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2 / 3)

曾致羞愧地道:“孩兒一定謹記在心!”

這時薑碧玲命她的丫鬟柳兒端出一個大長盒子,好似還十分沉,柳兒端著很吃力。

曾致好奇地掀開盒子,見裏麵躺著一把劍,頓時眼睛發亮,他單手提劍,拔開劍鞘,揮舞了一下,喜道:“好劍!謝姨娘!”

東邊賓客處突然站起一人,頗有興致地道:“二少爺,聽說你最近在學劍法,可否展示一下,也好讓我們這等老朽開開眼界。”

侯爺曾義恩朝這位發話者瞧了一眼,臉色鬱滯了一下,這就是近日來與他政見十分不合且今年開春才被皇上封侯的望寧侯。

“望寧侯可別說笑了,他一個八歲的小孩兒,哪裏會什麼劍法,隻是鬧著玩而已,你可別當真。”曾義恩笑著推辭。

安國百年來都是重文輕武,曾義恩剛才得知曾致在外偷偷地拜師學劍,心裏已很生氣,若不是在宴席上,他定要重重訓他一番。

“侯爺就別謙虛了,哪怕二少爺是鬧著玩,也比我們這些文臣老朽要懂劍得多,就讓他耍一耍,讓眾人見識一下,又有何妨?”

薑碧玲坐在邊上瞧著好不得意,她猜想著,恐怕侯爺以後再也不會想著對曾致有什麼厚望了。

曾致卻躍躍欲試,等著他爹開口。

曾義恩無奈地點了頭,曾致便來在中堂,手中持劍,身形輕巧地揮舞了起來,左右上下,靈轉有方,一劍一形,有模有樣。

座位離他近一些的人,見他劍揮舞得快而狠,嚇得直往後退。

賓客們個個目瞪口呆,本以為他是小孩兒鬧著玩,沒想到他身手還真是不錯。

而自己府裏的人也都感到驚訝,以為他平時揮刀舞劍的隻是頑皮好動,或是借故偷懶不讀書,沒想到還真學點名堂出來了。

即便是這樣,曾義恩仍然高興不起來。在他看來,哪怕身手再好,以後也隻能封一個武官,根本不會被朝廷重視。

一介武夫,在安國百年來,自來是沒人瞧得起的。

高夫人與薑姨娘也是少許驚訝,多是看熱鬧,心裏難免有些幸災樂禍。

待曾致耍劍完畢,賓客們個個奉承道,說二少爺有曾家祖上大將軍的風範,若還能在學問上肯用心,將來必有大前程,雲雲。

曾義恩隻是一一應付,並無悅色。他心裏清楚著呢,祖上大將軍可是有謀有略,絕不會是像致兒這般上課就打瞌睡的。

李姨娘看出曾義恩對她的兒子曾致麵露失望,她為了圓場,便命可兒趕緊拿出自己給兒子的賀禮。

作者有話要說:

☆、第十回 上學堂

李姨娘給她兒子的賀禮是一幅古畫,還是當年她進靖寧府時,老太太賞給她的。她欣賞不了此畫的風雅,隻聽說是很貴重,能買得來一處宅院。她自是要將最值錢的東西送給兒子了。

見曾致接過了古畫,各位皆就席而坐,侯爺曾義恩正準備張口說開席,曾敏突然走了出來,她早有準備地捧著一幅卷送到曾義恩麵前,娓娓道來:“爹爹,敏兒近日開始習字了,您看可好?”

曾義恩接過字卷,打開一瞧,見上麵寫著八個大字: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字字娟秀圓潤、端正有力。

“哦,這些字是你寫的?”曾義恩頗喜。

曾敏甜笑道:“是敏兒照著字貼寫的,敏兒祝爹爹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曾義恩高興地笑了,樂道:“好好好,還是敏兒能幹乖巧。”這時他忽然想起什麼,側臉問高夫人,“敏兒已經六歲半了,早應該與哥哥姐姐們一起上學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