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沒有想到自己的作品會引來這樣的爭論,她隻好站出來辯解。對於人們指出的,影片是根據女作家張愛玲與當年汪偽政府宣傳部副部長胡蘭成的戀愛故事改編而成,三毛堅決否認了,她在《新聞周刊》上宣稱,《滾滾紅塵》與張愛玲無關,而是取材於“蔣碧薇、徐悲鴻、張道藩的故事”。
三毛真的是一個完全不懂得處世之道的人,她根本就不知道,這樣的言論隻會給她帶來更大的麻煩。果然,徐悲鴻的兒子、台灣音樂評論家徐伯陽立即抗議,指責三毛“誹謗中傷,是無天理”,並聘請律師,準備起訴。
1990年12月15日,“金馬獎”評委會宣布:電影《滾滾紅塵》獲最佳導演、劇情、女主角、女配角、攝影、音樂、美術設計和造型設計等八項大獎。其中唯獨沒有最佳編劇獎。這大概與當時社會對三毛的抨擊不無關係。
後來曾經有人回憶,在慶功晚會上,大家都興致很高地合影,三毛卻冷在一旁,落寞地說了句:“你們都得了獎……”話尚未說完,便被大夥拉進來合了影。
林青霞在後來也說:“尤其是金馬獎頒獎後,沒有得獎對她造成不小的打擊。情緒低落可以想見。”
《滾滾紅塵》的投資人徐楓回憶:她本人上台領獎時,為三毛說了一句“如果沒有最佳編劇,亦不可能有最佳的電影”。下來後三毛立即摟著她說:“你剛才在台上講的話令我很感動,我好想哭!”
回想三毛的一生,這是一個敏感而又自尊心極強的女子。她害怕被傷害,害怕受到打擊。為了躲避外麵的傷害,她隻有將自己封鎖在自閉的箱子中,安靜地享受隻有她一個人的世界。為了帶她離開那個世界,她的父母,她的導師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好在他們的努力總算成功了,三毛從那個狹窄的世界中出來了,可是接著,又陷入了一場隻留給她傷心的愛情。
台北,這個坐落在美麗的島嶼上的城市啊,為何你要對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如此苛刻呢?她明明有著一雙漂亮的眼睛,有著又黑又長的辮子,和一顆七竅玲瓏、冰雪聰明的心!她是那樣單純,那樣天真,純白得仿佛一塊璞玉!為何你要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折磨她呢?
是不是隻有在她離開台北的時候,才能獲得幸福?可這裏畢竟是她的家啊!不論一個人多麼熱衷流浪,她都不可能永遠離開自己的家呀!然而,一次又一次歸家的三毛,卻一次又一次接受著台北帶給她的傷心!
因為一部電影,一部傾注了她所有心血的電影,竟然受到了那樣多的抨擊,那樣多的傷害!這些傷害比小學時候那個殘酷的數學教師更加冷酷,更加無情,更加殘忍!
那位深愛著三毛的荷西啊,你可看到,你留在人間的妻子正在遭受著怎樣的苦楚?正在承受著怎樣的磨難?此刻的她是那樣無助,那樣需要你的安慰。午夜夢回的時候,你是否會托夢給她,告訴她要堅強,不要放棄?
三毛是這樣的一個女孩,她是永遠也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承受外麵的冰冷的。因為她的心是這樣脆弱,這樣敏感。
如今,再提起三毛的時候,可能有人會說,她的情商太低,若生在當下的社會一定活不下去。但事實是,在當時的那個年代,對情商的要求也並沒有比現在低。而三毛之所以一直活著,而且活得很好,都是因為她有關心她、愛護她的父母,以及那些深愛著她的男人們。
也許如果,她最終沒有嫁給荷西,而是嫁給那個日本有錢人家的公子,或者是那個德國的外交官,安穩地與他們過日子,她的人生大概會完全不同。可是她的個性決定了她不可能嫁給他們,她隻會嫁給那個能與她一起瘋狂,一起去沙漠受苦,一起過浪漫生活的荷西。
任性而又敏感,瘋狂而又內向。這個矛盾的三毛,這個讓人無奈的,不知該如何是好的三毛,她隻有在愛的滋養中才能活下去。而這愛又必須是毫無私心的,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完全圍繞著她的,永遠跟隨在她身邊的愛。
或許她的要求真的太高了。這個世界上能夠給予她這種愛的,隻有三個人,她的父親、母親、荷西。父母給予的愛畢竟是長輩的關愛,他們也許會對三毛毫無保留,但是卻不會真正走入三毛的內心。隻有荷西,那個西班牙的大男孩,是真正走入了三毛的內心的人。然而他卻早早離她而去了。
《滾滾紅塵》成功了,嚴浩成功了,林青霞、秦漢都成功了,這部電影的成功,是一個團體的成功,這個創作團體的所有人都為之高興,除了三毛。
因為他們的成功與她無關。
就在電影的創作劇組接受著鮮花與掌聲的時候,三毛卻在承受著來自社會各界的抨擊、質疑和謾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