性詩人實在太多了,所以像杜秋娘這樣的異性寫作者才顯得彌足珍貴。

花蕊夫人——你不是愛上我,而是愛上愛情

【個人簡曆】:姓名:花蕊夫人 朝代:五代 籍貫:成都 職業:家庭婦女 主要作品:《述國亡詩》

《述國亡詩》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這首詩名為《述國亡詩》,是五代時後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所作。花蕊夫人本姓徐(一說姓費)。五代十國時,四川先後建立了前蜀、後蜀,但青史留名的不是皇帝,也不是文臣武將,而是花蕊夫人。花蕊夫人是形容女子天生很美,一句"花不足以擬其色,蕊差堪以狀其容"可謂概括得全麵而到位。讀過這首《述國亡詩》的人都不太相信,如此慷慨豪邁的詩句出自一個亭亭玉立的婦人之手。但事實確實如此。史書上說後蜀主孟昶好色,一日無美女就心裏就像揣了二十五隻耗子--百爪撓心。所以孟昶身邊的太監每天的首要工作,就是到民間搜刮美女給他侍寢。但沒多久這位孟昶就失去了興趣。有一次太監告訴孟昶:"啟奏陛下,奴才最近新物色到一個絕色美女,請您笑納。"此外太監還添油加醋地說此美女身材如何魔鬼,如何嬌媚可愛,如何五官秀美,如何給人一種空穀幽蘭自然淡雅之感。總之把這個美女誇了個天花亂墜。

孟昶大喜,焦急地說:"大膽奴才,你別吹牛,既然天底下有如此美女,你為何還不領來讓朕親自鑒定一下。"見到花蕊夫人之後,孟昶非常滿意,當即就將花蕊夫人留在宮中封為貴妃。身為皇帝的孟昶後宮佳麗三千,閱盡美女無數,但他唯獨愛這個從民間"撿"來的"草根女子"。聽說花蕊夫人最愛牡丹花和芙蓉花,孟昶就命令全國人民大量種植牡丹,並且提出一個激動人心的口號:"同誌們,俗話說洛陽牡丹甲天下,我看沒什麼。在我們成都也可以種牡丹嘛,不久的將來,我希望看到滿城的牡丹裝點我們美麗的家園,大家有沒有信心啊?"孟昶還下令在全城的城牆上擺放芙蓉花,每到芙蓉花開的時候,城中花團錦簇,爭奇鬥豔,遠看朝霞燦爛,近聞花香濃鬱。孟昶看到非常高興,就對花蕊夫人說:"愛妃你快看,這眼前朝霞一片,好似城市穿上粉紅外衣,不如成都以後就叫''錦城''怎麼樣?花蕊夫人答:"還是陛下宏才大略,錦城這個名字好。"孟昶愛花蕊夫人愛得真切,他願意為花蕊夫人做一切事情。事實證明,孟昶還是很有眼光的,後來花蕊夫人為了維護他的尊嚴,頭撞石柱腦漿迸裂,也算是沒有辜負孟昶的一番疼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