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玨現在淪落到如此落魄的地步,他們仍要尊稱他為大少爺。
曾玨沒想到他們如此忠心、如此惦記他,自然是好生感動。
他想讓玳安與香兒回曾家的小院,與家裏人一起生活。可是他們無論如何都不肯,非要跟著他。
香兒見曾玨消瘦許多,又聽說曾家在這裏過得十分艱難,已是心疼得不得了。現在得了機會可以照顧他,當然是要跟隨著他。
曾玨表明自己要去尋神醫時,還不知要遭遇到什麼艱險的事呢,不想讓他們跟著去吃苦。玳安與香兒便說,他們不怕吃苦、不怕艱險,就要一路照顧他。
曾玨知道他們心意堅定,無法說動他們,隻好同意了。
由此,他們三人同坐著一匹健壯的馬,向西南奔去,奔向曾玨一心向往的地方——峨眉山。
當時,神醫隻告訴過曾玨一人,他說,一年之中他會有一個月在峨眉山煉製丹藥,至於每年到底是哪一個月會在峨眉山,也沒有個定數。
曾玨心裏期盼著,若等他到了峨眉山,正好就是神醫煉製丹藥的這個月該多好啊!
作者有話要說:大家可以提前想象一下,曾玨自十一歲後就沒說過話,突然一開口,那定是玉石之聲!他的聲音該是多麼的清洌、純淨、溫潤、明朗……
呃……我提前被迷倒了……!【%^&*^%$】
☆、第六十三回 唯一的喜事
寶菱與曾致哪裏能想到曾玨會遇上玳安與香兒,而且他們還是騎著馬一路飛奔。
況且他們隻知道曾玨要來中原地帶,因為神醫以前經常在中原一帶給人看病,哪裏知道曾玨是要去峨眉山等神醫。
他們感覺現在已經趕到了曾玨能走到的範圍之內,以他們的猜測,曾玨身無分文,肯定是步行,而且這裏隻有一條主路,小路坑坑窪窪且彎彎曲曲,他應該不會去浪費那個時間走小路吧。
可是,為什麼就是找不見他呢!
寶菱越來越焦急,連趕了三日,都不見曾玨的影子。
難道是她與曾致趕過頭了,他還沒到這裏?
他們又沿著小路往回顛簸了一日,發現不對勁,又折回來往前趕。往前趕又覺得以曾玨的腳力也不至於會這麼快。
結果,他們是來來回回折騰,大路小路,全都找過,就是不見曾玨的影子。
如此趕了一月有餘的路,寶菱已經承受不了這樣打擊。她精神有些恍惚起來,她想念曾玨,想得快不能活了。
她因心力交瘁,又極度思念曾玨,而且在路上顛簸實在疲憊,身子有些扛不住了。
開始隻是頭疼的厲害,後來是整個身子都軟綿無力,咬幹饅頭都咬不動,後來五髒六腑都有一種灼熱感,她感覺渾身都難受,難受得快撐不下去了。
她有時候感覺眼前黑一陣又亮一陣。
但她一直沒有跟曾致說,仍然堅持著要趕路,因為她怕說出來,曾致就不肯再繼續前進了。
又一日,突然一陣疾風暴雨襲擊而來,他們沒及時買到油紙傘,兩人被淋得濕透透的。
接著,寶菱就病倒了。
曾致伸手摸了摸她的額頭,燙得嚇人!她都發高燒了,竟然還一直堅持趕路,不要命了麼?
寶菱一開始還有些意識,漸漸地意識變得模糊,接下來什麼也不知道了。
而這時,馬夫也不肯再拉他們走了,說這一個月來太辛苦了,他開口問曾致要四兩銀子的趕路費。
曾致本就因為他不願再拉他們而煩憂,又聽說需要給他四兩銀子,急了,說:“大叔,能少點麼?”
他們用鐲子一共也隻當來五兩銀子,在路上買吃的也花掉了七百多文,馬夫若要四兩去,那豈不是隻剩三百文?寶菱又病了,還得花錢請郎中、買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