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李錡,杜秋娘平靜的生活刮起了不平靜的風暴。那一年唐德宗死,唐憲宗繼位。這個憲宗貌似魄力非凡,一上台就想扭轉國內藩鎮割據的離散形勢。這讓身為節度使的李錡大為不滿,就造了憲宗的反。叛亂很快平息,李錡被宰,其家屬均蹲了大獄,待斬。一日,憲宗到罪犯集營視察工作,見到明豔而雅潔的杜秋娘,產生了惻隱之心。就問:"你就是我大唐大名鼎鼎的音樂家杜秋娘嗎?"杜秋娘預感到憲宗的駕臨或許是翻盤的機會,連忙回話:"正是民女。"憲宗再問:"朕是你的粉絲,非常喜歡你那首《金縷衣》。"杜秋娘連忙說道:"陛下若是想聽,民女現在就為您演唱。"杜秋娘這首深情並茂的《金縷衣》讓憲宗聽得如癡如醉。當時憲宗風華正茂,對新鮮事物充滿了渴求,尤其是詩中"人生得意須盡歡"的灑脫豪情深深感染了他。憲宗不禁仔細端詳這位唱歌的少婦,那真是氣韻高雅、明豔照人。就跟身邊太監說:"妙哉,王妃就是她了。"這一次,杜秋娘又成為憲宗的媳婦兒,被封為秋妃。又是這首《金縷衣》,讓杜秋娘的人生產生了質的飛躍。┅思┅兔┅網┅

憲宗比李錡有權勢,更比李錡解風情,所以杜秋娘這次得到的是"真愛"。憲宗讓杜秋娘當大唐的歌舞團團長,專門負責朝廷官員的慰問演出。此外,杜秋娘帶隊的大唐歌舞團經常到全國各大城市慰問演。他們給當地百姓帶去了朝廷無微不至的問候和膾炙人口的節目,所到之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杜秋娘的工作成績顯著,給憲宗爭了很大麵子,憲宗自是寵幸有加。一次憲宗和宰相李吉甫喝酒,李吉甫討好地說:"天下已平,陛下宜為樂。"意思是,目前國家安定昌盛,操勞許久的陛下是否考慮選些美女消遣下?李吉甫本是好意,沒料到憲宗聽罷還裝起了大象。憲宗答:"老李啊老李,你這個壞蛋,休要亂朕方寸。你還不了解我嗎?一貫以德服人。始亂終棄的事我可不幹。放眼後宮幾千佳麗,我有一秋妃足矣!"李吉甫見馬屁沒拍響,隨聲附和道:"還是陛下英明神武,確實是這樣,陛下與秋妃徜徉山湄水涯,泛舟高歌於太液池中,共同調教鸚鵡學念宮詩,同坐燈下對弈直至夜半。頗有當年楊貴妃與唐玄宗之風範矣。"李吉甫自討沒趣,心中鬱悶,就開始了雷厲風行的精簡裁員工作,他曾精簡冗官八百零八員,吏一千七百六十九員,京城一時之間下崗官員遍地,求職市場人滿為患。

唐朝中後期,宦官當政,禍亂朝綱。自憲宗始,穆宗、敬宗、文宗幾位皇帝均被宦官密謀誅害,成為冤大頭。憲宗四十三歲時,不明不白死於宮中,有人說憲宗是服食長生不死金丹中毒而亡,實則宦官陳弘誌蓄意謀弑。穆宗好色荒淫,聽信宦官讒言迷戀金石之藥,長慶四年(公元824年),死於寢殿。敬宗死得更為蹊蹺。寶曆二年(公元826年)臘月冬寒,敬宗與宦官劉克明及擊球將軍蘇佳明在大殿喝酒。這時蠟燭被一陣狂風吹滅,十七歲的敬宗便成了無頭鬼。最後說這個文宗,小小年紀被一幫宦官推推搡搡地登基,成為任人擺布的傀儡。此時的杜秋娘,眼看著老李家的爺們一個個地被宦官弄死,心中憤恨,就將還算有點男人氣概的漳王李湊培養成皇帝的接班人。勵精圖治了很多年,杜秋娘打算發動宮廷政變,一舉除掉王守澄的宦官勢力,廢掉文宗,推李湊上位。後來秘密泄露,王守澄欲誅殺之,朝中大臣暗中放鴿子,杜秋娘才幸免於難。後來杜秋娘隱居故鄉過著恬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