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第二日,舜年一行來到五峰安撫司境內之北風埡,這北風埡非兩山相合之埡,乃一脈大山綿延。那路,上山十餘裏,橫垮十餘裏,下山二十餘裏,路旁皆密林如織。山頂九月開始積雪,至次年“穀雨”方可見泥土草蘚。而夏季,則涼風習習,十分清爽怡人。上下三四十裏皆無煙火,一片荒涼。
日倫居前,舜年居中,一幹人馬緩緩而行。上山越嶺,剛下坡時,突然從斜刺裏飛出若幹利箭,上十個護衛紛紛落馬。日倫大叫一聲:“大膽匪徒!”遂用那裝有一把生鐵球粒的火槍朝那發箭之地“叭!”的一槍,隻聽得“哎喲!”“哎喲!”已有二三人中彈。此時,眾護衛一齊開槍,那“哎喲!”之聲連起,舜年仍立於馬上,嗬叱:“出來!不然,全部要了爾等性命!”日倫與眾護衛亦一齊擁上,高叫:“出來!”隻聽得:“饒命!”“饒命!”一個個快快鑽出樹籠,有的捂著手、有的捂著腿、有的捂著臉,“哎喲”不止。
舜年怒叱:“吾乃容美宣慰使,誰要你們敢在太歲爺頭上動土?!”眾護衛齊吼:“說!”
一象是首領的彪形大漢捂著臉跪求:“我們是走投無路的窮人,沒有辦法,湊合在一起,攔路搶劫,聊為生計,求大王饒命!”
日倫厲聲駁斥:“既為劫財,明知我等並未帶大包小件,為何傷人?!”
那頭兒支支唔唔:“多……多少……有……有幾個……銀子。”
舜年嗔道:“說出實情,饒你們不死,不然——”
眾護衛都已裝灌火藥,槍口直對著他們,一齊喊:“——送你們上西天!”
一瘦個子捂著肩上前哀求:“我不想死,上有老,下有小。實不相瞞,我們是受田昺如指派,在此設伏,要生擒爵爺回去交差。”
舜年哈哈大笑:“這豎子愚不可及也!”
那人奇怪地問:“剛才放那麼多箭,為何未傷一人?”
日倫譏之:“早有防備!過橫路時,見此方有烏鴉叫,知有情況,待爾等放箭時故作落馬。”
眾傷者感歎:“真是天佑爵爺也!”
經十餘日苦行,舜年一行步入荊郡,順便去枝江造訪孔振茲。孔仍為知縣,老友相見,說不完的思念。舜年一再悃謝振茲援容之情。叨念道:“若非孔兄引教化之材,吾司仍多蒙昧;若非孔兄引工匠之材,吾司仍多窮困;若非孔兄薦介誌士仁人,吾司少結若幹賓朋指教!”
“王弟乃非常之才、忠義之士,凡知其為人者,無不傾心仰慕,餘盡微勞,何足掛齒!”
振茲聞舜年去督府陳述易主之由,急曰:“恐為時晚矣!既如此,吾不挽留,王弟宜速行!待歸來暢敘.”遂小飲餞行,隻盼馬到成功,不生枝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