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強迫症--找回美麗的日子

重要提示:本書是為已經確診為強迫症的朋友所寫,如果您沒有經過專業的診斷請先到專業機構進行診斷。如果您還伴有其他明顯的心理障礙(如,重度抑鬱、人格障礙、物質濫用,等)或其他軀體疾病等,請按專業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

致謝

六年前的一個晚上,我和女朋友(現在的太太)在馬路邊上的房產中介想租一套合適的房子暫住,這時進來一位乞討的老人,中介的工作人員不耐煩地向外趕他。當時我很拮據,隻能給他一個五毛的硬幣。老人接過了硬幣滿臉微笑的對我說了聲謝謝,然後轉向我女朋友說:“你先生會有好報的。”六年過去了,老人的笑臉還時常浮現在眼前,那不是違心地阿諛奉承的微笑,而是發自內心的對生活和世界的感恩。老人的生活境遇顯然不是很好,可他的內心是富足的,他的微笑向世人傳遞著溫暖。他使我學會了博愛和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眾生。我無緣當麵對他說聲謝謝,隻能在此表示感激。

我出生在東北,從小家境貧寒,隻有父親一個人的一點微薄的工資支撐著我們的七口之家,為了供我讀書,家裏又欠下了很多債務。記得大學時母親給我寫信告訴我要努力學習,將來好報效祖國。當時,幾個室友都對母親這句假大空的高調言語感到好笑,可正是這樣一句貌似高調的話使我更加清晰地意識到作為一個人所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所以至今仍不敢忘記。感謝我的父母,不僅因為他們給予了我生命並養育我長大,更感謝他們培養了我樸實無華的情感。

為了減少家庭開支,供我完成學業,哥哥姐姐都過早地輟學,這直接導致了他們現在的生活狀況不盡如人意。我能有今天的成績,和他們的自我犧牲是分不開的,在此我要對哥哥姐姐說聲謝謝!

感謝我的太太劉丹丹女士。溫柔、善良、賢惠的她不管我事業處在低穀還是暫時沒有收入始終都是不離不棄,默默地支持。

感謝上海師範大學心理谘詢與發展中心主任傅安球教授在百忙之中閱讀了書稿,並為此書寫了序言。

感謝在專業上給予過我指導和幫助的老師和前輩們。他們是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杜亞鬆博士、上海師範大學的李正雲教授、沈勇強教授等。

感謝我的朋友馬利、吳獻武和何敏。他們在我心理谘詢事業上給予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實質性的幫助。

感謝上海洛川學校的沈蓓老師為本書創作了如此生動幽默精彩的漫畫。

感謝劉莉莉小姐對本書的文字進行了潤色。

感謝輕工業出版社萬千心理的徐玥老師為本書的出版所付出的努力和辛勞。

序一

《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和諧社會建設要“注重促進人的心理和諧”。心理和諧是和諧社會建設重要的心理基礎,是和諧社會建設的有力支撐。由於社會的高速發展,經濟體製、社會結構、思想觀念、就業形勢等方麵都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導致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明顯增大,各種心理問題日趨突出。我國的心理谘詢事業較晚起步,現有的從業者數量無法滿足社會的需要。這使得很多有心理困擾的人們無法及時便捷地獲得有效的幫助。在這種情況下出版一些普及類和自助類的讀物,不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值得喜悅的是,近年來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出版了很多這方麵的書籍。但在這些已有的書籍中,專門針對強迫症患者寫的,適合強迫症患者本人閱讀自助的書籍仍然少見。強迫症目前已成為一種常見的、慢性的、造成患者社會功能明顯損害的疾病。強迫症是一個全球性地心理問題,估計全世界有5000萬之多。我國至少也有上百萬人正承受著強迫症的折磨。這其中的大多數人仍然無法得到正規專業的治療。在這種情況下我很高興的看到了東振明寫的這本關於強迫症患者自助的書稿。